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春節是合家歡聚的好日子,在這個節日里,親朋好友聚會,免不了推杯換盞,徹夜歡娛。春節期間同時也是疾病高發期,如果不注意健康飲食,很容易引起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心血管系統的疾病。熱鬧過節的同時,本欄目要提醒大家注意身體健康,現在一起來看看春節必知的健康飲食小常識吧!
1.葷素要搭配合理。
節日的餐桌菜肴豐盛,頓頓離不了魚肉葷腥。這些菜肴往往使人食欲旺盛,容易吃撐,結果極易造成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小到消化不良“拉肚子”“打嗝腹脹”“泛酸水”,大到發生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這些過分“充足”的葷菜還會導致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疾病的發生。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自我節制。不要吃得太飽,要多吃點蔬菜。新鮮蔬菜是一種堿性食物,它不僅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解油膩,維持胃腸正常的蠕動,預防便秘,而且能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物質,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
2.多吃新鮮水果。
節日飲食雜亂,很容易使人上火、便秘,要多吃些水果,這樣既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熱、解毒、潤腸的功效,還能調節改善人體的代謝機能,預防各種疾病,增進身體健康。
3.以主食為主。
春節期間,人們大都習慣于多吃菜、少吃甚至不吃主食,這是不科學的。糧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它參與脂肪、蛋白質的代謝過程,因此在品嘗美味的同時,應避免無限量地吃菜,要記得適當吃點主食。
4.盡量少喝酒。
飲酒應限量,節假日飲酒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過量的酒精會造成肝臟、大腦、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損傷。有人認為吃了解酒藥就能放心大膽地飲酒了,其實解酒藥并不能解除酒精對肝臟和腸胃等器官的傷害,很多時候起到的是心理安慰作用。在喝酒前可以喝一點牛奶,保護胃黏膜。其實,大多數解酒的辦法對緩解酒后不適的作用非常有限,護肝保腸胃最“靠譜”之策還是少喝酒,尤其不能在短時間內大量飲酒。
5.注意食品衛生。
食品衛生非常重要,這是避免食物中毒最重要的一點。最好的飯菜是選擇新鮮的食品原料制作,現做現吃。特別注意的是:不新鮮的熟肉制品千萬別食用,冰箱里存放的食品取出后要徹底加熱后食用,生吃的蔬菜一定要洗凈,加工食品過程中一定要堅持生熟分開。
6.飲食講規律。
過新年,不要因為玩和睡,打亂了正常的飲食規律,使胃腸不適應而造成消化功能的紊亂。小心暴飲暴食導致腸胃病。每到節假日,都有一些人因消化不良、身心疲憊,導致休假休出了毛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就是因為飲食不規律造成的。
(江西 ? 安潔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