【摘要】我國處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轉型時期,各種社會問題紛繁復雜,而在各種問題中,行政倫理問題又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我國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對我國公務員進行行政倫理建設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改善政府公務員形象的要求。但是,在對我國公務員進行行政倫理建設時也存在著貪污腐敗行為層出不窮、人事腐敗屢見不鮮和監督力度不夠等困境。對此,政府要加強行政倫理立法、注重行政倫理培訓教育、完善行政倫理監督機制和建設行政倫理文化等。
【關鍵詞】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困境與出路
目前,我國正處于一個過渡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我國公務員的行政倫理建設有了很大改進。公務員作為國家行政機構的行政人員,對他們進行行政倫理建設是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這關系到一個國家政治的發展,社會的穩定以及人民的和諧。
一、我國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的意義
在全球化、后工業的背景下,我們的社會治理體系逐漸由“管理行政”向“服務行政”轉變,而“服務行政”的提出就要求無論是在行政模式還是在行政態度上都要與之前單純的“管理”所區分開來。特別是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要打破常規“管理行政”的束縛。“服務行政”是關注政府組織及其相關工作人員的自身價值取向和價值觀念的提升,同時,對于我們一直強調的樹立政府公信力的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
政府的公共事務都是由公職人員來貫徹實施的,人民賦予公務員權利是為了享受更好的服務,因此這就要求行政領域內的工作人員是具有高尚品格的人,必須有較高的道德情操,將服務于公眾的理念貫穿于整個職業生涯之中,這便是行政倫理的核心要求。[1]面對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經濟方式的多元化進步,對于公務員倫理道德建設的要求更高,社會日益對政府執政方式提出要求,希望政府成為更加高效、廉潔的政府,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進行倫理道德建設能促使政府公職人員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腳踏實地,勤勤懇懇。
孟德斯鳩曾經說過:“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亙古不變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首先,公務員作為國家行政機構的行政人員,他們的政治道德狀況會直接影響到國家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的貫徹、落實以及實施,關系到一個國家政治的和諧穩定,直接影響到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其次,公務員的職業道德狀況關系到他們在進行行政行為時的行政效率和行政效益的提高,在進行行政行為時要做到及時有效,公平公正高效的解決問題,這樣才不至于浪費國家資源,造成人民不滿。再者,公務員的處事道德狀況會影響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體現出的社會公德的實踐和履行,有利于營造出社會祥和的氛圍。最后,公務員的生活道德狀況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風氣以及我們一直強調的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所以,對于我國公務員進行行政倫理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對于行政人員精神的灌輸,是精神的滋養,對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我國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的困境
2002年張康之在《尋找公共行政的倫理視角》一書中強調公共行政要走向“道德化”,才可以化解目前公共行政的困境。[2]那么我們就要來看一下,我國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中存在什么樣的困境。
(一)行政倫理規范體系不健全,貪污腐敗層出不窮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對于規范行政人員行政行為的條例和法案是很多的,但是缺乏一種普適性的能規范所有行政人員的一套完善的規范。正因為如此,在這些體系中往往出現漏洞,使得一些人有機可乘,利用這些漏洞和缺口實施違背黨和國家為人民服務宗旨的行為,貪污腐敗,收受巨額資金,搜刮民脂民膏等。近年來,自習主席上臺以來,我們國家大力嚴懲貪污腐敗的行為,揪出一只只隱藏在官員中的“大老虎”,這些人貪污的巨額資金令百姓汗顏,但是他們竟然能在官場中如魚得水,每天還能道貌岸然的鼓吹為人民服務。這不禁令人深思,多年來這些人是如何帶著偽裝的面具出現在公眾面前?他們又是怎么樣被授予如此大的權力?他們所接受的倫理道德建設是怎樣的?這些人的出現,這些行為的產生正是我們的行政倫理規范體系不健全導致的。
(二)行政機構人事腐敗行為屢見不鮮
社會腐敗從來都是屢禁不止的,它的蔓延從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并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后果。[3]在人事行政管理領域如果出現人事腐敗則將會影響我國人事體制機制的正常運行,進而腐化整個官僚機構。近年來,我國行政機構人事腐敗行為一直是屢見不鮮,我國人事管理一直尊崇的是“黨管干部,下管一級”的方式,人事腐敗往往出現在地方黨委、政府上。在這里的人事權力監督屬于內部監督,這樣的情況最容易滋生人事腐敗,所以我們急切的需要一支清正廉潔的政府工作部門公務員隊伍來保證我黨領導干部隊伍的純潔性。
(三)行政人員行政行為不當
行政不當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雖不在形式上違法,但是不合情理。行政失當大多發生在自由裁量中。比如前幾年一個比較轟動的案件“唐慧案“,2006年永州11歲女孩樂樂失蹤,后經查實是被周某攜去強迫賣淫,受害人母親唐慧請兩名親戚假扮嫖客救出女兒。后唐慧為女兒的遭遇各處奔走上訪,卻屢屢遭到不公正對待,被抓被打。這樣一個案件被報道后引起輿論一片喧然。在生活中,行政人員行政不當經常會發生,民眾對此也是有苦難言。在對公務員進行倫理建設時,必須要關注這些行政不當行為,這些行為對倫理建設會產生諸多不良影響,進而會使整個公務員隊伍遭到腐化,民眾怨氣四起,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四)監督力度不夠,監督方式有待完善
對于出現的很多貪污腐敗、人事腐敗亦或是各種行政不當行政違法問題,我們還欠缺一個強有力的監督機制。為什么之前那么多腐敗沒有被查出?為什么這些”大老虎“能隱藏在人民那么久還能繼續為非作歹?其實最主要的就是我們的監督機制不健全,方式太過單一。對于官場里的監督,一般百姓其實是很難做到內部監督的,我們也僅能通過報紙網絡等媒體進行相關了解,而往往錯漏就是從內部產生。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在公務員中,對公務員的內部監督確實是力度缺乏,才會使很多人有機可乘,在監督方式上也有待補充完善,太過單一的監督方式只會造成各方面的漏洞越來越大。此外,行政倫理的監督也比較滯后,在工作中,人們更關注的是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從而忽視了行政倫理的事前監督,把握監督時機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們國家的行政倫理監督將重點放在了懲治上,而非預防,這必然會造成行政倫理監督功能的喪失。[4]而且,還有一個就是行政倫理監督執行者的能力是有限的,這些人大多是由考試選拔出來,都是根據崗位所需的人才來選拔出來,他們有些人對監督領域的事情是不甚了解的,其中有很多漏洞和錯誤也難以被發現,而且有時候需要監督的對象太多,一時間人手也無法分配。這也導致了監督工作不能有效進行。
三、擺脫我國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困境的出路
公務員倫理的本質是一種權利倫理,是指公權力行使過程中面對各種利益沖突時公務員做出正確選擇、避免錯誤選擇所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核心在于引導公務員正確處理公共權力和私人利益之關系,目的在于樹立公務員公共服務理念,預防公務員以權謀私,是權力制約的重要方式。所以,針對我國公務員倫理建設中出現的困境,我們要提出相應解決措施。
(一)加強行政倫理立法,完善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體系
對于將行政倫理法制化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補充不斷完善的過程,在這個方面我們其實可以借鑒一下國外的先進做法。比如,美國為了約束政府工作人員的腐敗行為,很早以前就出臺了《行政人員倫理法規》,后來又出臺《美國政府行為倫理法》,這樣的法規出臺可以有效遏制公務員的貪污腐敗行為。我國在這方面可以進行借鑒,出臺一些針對公務員倫理建設的法律法規,用以來規范公務員的行為,避免貪污腐敗的現象產生。對此,亞洲的韓國也做得非常好,他們在其《大韓民國憲法》中規定了公務員的總體倫理標準,然后又設立了《公職人員倫理法》等來規范公務員的行政行為。同時,我們國家對于行政倫理的立法也要細化,只有有了細致的規定,公務員的行為才被放置于一個“框架”之內,“框架”內寫明對公務員的種種要求,并規定清楚如果違反這些規定將要受到什么懲罰等等。這樣做是非常有效的,只有對公務員的行為加以立法規范,對倫理建設用立法形式加以保護,才有可能更好的約束和規范公務員的行為。
(二)注重行政倫理培訓教育,樹立公務員正確價值觀
要重視公務員對政治倫理的學習,現在無論是黨校培訓還是機關培訓,都強調要求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將時政內容也當作重要的培訓課題,這樣可以增強公務員對黨性的認識。但是也不難發現,很多選出來的公務員他們的理論基礎并不是很扎實,這可能是和他們所學的專業有關系,有些學自然科學專業的公務員對于這方面的理論就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在對公務員津行倫理建設時,要讓他們多關注時政,多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并講述自己的心得體會,去認真思考、感悟,加深了解。在對行政倫理知識的學習上也要加強,還有一個就是要加強公務員的自我教育,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斷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監督。對于這些行政倫理培訓教育,能夠使公務員對倫理形成認同感,使他們能自覺規范并約束自己的行為,懷著一顆畏懼之心,去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三)完善行政倫理監督機制
公務員的行政行為應該處于群眾的監督之下,道德只是一種力量十分有限的補償機能,缺乏監督將會使公務員的行政行為沒有約束力。我們要對公務員的權力進行有效的監督控制,比如說我們可以專門設立一個倫理道德監督委員會,并成立一個倫理建設辦公室,這個辦公室的任務主要就是負責公務員行政倫理培訓體系的構建以及對公務員行政倫理情況進行監督,并及時反饋信息,對公務員某些不良行為進行調查檢舉。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個機構的設立要保持其獨立性,不被其他部門所影響。同時在監督方面還要強調群眾的作用,畢竟群眾是占絕大多數的,所以在對公務員津行行政倫理監督時也要強調群眾監督的作用,讓廣大人民群眾、社會團體等來對政府公務員的行為進行監督,關注百姓對公務員的真實想法。媒體更要充分發揮輿論報道的作用,讓不負責任的行政行為得以曝光,給群眾提供自由表達的平臺,反映群眾心聲。但是要注意的一點是,現在有部分媒體工作者受利益驅使,成為一些利益集團的工具和傳聲筒,不能反映百姓心聲和需求,這是違背媒體工作者的道德素養的。所以,群眾在進行監督時,要提高對信息的辨別能力,注意把握好正確的信息,不要被不懷好意的媒體所利用。而且,政府在行政倫理監督上要關注事前監督,事前做好防范,同時加強事中和事后監督,三重防范,避免倫理建設出現障礙。
(四)重視對行政倫理文化的建設,構建信念倫理
文化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影響甚至會超過經濟和政治,韋伯說“在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背后,必然存在著一種精神的力量,尤為重要的是這種精神力量一定與該事業的背景有密切的精神根源。”良好的行政倫理觀念如果能樹立在公務員心中,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公務員的行為,給他們提供自律的氛圍。對于行政倫理文化建設,首先我們要確定一套完善的行政倫理文化,這種文化是能夠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并能為人民所信賴推崇的。這種文化是基于民主、平等、法治、公平、誠信等等之上的,能夠為政府工作人員贏得公眾的信賴。其次,要引導這樣的文化得到傳播、發展、傳承,讓它具有影響力、約束力。在文化培養上可以嘗試創新,比如每年組織公務員去革命老區進行參觀學習,使公務員感受到黨從建立到執政過程每一步的艱辛。同時,多讓公務員之間進行交流,特別是選出一些先進公務員分子,對他們進行表彰鼓勵,鼓勵其他人學習他們的優秀事跡,以一帶多。最后,這樣的文化要有一個強大的領導者,對文化起到引領作用。行政組織領導者的作風也會對組織文化起引領作用,所以一開始要先加強領導者對于行政倫理文化的認知,加強對領導者倫理文化教育,這對于樹立良好的倫理文化是有極大幫助的。同時,我們要構建一種信念理論,牢固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公務員道德自律意識,讓這種信念倫理慢慢演變成一種文化。
行政倫理建設對于規范公務員的行為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加強政府公信力、培養和諧的政府和人民之間的關系也是十分必要的,雖然現在在對公務員津行行政倫理建設時還面臨著諸多困境,但是消解這些困境只要有行政人員自己積極主動的培養倫理自覺性,產生自我約束力,約束自己的行為,建立一套自己正確的價值觀,政府加強監督,百姓密切關注,發展倫理道德文化加以強化,做到這些都是可行的。倫理建設任重道遠,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但是只要做到以上幾點,相信我國公務員的倫理建設必然也是可以成功的。
參考文獻
[1]高煜辰. 行政倫理視角下規范公務員行政行為探析[N]. 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2]黃小梅.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困境及對策研究[J].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2013-11-12:34
[3]納翠瓊.我國地方政府工作部門人事腐敗風險防控研究[N]. 云南大學,2013年
[4]高煜辰. 行政倫理視角下規范公務員行政行為探析[N]. 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作者簡介
宋雅雯(1992—),女,漢族,廣西,在讀研究生,碩士,廣西大學,公共部門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