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鵬 牛拓
摘要:玉米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在農業經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些年來,我國化學工業和制藥業的發展,特別是飼料業對玉米一直呈旺盛的需求態勢,所以玉米的市場前景一直被看好,長期處于旺銷狀態,這也加大了玉米的種植面積,但在玉米生產過程中,玉米的單位面積產量在各地存在很大的差異。本文重點對提高玉米單產關鍵性技術進行分析,希望對玉米生產提供提供幫助。
關鍵詞:玉米;產量;關健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06.008
1 造成玉米單產不高的主要因素
玉米單產不高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品種、地力、水肥、播種、病蟲害等因素都可能導致玉米單產達不到預期的目標。但是如果針對于同一地塊而言,在玉米品種、播種時間、氣候條件、管理水平都一致的條件下,玉米的長勢并不相同,可出現玉米穗大小的差異,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長、有的短,而且穗的粗細也不一樣,有的結籽是12排,而有的卻能達到20排,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密度控制不合理,雖然現在播種基本都采用機械,可以精確控制播種數量及株行距,但機械運行的速度、平穩性又直接影響播種的數量及精確度,而機械運行又受整地質量影響,地塊的平整度、土壤的疏松情況及雜物的處理等都會給機械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所以實際生產與理想的栽培還是有一定的距離,造成植株分布的不均勻,有的近一些,有的遠一些,密度差異導致植株生長過程中的陽光、水分、養分、通風等情況產生差異,局部生長環境發生變化,所以就決定了玉米穗粒的不同。
2 提高玉米產量的重要措施
玉米的總產量是由單產決定的,所以盡量提高單產指標,控制植株密度的同時將植株的行距保持相同,使其能在統一的生長環境,對水分、養分、陽光、透風等條件進行均衡的分配,以達到單株的生長條件保持相同水平,從而促進單株產量的最大化,提高總體產量。
2.1 整地要精
整地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特別是在機械化生產方式下,整地更加要精細,不但要翻耕到位,而且要進行精耙細耢,盡可能確保地塊的平整,土壤中無大土塊,把土壤中的一些垃圾雜物都要清理干凈,以便于機械播種施肥,保證播種環節不受地塊條件的影響,提高播種質量,也能確保植株生長環境的同一性。
2.2 品種要良
擇品種:在品種選擇上要本著適種原則,在兼顧高產、抗病蟲、抗倒伏、耐密等優良特性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品種的適種性,不要盲目追求各項指標都達到最佳,適種才是最好的,雖然有很多品種在指標特性上優于本地適種品種,但如果水土不服很容易導致優良品種的特性發揮不出來,達不到生產預期,而且會增加種子投入成本,得不償失。
精選種:種子品種確定后,對于新購回的種子要進行精選,剔除一些病粒、傷粒、癟粒及蟲咬粒等,保留成熟度好,相對飽滿,品相好的種子,這樣能確保苗齊苗壯,達到出苗一致,為植株的整齊生長打下基礎。
曬種:精選好的種子在播前要放在陽光下進行曬種,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滅附著在種子表面的一些病菌,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同時經過曬種也能提高種子活性,促進發芽。曬種后在播前還要進行催芽處理,以促進播后盡早發芽。
包衣拌種:經過曬種的種子,如果不進行催芽,直接播種的話,一般都要進行藥劑拌種,使種子表面附著一層藥膜,能起到防止地下害蟲對種子的破壞,另外也能起到防止苗期病害的效果。
2.3 播種時間要及時
玉米播種時間要結合氣溫、土壤墑情、品種特性、種植方式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確定,基本上北方地區每年的4月末到5月初為玉米的集中播種期,一般平原地區相對要早些,山區則相對要晚一周左右,具體時間要結合當年的氣溫回升情況而定,但總的原則是及時及早播種,但不能太早,太早地溫沒有升上來,容易發生低溫冷害,而太晚則與玉米的生長期不融合,容易發生霜凍,影響玉米的成熟。
2.4 播種密度要合理
由于密度是直接導致玉米單產不高的重要原則,所以在播種時一定要科學合理的播種,合理控制株行距,現在多采用機械播種,在整地質量較高的情況下,機械播種對于玉米株行距的控制還是比較精確的,在播種前要進行機械的試驗,確定播種機的正常運轉,機械的運行速度也要平穩,切勿時快時慢,要保持勻速前進,在生產中常采用寬行密植的方式進行種植,這樣即能達到密植的目的,又能給每株玉米創造同一的生長環境,可以寬行1米,窄行15~20厘米,株距按15~20厘米,畝株數基本能達到5000~6000棵,這樣把行距拉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每株玉米都能提到充分的光照,不但通風透光,農民在地里追肥、打藥時都不會碰斷玉米葉,具有一定的便利性。
2.5 田間管理要到位
田間管理主要是水肥、中耕、除草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玉米是植株較高大的作物,葉展較寬,在生長過程中需水較多,所以必須要保證土壤的墑情,遇到干旱少雨季節要及時進行灌溉,確保植株生長所需水分。另外玉米對肥料也比較敏感,肥料充足是產量的保證,基肥、苗肥、穗肥、粒肥都要及時充足供應,但不要過施,特別是苗肥,過施容易導致徒長,易發生倒伏情況。及時中耕,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進玉米根系發育,及時除草,原則是除早、除小、除了,避免雜草生長過旺與植株進行水、肥、光照的爭奪。在玉米植株生長期間一定要注意病蟲害發生,及早發現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防治,為豐產穩產做出保障。
3 結語
玉米生產過程每個環節都不可忽視,要按照玉米生產的規范及要求,結合品種、自然情況、栽培方式、種植結構等因素,認真抓好整地、選種、播種、水肥、防病蟲等環節的管理,確保每個環節都能科學合理,才能達到豐產、穩產、優質的生產目標。
作者簡介:張文鵬,本科學歷,中種國際種子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