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爾
濟南有位叫都婉莉的老人,退休后迷上了葉雕,憑著熱愛,她摸索出獨特的葉雕技術。十多年來,一片片樹葉在她手里變成了金魚、猴子、蝴蝶、壽星等圖案,深受大眾的喜愛——
為尋覓樹葉走遍泉城
2000年春節后,45歲的都婉莉從單位內退,有了充足時間,她把精力投入到一直鐘愛的剪紙藝術中。一天,都婉莉無意中看到幾篇介紹葉雕的文章,文章附有幾楨栩栩如生的插圖,她怦然心動。
2001年3月,母親生病住院,都婉莉全程陪護,在去食堂打飯的路上,她看到楊樹和櫻花樹,于是,她精心挑選了幾片葉子,找來手術刀片做刻刀,一個人試著做起葉雕來。沒想到她越刻興趣越高。
葉雕是門古老的藝術,但因為歷史久遠,葉雕的傳承幾乎凋零,而今從事的人也少而又少,因為無現成經驗可循,都婉莉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每片樹葉材質、大小、造型不同,無現成模板,都婉莉在葉雕的探索中栽了不少跟頭。那年春天,濟南市舉辦民間藝術作品展,都婉莉準備刻一幅“百蝶嬉春圖”參展,她到處采擷樹葉,在多片樹葉中優中選優,用了近半個月的功夫刻成了百蝶圖。
參展日期一天天臨近,讓都婉莉憂心的是,她刻的多幅圖因為水分沒有脫干,顏色一天天變黑,不少葉子粘在一起,精心雕刻的作品就這樣報廢了,都婉莉難過得幾天沒睡好覺。
都婉莉吸取了教訓,專心研究起各種樹葉來。通過摸索,她發現秋天是采集葉子的黃金季節,葉子質密、厚實、韌度好,而且不易變色。越冬的樹葉,經過風霜雨雪的歷練,葉片品質更加穩定。
為了找到適合雕刻的樹葉,都婉莉走在路上,總不由自主地打量地上的每一片落葉,遇到不錯的,她就拿起來細細端祥,如果能覓得一片稱心的樹葉,她興奮得如同撿到寶貝一樣。
時間一長,都婉莉成了一個地道的“葉癡”。和朋友去玩,她走著走著就不見了,大家都知道她去找葉子了。為了找樹葉,她轉遍了千佛山、英雄山以及各大公園。
在都婉莉家里,有兩臺冰箱,一臺儲藏食品,另一臺則專門儲藏被她視為珍寶的葉子,她對樹葉的喜愛朋友圈人人皆知,大家給她取了個綽號:“葉癡”。
13小時雕出佳作
葉雕是個費時間的工藝,單是一片普通的樹葉,就要經過選葉、清洗、擦拭、描畫、雕刻、壓干、上漆(防止腐蝕的清漆)、晾干等十幾道工序,真正完成一件葉雕作品,最短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因為樹葉太小,在方寸之間刻畫,并不像在紙上那么順手,刀印也往往不易顯現,總是給后面的下刀帶來麻煩,何況樹葉比較脆,雕刻時稍不留心便會斷裂或出現豁口,甚至切斷葉脈,哪一點兼顧不到,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此外,葉子的水分流失很快,下刀刻斷葉脈后,葉面就開始卷曲,所以得一氣呵成。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都婉莉決定創作一幅奧運“五福娃”的葉雕作品。那天吃過午飯后,都婉莉坐在工作臺前開始了創作,她花費兩個多小時在樹葉上描好“五福娃”的圖案,然后開始了雕刻。樹葉筋絡較多,比較脆,都婉莉下刀時小心翼翼,控制好力度,怕不留心會切斷葉脈,那樣會前功盡棄。
在樹葉上雕刻,需要在亮度很高的白熾燈下進行,白熾燈散發出的熱度高,都婉莉覺得自己的頭發都快烤焦了,她怕樹葉里的水分流失太快,就琢磨出一個辦法:用濕毛巾和薄膜壓在葉面上,轉著圈刻。
創作時,都婉莉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注意力,不知不覺5個小時過去了,為了一氣呵成,怕上衛生間,她連水都沒喝一口。家人做好了晚飯,為了保持創作的連續性,都婉莉連飯也沒吃。
一直到了凌晨3點,都婉莉的創作才大功告成,看著5個栩栩如生的小家伙,她長舒了一口氣,繃了13個小時的神經終于松懈下來。
讓都婉莉欣慰的是,這件她傾注了太多心血的“五福娃”作品在奧運會前的藝術展中亮相,其雕刻精細,形象生動逼真,令觀眾贊不絕口。
精美作品引人追捧
都婉莉退休后,幾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剪紙、葉雕領域。正是有了這樣的愛好,使她的退休生活充滿樂趣。
繼2008年都婉莉創作出《福娃迎奧運》的葉雕作品后,2009年,全運會在山東濟南舉辦,她又創作出全運會吉祥物“泰山童子”。同年,兒子結婚,都婉莉耗時兩個月雕刻了一幅“龍鳳呈祥”的作品,作為兒子的新婚禮物。
長期生活在濟南,都婉莉對身邊這座城市十分熱愛,她想為家鄉創作一幅代表性作品,濟南的標志性景物很多,如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都婉莉琢磨了很長時間,她想到老舍對濟南春天“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的描述,遂決定創作一幅燕子在楊柳婆娑的大明湖畔展翅飛翔的葉雕,她挑選了一片經歷了風霜雨雪質地頗佳的法桐葉,耗時一個月終于完成,并為自己的作品取名“春燕剪柳”。
都婉莉說,葉雕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真正能獨立創作的人少而又少。正因為如此,作為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葉雕達人”都婉莉的名聲不脛而走,一些民間藝術愛好者或喜歡藝術的市民紛紛登門拜訪。
都婉莉的葉雕作品還受到外國友人的喜愛。2011年春節前的一天,都婉莉在家里接待了一位新西蘭留學生,這位留學生十分喜愛中國傳統藝術作品,他在電視上看到了對都婉莉葉雕技藝的介紹,就在中國同學的陪同下,慕名前來拜訪。在都婉莉的家里,他看到了數百幅精美葉雕作品,每一幅都讓他十分喜愛。后來,他購買了一幅有著中國濃郁特色的“孔雀牡丹圖”葉雕作品。
10多年來,都婉莉的葉雕作品多次參加山東省及全國大展,獲得諸多榮譽。她的作品還時常作為國際交流的禮品,目前在德國埃爾朗根孔子學院,就收藏著一套由都婉莉用楊樹葉制作的十二生肖葉雕作品。
如今,61歲的都婉莉更加癡迷葉雕藝術,她把葉雕已當成了晚年的事業,醉心于藝術的她也煥發了人生第二春,她想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謳歌這個偉大的時代。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