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研究居家養老子女帶薪護理政策,年內出臺管理辦法。據介紹,居家養老子女帶薪護理主要針對有困難的失能、失智老人,預計(北京)有60萬人左右。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這是寫進法律的條款,亦是傳統的認知。在人們心中,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今,對居家養老的失能、失智老人研究制定子女帶薪護理政策,也就是說,給本來肩負贍養父母義務的子女一定的政策補償,的確應該點贊叫好。
好處在哪呢?好處就在——
首先,中國人傳統的養老觀念,就是居家養老,許多老人對去養老院懷有天然的抵觸。但無奈子女分身無術,不得不處于糾結之中。現在給子女提供一些經濟幫襯,讓他們“帶薪”護理,就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老人情感上的需求。
其次,子女帶薪護理,使養老質量最大提升。如今許多養老機構,由于護理人員極度缺乏,無法做到“一對一”服務;而一人照料多人,就會使服務質量大大降低。比如有的老人吃飯時睡著了,醒來時又過了開飯的時間;就算都醒著,一個一個挨個去喂,根本沒法保障老人吃到熱乎的飯菜。至于失能失智產生的各種麻煩,那就更加困難重重了。子女居家護理,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再次,除了少數管理規范的養老機構以外,養老院確實有不敢恭維的地方。以至有些虐待老人的情形,時不時見諸媒體。更別說失能失智老人,不具備個人維權的能力。與養老機構養老相比,居家養老更為可心。
綜上可見,政府出錢“聘請”子女在家照顧老人,實在是一項暖人心可人愿的善政。當然還有一點需要指出,即便政府不出錢,贍養老人也是子女不容推卸的責任。孝順是人的天職,與錢不錢的沒有關系。(雷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