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兆喜 張兵
我們是一對奮戰在外交戰線的夫妻。在職期間,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他一直是個頭頭,我則是普通一兵。我(張兵)心甘情愿地當他的賢內助。先生每次出差回來,總是歉疚地對我說:“我欠你和孩子的太多。”但我深知他的勞累與風險,不讓他分心。
1995年他退休了,坦然當起我的“賢內助”,擔起了家庭的擔子。很快,他便在小區里贏得了“模范丈夫”的稱號。我們的角色轉換,從那時起就悄悄開始了。
1998年,我被派到中國駐新西蘭使館工作,此前他已被聘為某翻譯公司副總經理。當我把出國的事告訴他時,他表示,一生聚少離多,心甘情愿做我的隨任家屬。我赴任不到一周,他便安排好一切事務,趕到了新西蘭。一個昔日的館領導,如今做家屬。我問過他,見到熟人會不會感到難為情?他笑答,這是自然規律,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有什么難為情的。幾個月后,使館上下傳開了,說他是我的“全天候保姆”,他則哈哈一笑,樂此不疲。至此,我們的角色轉換算是基本完成了。
我退休后,老伴支持我參加老外交官合唱團、外交筆會(以愛好寫作的離退休外交官為主體的群眾組織)。2004年,我被推選為外交筆會副會長,負責同媒體、出版社等的對外聯絡工作,從此,我當了先生的“領導”。
參加筆會后,寫作機會多了,漸漸勾起了我的作家夢。老伴知道我的心事,鼓勵我與出版社簽約。當時他正撰寫一本經濟專著《金融期貨》,但為了支持我的寫作,他放棄了自己的寫作,當起了我的助手,承擔起打字、改稿、收發郵件等繁瑣工作。2004年,我的處女作《女外交官手記》出版了,還被中國出版協會和全國婦聯評為第四屆全國優秀婦女讀物。后來又在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出版了《王國權傳》和《遠離祖國的領土》兩本書。2007年獲中國短篇報告文學獎,同年被中國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圓了我兒時的夢。先生為此竟高興得如同一個孩子。
2009年是我更加忙碌的一年。外交筆會受邀擬推出第一批約40本《外交官帶你看世界》系列旅游叢書。我負責與各方聯絡溝通,通氣會開了十幾次,電信電郵更是成百上千次,先生成了我的“全職”秘書。我一個人風風火火全身心撲在外面,結結實實地嘗了一把“女主外”的滋味。
夫妻之間凡事要有度,要學會理解,學會放棄。我知道先生喜歡打橋牌,而橋牌協會的活動剛好與合唱團的活動在同一天,如果我去唱歌,便不能陪先生打橋牌,于是我退出合唱團,加入了橋牌協會。夫妻二人比翼雙飛。
想來想去,角色轉換就是一種換位思考,只要彼此心里裝著對方,就不存在精神負擔。正如演戲需要有AB角一樣,沒有誰高誰低,就看需要。相煦以濕,相濡以沫,人生苦短,為了夕陽更瑰麗,換換角色又何妨!
(作者夫婦系外交部前駐瑞典、加拿大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