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少林
【摘要】內部控制屬于管理學范疇,泛指為提高組織目標實現的可能性而采取的組織、制約、考核和調節企業各類活動的一系列措施、過程和機制。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也是商業銀行安全、有序運作的前提和基礎,處于商業銀行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位置。
【關鍵詞】商業銀行;內控機制
第一章 引言
1.1內部控制的產生與發展
內部控制是20世紀中葉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而逐步建立起來的一項重要管理方法和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如同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一樣,是公司高效運作的基礎。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對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制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證資本市場的有效運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1.1內部控制的概念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完善,在理論界逐漸形成了一個觀點:內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規范化和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1]
1.1.2內部控制理論發展的歷史進程
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內部牽制階段、內部控制階段、內部控制結構階段、內部控制系統階段。[2]
1.內部牽制階段
內部牽制是內部控制的最初形式,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的漫長歲月中,內部控制理論都基本停留在這一階段。
2.內部控制制度階段
1949年,美國會計師協會的審計程序委員會在《內部控制,一種協調制度要素及其對管理當局和獨立注冊會計師的重要性》的報告中,對內部控制作了權威性定義:內部控制包括組織結構的設計和企業內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協調的方法措施。
3.內部控制結構階段
1988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把控制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與會計制度、控制程序一起納入內部控制結構之中。
4、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階段
內部控制整體框架首次把內部控制從原來的平面結構發展為立體框架模式,代表著內部控制研究的最高水平,對各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
1.2我國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理論是在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近幾年來,國際金融界并購、破產事件層出不窮,從以金融制度發達著稱于世的美國商業銀行產生的問題與困境到震驚全球的金融危機,引起了國際金融界的巨大恐慌。各國在震驚之余,紛紛開始重新檢討和審視自己的內部控制狀況,更加敲響了我國風險內控的警鐘。
1.2.1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概述
1.定義
商業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協調與規范商業銀行整體、銀行各職能部門及內部各層員工在銀行經營與管理活動中關系與行為的、相互聯系與制約的制度、組織、措施、方法及程序的總和。[4]
2、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歷史沿革
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發展起步較晚,其風險管理和內控機制是伴隨著由國家專業銀行向國有商業銀行轉軌而逐步建立的,經歷了從初步建立、完善提高、進一步深化的發展過程,目前已建立了與自身業務相適應的規章制度體系和內控機制,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
1.2.2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基本體系
內部控制作為為保證商業銀行實現其總體目標的基礎,必須配套有完整的系統。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指出,內部控制的五個要素共同構成了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系統。內部控制系統是商業銀行的“免疫”系統,其健康、有序、高效運行,是商業銀行實現價值增值的保障。
第二章 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2.1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我國的商業銀行是從傳統的經濟體制下轉化過來的,或者是在改革開放后新設立的,其自身的經營還有待成熟。加之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使內部控制制度在我國商業銀行的應用還存在諸多的問題與不足
2.2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根據巴塞爾委員會的調查研究,絕大多數銀行案件的發生,都是由于其內部控制處于較低的水平而導致內部控制失靈。為了全面剖析,把握問題的本質,下文將深入地分析從在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的五大要素的薄弱環節。
2.2.1控制環境。國有商業銀行尚未構建起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主要體現在: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全,內部控制機構尚不盡合理。
2.2.2風險評估體系。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尚未建立完善的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和內部風險評估模型,對新業務的開辦、新機構的設立的風險識別和評估不夠充分。
2.2.3控制活動。信貸運行開始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各級行根據審貸部門分離、民主決策等機理運作信貸業務,在很大程度遏制了道德風險和能力風險的發生,提高了科學決策水平。但是仍然存在超權限審批貸款,貸前調查、審查不認真,貸后檢查不到位、貸后催收管理不力等違規現象。
2.2.4信息與溝通。由于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管理層次多,信息的收集、傳送、分析的手段落后,加之信息存在失真現象,致使全面、準確、快速傳輸信息的目標無法實現。
2.2.5監控。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內部審計在審計理念、組織體系、人員素質、審計效果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結論
本文通過對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要素的研究,參考西方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實踐,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現狀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明確指出了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存在的內在缺陷,分析了其缺陷存在的成因并提出了建全內部控制的措施.
參考文獻
[1]李鳳鳴.內部控制與風險防范.北京:經濟科學版設,1998.12~13
[2]汪葉斌,廖道亮.銀行內部控制原理與評價.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