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黨委要辦好一級黨校,“黨校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央的不斷重視和各級黨委加大投入力度后,從門庭羅雀到車馬駢闐,縣級黨校改革事業的發展,在機構定位、教學規模、辦學層次各方面都經歷了幾次重大轉變。2013年,貴州省委黨校啟動了全省縣級黨校體制升格評估工作,旨在通過“以評促改、以評促建”推動區縣級黨校各項建設事業登上一個新的臺階,促進縣級黨校辦學水平、辦學條件普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以上,“力爭建成一批能夠較好承擔省內外黨員干部專題教育培訓任務的示范性縣級黨校”。2015年9月,由南昌縣委黨校校長合著的《縣級黨校改革發展提升探索研究》一書經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縣級黨校就干部教育培訓、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諸方面的改革發展工作的研究專著,在全國尚屬首次。
一、“教研咨”三位一體建設的必要性
2015年12月,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黨校是我們黨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從中央到地方建立黨校體系,專門教育培訓干部,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隨后中共中央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黨委辦好管好建設好黨校,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在中央、省、市黨校工作會議上多次提到要將“教學、科研、咨政”作為黨校事業長期發展建設的“三位一體”方向。在新形勢新要求下,探索政、教、產、學、研相結合的新型發展之路,是要整合一切有效資源為黨的建設事業謀求符合一般事物運動規律的發展道路,探索符合群眾利益訴求的民生之路。當下黨校要開足馬力以“教學、科研、咨政”推動黨校事業發展,科研、咨政工作同樣要圍繞一級黨委的中心工作開展,三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然而,對于貴州的縣級黨校來說,老牌黨校成立于上個世紀60年代,最年輕的屬貴陽市觀山湖區委黨校不到2年時間,黨校教育事業同樣與一個地區的經濟繁榮程度、教育文化事業和區位優勢息息相關,西部貴州的縣級黨校建設與中國東部地區其他省的縣級黨校相比而言,無論是黨建理論建設還是業務實踐建設都尚屬薄弱,那么對于貴州的縣級黨校來說,如何駕馭好這三駕馬車?在迎來“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們不得不提前思考、提前謀劃,以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與本省市黨校發展綱要,結合地方縣級黨校建設實情,客觀評價自身,探尋自身在推動縣級黨校“教學、科研、咨政”建設上的如意經。
二、以智庫建設推動“三位一體”結構優化
自改革開放以來,意識形態斗爭和問題意識導向始終是黨內思想建設和堅定黨性信念要攻克的難題,黨校教育體系建設始終不能放松對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陣地。
第一、思想庫建設。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教育和學習是黨校針對干部進行黨性教育的基礎課程,是提高干部黨性修養和培養理論骨干的思想保障,黨校智庫建設首先是建設好理想信念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神圣職能。
第二、學科建設。按照“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國家發展戰略部署,縣級黨校應探索建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和“黨的建設”六大學科體系,編制學科建設庫,建成適應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以地方重點建設項目為重點導向的學科,建立起切合縣級黨校科研實際水平,具有縣級黨校特點的,能為教學、科研和決策咨詢提供“聚焦點”的學科體系。例如,位于貴陽經濟強縣的云巖區委黨校定位以“生態文明建設”為重點學科導向,而位于黔西南較落后的晴隆縣委黨校定位以“經濟(精準扶貧攻堅)”為重點學科導向,協調其他五個學科共同發展,建設本土化特色學科智庫。
第三、隊伍建設。科研隊伍建設應與學科建設發展相適應,根據實際教學和科研水平,結合縣域縣情應用實踐需要,建立與之相協調的專兼職教師科研梯隊,選聘學術能力強、在專業領域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兼職教師(或機關工作人員)長期參與本縣域重大科研項目建設、確立專職教師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點,強強聯合,逐步形成每一學科都有學科帶頭人,學科帶頭人下有一定數量的研究人員,老中青有機結合的教學科研隊伍。
三、“三位一體”建設促進釋放政策紅利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中提到,“一切教學、科研和辦學活動都要堅持黨性原則、遵循黨的政治路線,做到黨的重大理論成果、重大戰略部署及時進課堂,黨中央作出的決策迅速貫徹、關注的問題深入研究、交付的任務認真完成。”這就說明了黨校工作要以教學工作推動科研活動開展,教師要認真閱讀黨建理論和政策,要加強課題研究、提升課題管理、營造科研創新氛圍,要著重科研隊伍建設和培養學科帶頭人、推廣科研成果成效化運用。縣級黨校按照“三位一體”建設布局,具體成效表現在:一是通過開展教育研究,更好更快地提升黨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水平和效益;二是通過開展理論研究,更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讓更多的教師成長為專家型業精于勤的教師,力爭在教學水平上有質的飛躍;三是通過開展科學研究,實現縣級黨校自身特色發展之路,形成縣級黨校鮮明的辦學特色,將科研、咨政成果送區委縣委參閱,為黨委政府做好惠及民生的政策決策。
“三位一體”的黨校辦學理念,是把加強黨校建設作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是在推進深化教學和管理體制改革,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方面作出的有益實踐和探索。只有培養出敢于忠誠、干凈、擔當的執政骨干隊伍,才能在執政理念上不走偏路,才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真正領悟黨的精神,在“摸著石頭過河”的路上,客觀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廉潔自律、服務群眾。當我們黨的干部通過黨性教育熏陶而再次走上工作舞臺時,無論是在政策的制定或是在政策的執行當中,由衷的履行“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時,從而就能在黨校教育中促進隱性政策紅利在領導骨干的理性光輝中釋放,真正達到社會主義建設治標又治本的效果。筆者認為,這便是中央要求加快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宗旨所在,而黨校建設“黨建類新型智庫”,即是通過發展黨內優秀智庫結構,整合各類資源,凈化政治生態,進一步提升執政理念和執政水平,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邁向“四個全面”的重要戰略部署。
作者簡介
吳婷婷;性別:女;民族:苗;學歷:碩士;專業:外國哲學,研究方向:價值哲學和東西方文化比較、馬克思主義人權發展、貴州旅游開發研究、陽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