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童話作家。癡迷童話,熱愛行走。住在一個小小的縣城——浙江武義,有滋有味地做著喜歡的事情——寫作童話。作品曾獲冰心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已出版童話作品:《到你心里躲一躲》《別去五厘米之外》《喜地的牙》《美人樹》《水妖喀喀莎》等。
七歲那年去學校,老師發給我課本,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摸到書。放到鼻子底下聞一聞,很香,但我的同桌說很臭。
我白了她一眼,把臉埋進書頁里,深深地聞了又聞,就是香,香得我忍不住伸出舌頭,去舔那些散發著香味的字。
九歲之前,我幾乎沒有接觸過課本之外的書。
接觸到課本之外的文字,居然是因為一只炮仗。過年過節,村子路上,這里那里,散落著燃放過的炮仗。我沒有東西可玩,就撿炮仗當玩具。撕開它們紅紅的“袍子”,剝開一層一層卷得緊緊的紙,倒出里面的黃土。有一回正撕著,紙筒上“戴耳環的小豬”幾個字跳進眼睛里,哈哈,小豬戴耳環?我頓時樂了,連忙小心地把那頁紙剝下來,展開了一行一行往下看:一只小豬很愛美,想戴耳環,因為她的大耳朵最合適戴耳環了,可是到哪里去找耳環呢?她找啊找啊……我完全被迷住了,只覺稀奇得不得了。可是還沒有讀到小豬戴上耳環呢,后面就沒有了。這節骨眼上怎么可以沒有?我把能撿到的炮仗,都一只一只剝開尋找后面的故事,找啊,找啊,一直沒有找到,直到現在都沒有找到。
那是我第一次被文字吸引和折磨,日里思,夜里想。爸爸告訴我,書里有數不清的故事,于是我對書更加充滿渴望。
終于,爸爸給我買了一套書,六本,配了彩圖,巴掌大。其中有兩本我最喜歡,一本是《阿拉丁神燈》,一本是《端午節的來歷》。那時的農村,父母是想不到要給孩子買書的,也沒有那個閑錢。在我的小伙伴中,我是第一個擁有六本書的。我走到哪兒都帶著我的寶貝書,很快書就臟得不成樣子了。
后來,我到縣城里上學了,爸爸第一次帶我逛了書店,一架子一架子的書讓我目不暇接。爸爸允許我自己挑一本,我挑了整整一個下午,選了一本《黑色郁金香》。挑中它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它比另外幾本薄書的價錢還便宜,二是我翻開讀了一頁后,發現里面有很長的外國名字,讀著很費力。讀著費力,就可以讀很久很久了嘛。如今這本書早已不知去向了,但我永遠不會忘記它是我人生中買下的第一本書,也永遠不會忘記捧著它回家時那無比幸福、滿足的心情。
這種幸福、滿足的心情,注定了我和書會一次又一次甜蜜的相遇。我們在漫長的時光里結下了深深的情緣,永遠不能分離。
與文字結緣,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愿這份幸福能伴隨你們到久遠。 ——湯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