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幾年風靡日本的“權奶奶的生活妙方”,到這幾年引起熱論的“斷舍離生活”,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東西少一點,便能擁有無物一身輕的幸福。
喜歡收集物品的人,尤其是留戀物品的收集控,由于有種對物的執著心,很難舍棄東西。當難以丟棄的物品越來越多,屋子里堆得到處都是,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空氣不流通,衛生不好搞,亂糟糟的一片也不好意思請朋友來家里做客,本應該舒服愜意的家,卻成了各種雜亂物品的收容站,生活也逐漸失去了樂趣……
不如嘗試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物品,扔掉那些多余的東西。扔東西的過程中也扔掉了煩惱,煩惱少了自然會輕松很多。
人們都認為簡單的生活會讓人感到快樂,既然扔東西是跟過去告別,那么就以“簡單生活”為目標,從舍棄不要的物品開始,少一點被物質的東西所累,多一點心靈上的美好享受,開始新生活。
家里不需要堆積如山的物品,生活越簡單越好,明白“Less ismore(少即是多)”的道理,你也能過得無比享受。
東西越少就越容易打理,不必糾結選擇困難癥,又節省時間,還避免給自己徒增煩惱。不執著于物,才能活得更自由自在。
當然,減少物品后還是需要有規劃、做整理。如果下班回家,進門第一眼看到的,是一道道整潔有序的風景,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心情舒暢。
整理收納是為了讓家里看起來更舒適井然,也是為了下次使用更方便。雖然收納是件繁瑣麻煩的苦差事,但當所有物品都井井有條,家居環境變得清爽宜人,整理就變成一件愉悅的事,你會發現一切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