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良

摘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國家發展高效農業的重大舉措。本文結合河北省新樂市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際,論述了農機購置補貼對新樂市農業發展產生的巨大推動力量。
關鍵詞:農機購置補貼;現代農業;糧食;增產;農民
近年來,河北省新樂市牢固樹立“關心農業、關注農村、關愛農民”的農機推廣理念,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充分利用上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改善農機裝備結構。2015年,全市共落實各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290萬元,惠及農戶360戶,補貼各類機具366臺套,有效推動了農機增量、深松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1]。
一、農機購置補貼對農機裝備水平的提升作用
2011年以前,新樂市農機結構性矛盾突出。一是大型農機裝備數量嚴重不足,當時全市擁有各類拖拉機不足2 000臺,而小型拖拉機占近7成,大型玉米聯合收獲機僅173臺,遠不能滿足全市農業發展需要。二是農機裝備結構不合理,存在著動力機械多、配套農具少的現狀,雖然新樂市是花生生產大縣,但花生收獲機普及率極低,收獲方式基本靠人工完成,既耗時又費力。三是資金投入不足,單靠縣級財政支持無法滿足農業耕作收獲需求,導致農業裝備發展緩慢[2]。
2011年初,國家開始實行重點環節農機作業補貼試點。新樂市通過建立示范點、借助媒體推廣、現場展示機具作業效果等方式,積極鼓勵農機大戶、種糧大戶和農機服務組織購置大中型農機具。為了實現花生生產收獲全程機械化,2012年,全市建立協神鄉、承安鎮花生種植示范區,并積極引進唐山永發鴻田機械、青島弘盛機械兩家公司現場作業演示,推廣補貼機型,引導種植大戶購置花生播種與收獲機具。2014年,采取現場“公開搖號”、媒體大眾監督的方式,確定小麥聯合收割機和大型拖拉機補貼對象,626名農戶享受到補貼款直補到戶的優惠政策。隨著農機購置補貼力度的逐年加大,全市農機保有量已經由2010年的2 500臺(套)增加至2015年近1萬臺(套),農業機械總動力也由2011年的240.2萬千瓦增長到超過280萬千瓦[3]。
二、農機購置補貼對深松作業效率的帶動作用
前些年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農機補貼政策還未實現全覆蓋。受經濟實力所限,一般農戶不會選擇購買先進的深松整地機械實施作業,大多數平原地區還是沿用傳統的整地方式,犁一遍、旋一遍、耙一遍、松一遍,反復翻攪、擾動土壤,既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又造成水分大量揮發,土壤墑情下降。采用機器作業,每臺深松機作業量可實現500—800畝左右,平均深松深度可達40—50cm,深松后土壤體積密度可達13—14g/cm3,土壤透氣透水性能、整地效率遠遠高于傳統深松作業方式。
從2012年開始,新樂市緊緊圍繞服務全市農業生產這條主線,以購機補貼政策為帶動,開展規模化深松作業,提升深松效率。2013年,全市共安排深松作業面積2.8萬畝,新增深松機32臺,新增機型主要以復合式深松機為主,全部享受農機購置補貼。2015年,全市各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1290萬元,參與規模化深松項目的鄉鎮數量由2013年的5個增加至7個,全市農機深松作業范圍也由2013年的2.8萬畝擴大到4萬畝,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對深松作業效果影響明顯。
三、農機購置補貼對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促進作用
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重要時期,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直接補貼到戶,減少了農民購機的一次性投入,引導更多農民從事農機服務,涌現了一大批愛機械、懂技術、能操作、善經營的農機能手投身農機服務行業,發揮了極大的帶動作用。
一是培育農業生產服務主體,推動了農機戶的發展。新樂市從2012年開始組織一部分適合跨區作業的玉米聯合收獲機手赴山西、內蒙古、東北等地區作業,為農民增收創造新途徑。目前跨區作業已走過4個年頭,截至2015年,全市跨區作業機組已達到1600余臺,跨區范圍已擴大到湖北、河南等農業大省,總作業面積超過150萬畝,跨區作業實現總創收1500萬元,多渠道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提升了耕作集約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
二是提升農業生產科技含量。新樂市采取政策扶持、行政推動、培訓促進等方式,在化皮鎮赤支村、彭家莊鄉大道五里鋪村召開玉米機收現場會和演示會,不斷創新推廣形式,通過新技術培訓使機手掌握新機具操作技術,依托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通過樹立典型,帶動農民致富。
三是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多形式、多層次轉移,為農民多渠道、多元化增收創造了條件。據調查,機耕可使糧食增產10%以上,機耕速度快,縮短了“雙搶”時間,為大面積豐產打下良好基礎。
隨著農機購置補貼力度加大,2015年全市農機相關從業人員已突破8萬人;農作物播種產量增至38.44萬噸,農機作業總創收達到7 800萬元,既提升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又實現了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4]。
參考文獻
[1]王慧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培訓教程[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4.
[2]石水應、黃自棋.購機補貼政策促進農機化發展的分析[J].福建農機,2009,(4):28—29.
[3]鮑劍國,胡華亮,董道梅.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農業總產值和農民收入影響的實證分析—以江蘇省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1,(21):89—90.
[4]李軍富.我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發展研究[J].農機化研究,2009,(3):45—46.
(作者單位:河北省新樂市農林畜牧局)
責任編輯: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