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鈴薯晚疫病是毀滅性病害,嚴重制約著甘南縣馬鈴薯產業(yè)的發(fā)展,為了篩選出高效低毒的防治藥劑,甘南縣對引進的防治新產品進行試驗。通過試驗了解到75%苯酰菌胺+代森錳鋅可分散粒劑是治療馬鈴薯霜霉病、疫霉病、腐霉病的特效殺菌農藥,對馬鈴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較好。
關鍵詞:苯酰菌胺+代森錳鋅;馬鈴薯晚疫?。环乐涡Ч?;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 S435.3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06.019
馬鈴薯晚疫病在種植馬鈴薯的主產地區(qū)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通過試驗了解到75%苯酰菌胺+代森錳鋅可分散粒劑對馬鈴薯晚疫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試驗分析了該藥品對馬鈴薯的安全性及其對馬鈴薯產量、品質的影響,為該藥劑的推廣應用提供依據(jù)。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作物:馬鈴薯(克新13號)。
試驗藥劑:苯酰菌胺+代森錳鋅。
對照藥劑: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
試驗對象:馬鈴薯晚疫病。
試驗地基本情況:試驗地設在甘南縣東郊村,土質為草甸土,前茬作物是玉米,肥力情況為堿解氮173毫克/公斤、有效磷22.1毫克/公斤、速效鉀202.46毫克/公斤、有機質32.7441克/公斤。畝施種肥20公斤,其中尿素5公斤、二銨7公斤、硫酸鉀8公斤。馬鈴薯播栽期5月10日,6月4日出齊苗,出苗率在95%以上,株行距為22×67厘米。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取隨機分組設計,一共設計5個區(qū)域,所有的小區(qū)都是采用隨機區(qū)組進行排列,每個小區(qū)的面積30平方米,并且每小區(qū)澆水45公斤。
試驗分別采取以下幾種處理方法:處理1、處理2、處理3,這三種藥劑方法均采用以75%苯酰菌胺+代森錳鋅可分散粒劑,用量分別為100克/畝、120克/畝、150克/畝;處理4藥劑為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用量為150克/畝;處理5為空白,不施藥。
施藥方法:首先按照制定的方案,按照劑量對好母液;其次,根據(jù)實際情況,再加實際的用水量;最后,進行人工葉面噴霧。施藥器械采用利農400型背負式噴霧器。
施藥時間和次數(shù):每隔7~10天施藥一次,共計3次施藥,施藥時間分別是:第一次是在馬鈴薯初花期剛出現(xiàn)病斑,第二次是在馬鈴薯花期盛開時期,第三次是在馬鈴薯盛花末期。
1.3調查方法和次數(shù)
調查次數(shù):本試驗一共調查4次。第一次調查是在施藥前,調查該病情的基數(shù)。然后再進行施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調查分別在上一次施藥后7天進行調查。
調查方法:采取的是在施藥前先調查基數(shù),然后再選取施藥前和最后一次施藥的防治效果對比調查,最后在小區(qū)內以對角線式采樣法取5點,每點選取馬鈴薯2株,并且每株隨機抽查10片葉子。
安全性調查:在施藥后3天、10天分別去觀察,如果馬鈴薯在施藥后,沒有出現(xiàn)其他變化,說明75%苯酰菌胺+代森錳鋅可分散粒劑對馬鈴薯生長安全。
2 試驗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調查結果與分析
選取每個試驗小區(qū)中間行1平方米,并且要選取同等株數(shù),進行單收單測。只要是小區(qū)采取了藥劑處理,都明顯比空白對照區(qū)增加產量效果顯著。選取4種處理方法,并選取對照產量27800公斤,如表1所示。
2.2 防效調查結果與分析
施藥前一天進行第一次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馬鈴薯晚疫病己經發(fā)生,病情指數(shù)在0.22~0.33之間,第二次調查為第二次施藥,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達到了2.61,施藥的4個處理病情無大發(fā)展。處理1、2、3、4病情指數(shù)分別為0.69、0.36、0.33、0.72,防效分別為76.29%、81.95%、86.91%、69.44%;第三次調查為第三次施藥當天,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達到4.98,而施藥處理病情無大進展,處理1、2、3、4病情指數(shù)分別為1.17、0.72、0.69、1.28,防效分別為75.28%、78.81%、86.0%、68.39%;最后調查在第三次噴藥后10天進行。從調查中看出,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已達6.0。而其他的集中處理病情指數(shù)如表2。
3結語
雖然畝用量150克的效果最佳,而且增產率也比較高,但在生產上可采用畝施120克藥劑對水45公斤的方法進行葉面噴施,最終的效果是可以更好地防治馬鈴薯晚疫病。
75%苯酰菌胺+代森錳鋅可分散粒劑防治馬鈴薯晚疫病,于馬鈴薯晚疫病發(fā)病初期進行噴藥防治,以畝用量120克為宜,間隔期7~10天,連續(xù)3次進行葉面噴施,而在施藥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要讓整株葉片都著上藥,特別是底部葉片及葉背面。
75%苯酰菌胺+代森錳鋅可分散粒劑是一種內吸性效果極好的殺菌劑,有保護和治療的雙重作用,而且對馬鈴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較好,畝用量120克(有效成分用量90克/畝)平均防效達到78.16%。采取這種方法,不僅對馬鈴薯生長較為安全,而且增產效果良好,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簡介:王占宇,本科學歷,甘南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