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通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此病癥是中老年最常見的骨骼疾病。國家衛計委的一項調查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有2.1億人骨密度低于正常標準,至少有6944萬骨質疏松癥患者。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因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細結構發生破壞、骨脆性增加而導致骨折危險性增加為特征的一種系統性、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包括三大類:“特發性骨質疏松癥”“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及“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其中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及“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它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疼痛,身高縮短,駝背及骨折。發病原因與性別、年齡、遺傳因素、激素調控、營養狀況、運動、免疫功能及某些藥物的長期使用有關。
有四成中老年人群屬骨質疏松高危人群,而且多為女性。為何“中國大媽”會遇到骨骼危機呢?專家表示,絕經期后的女性由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其骨量處于快速丟失階段。
另外,骨質疏松造成的死亡率高,且無癥狀,身高突然變矮要警惕。“骨質疏松,最嚴重的危害便是骨折。”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物鹽分會副主任委員林華教授說,“我國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質疏松引起的。一些老人骨折后就臥床不起,日子久了,各種并發癥都可能發生。有統計數據顯示,髖骨骨折一年的死亡率接近30%,比很多惡性腫瘤死亡率還高!”
說骨質疏松是“沉默的殺手”,主要是因為骨質疏松癥一點癥狀都沒有。那么,有沒有辦法能得知自己患上骨質疏松癥了呢?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測量身高。
男性最晚在40歲,女性最晚在45歲時,每半年到一年測一次身高,如果半年或一年內身高降低了3~5厘米就要引起高度關注,就一定要到專科進行骨密度的檢查。
另外,如果出現夜間疼痛,也要引起重視。林華教授說,因為骨質疏松有一個特點,就是骨骼在無負重的情況下出現的疼痛,比如睡眠的時候出現腰背痛和全身疼痛的癥狀;另外就是不明原因的乏力,持續三天以上,通過休息以及加強營養沒有任何改善。這些現象常常提示人體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應盡快找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
骨質疏松癥目前的治療以藥物為主,如:二磷酸鹽、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維生素D制劑及鈣劑。老百姓們常常認為,喝骨頭湯能防止骨質疏松,這其實是最大的誤區。實驗證明同樣一碗牛奶中的鈣含量,遠遠高于一碗骨頭湯。
完整的骨質疏松癥預防與治療的方法是:
1.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奶制品,如牛奶、奶酪;優質蛋白質,如牛肉、雞蛋;綠色蔬菜、豆類及豆制品;海制品,如魚蝦、海產植物、貝殼類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奇異果等。
2.加強運動。運動是防治骨質疏松癥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之一。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提出防治骨質疏松癥的三大原則:補鈣、運動療法和飲食調節。運動鍛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加成骨細胞活性,提高骨密度,促進骨形成,從而達到防治骨質疏松癥的目的。同時運動可以提高肌肉的質量,穩定關節,加強靈活性,提高機體抗骨折能力。
3.適當光照。
4.注意生活飲食習慣。戒煙、戒酒、適量咖啡、少喝碳酸飲料、忌食過咸食物,控制鈉的攝入量。菠菜、莧菜等蔬菜含有較多草酸,影響鈣的吸收,可將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濾去水分再烹調,可減少部分草酸,增加鈣的吸收。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康復科 ? 戚少華 郵編:04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