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農業發展的重大任務,也是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部署,農業部把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進行產業化開發,打造小康社會主食文化,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近期,農業部印發了《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有關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
《意見》指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立足我國資源稟賦和糧食供求形勢,順應居民消費升級的新趨勢,樹立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積極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意義十分重大。要牢固樹立“營養指導消費、消費引導生產”的理念,加大政策支持,加強基礎建設,依靠科技創新,改進物質裝備,加快馬鈴薯主糧產品的產業開發,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
針對相關熱點問題,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做出了解答。
1.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答:提出馬鈴薯產業開發,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主要是三個方面:其一,是如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其二,是如何順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新趨勢。其三,是如何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在這樣的背景下,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是順勢而為、因勢而動之舉。
其意義表現在:一是打造小康社會主食文化的有益探索。二是破解農業發展瓶頸的有益探索。三是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有益探索。四是引領農業綠色發展的有益探索。五是帶動脫貧致富的有益探索。
2.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思路原則和目標。
答:在思路上,重點是“實施一個戰略、樹立一個理念、突出三個重點”。“一個戰略”,就是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一個理念”,就是樹立“營養指導消費、消費引導生產”的理念。“三個重點”,就是選育一批適宜主食加工的品種,建設一批優質原料生產基地,打造一批主食加工龍頭企業。
在原則上,做到“五個堅持”。一是堅持不與三大谷物搶水爭地。二是堅持生產發展與整體推進相統一。三是堅持產業開發與綜合利用相兼顧。四是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五是堅持統籌規劃與分步實施相協調。
在目標上,到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以上,適宜主食加工的品種種植比例達到30%,主食消費占馬鈴薯總消費量的30%。
3.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重點任務。
答:馬鈴薯產業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謀劃,突出重點,加力推進,確保取得實效。重點是“五大任務”:一是以資源稟賦為前提,優化主食產品原料布局。二是以消費需求為引領,開發多元化主食產品。三是以品種選育為帶動,強化主食產品原料生產技術支撐。四是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研發主食加工工藝和設備。五是以營養功能為重點,引導居民消費主食產品。
4.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保障措施。
答:重點是“六個方面”:一是加強協調指導。二是強化政策扶持。三是加大科研投入。四是搞好產銷銜接。五是健全標準體系。六是加強宣傳引導。
目前,馬鈴薯產業開發取得了積極進展。科技創新已有一批成果,主食產品已有一批投入市場,主體培育已有一批好的企業,市場開拓已有一批潛在群體。應該講,馬鈴薯產業開發穩健起步。我們堅信,有發展新理念的引領,社會各方聚力合作,馬鈴薯產業開發將向更高層次推進,為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發展方式轉變起到更為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