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俠
遼寧楓之韻合唱團成立于2009年。出于對合唱的熱愛,6年來,合唱團始終堅持追求高水準的藝術目標和細致、豐富的合唱藝術表現力;通過嚴謹、規范的排練和大量的交流、演出、比賽活動積累了豐富的演唱經驗,在追求合唱藝術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提高歌唱水平,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11年楓之韻合唱團被遼寧省合唱協會命名為“合唱基地”;2013年被中國合唱協會評為“全國優秀合唱團”。多次參加國內國際的頂級賽事,碩果累累,不勝枚舉:2012年7月獲得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合唱節老年組混聲合唱金獎第一名、女聲合唱銀獎第一名、優秀指揮獎、優秀鋼琴伴奏獎;2013年10月參加西班牙卡萊利亞國際合唱節,榮獲混聲合唱、女聲合唱兩項銀獎;2014年10月參加韓國釜山國際合唱節,得到評委專家的高度評價;2015年7月參加中國“和之聲”首屆室內合唱比賽,獲得老年組混聲合唱唯一的一個金獎和男聲合唱、女聲合唱兩項銀獎;2015年10月參加第四屆東北三省合唱節,獲得金獎;2013年至2015年,參加沈陽市“我的合唱我的團”合唱大賽,連續三年榮獲“合唱之王”榮譽稱號。
一、師資和人才優勢
楓之韻合唱團之所以碩果累累,得益于幾大優勢。
1,師資優勢。合唱團的指揮孫雷老師,是沈陽音樂學院藝術學院合唱指揮系主任,是遼沈地區頗負盛名的青年指揮家,是我們團隊的核心和靈魂。孫雷老師為楓之韻的發展和進步付出了全部心血,從基礎訓練、日常排練曲目、演出比賽前對作品的精雕細琢,一點點一步步地抓起。大大提升了團員們的合唱水平。團員與指揮的配合默契已經達到了一種新的境界。除此之外。沈陽音樂學院藝術學院合唱指揮系副主任郭建平老師擔任合唱團指揮助理和聲樂指導老師,為團員的基礎訓練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明顯效果。還有,孫雷老師的學生、合唱團常任指揮助理李巖飛老師,按照孫雷老師的意圖,發揮自身水平,帶領團隊進行日常排練,完成了大量演出和比賽作品,也在團員日?;A訓練中下了很大功夫,使團員的合唱水平有了持續的提高。我們合唱團的鋼琴伴奏朱紅老師。曾留學德國,師從德國鋼琴大師學習、培訓了十年之久,為我們的每一首曲目都伴奏出了優美動聽的旋律。
2.人才優勢。楓之韻合唱團之所以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層次不斷提升,得益于吸納與儲備人才。一是持續地吐故納新。在每次重要演出和大型比賽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的考試和選拔,考試不過關的團員不能上場。二是我們十分注重引進優秀人才。通過面向社會考試吸納人才、團員介紹和慕名而來通過考試招人等多種途徑招募人才。新入團的團員要經過三個月的試用、觀察期,經考核合格方能轉為正式團員。
二、專業嚴格的訓練
1.向專業標準看齊。建團之初,我們就摒棄了群眾歌詠式的盡情放聲歌唱的唱法。我們堅信,民間合唱團應該并且可以按專業標準訓練。追求藝術向專業團隊看齊,打造精品團隊,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2.老師的傾情投入。值得重書一筆的是我們的指揮孫雷老師。首先是嚴格訓練:抓基礎訓練。從發聲訓練、樂理知識到作品處理,一點一滴扎實做起,不厭其煩地一個個指導,一個聲部一個聲部訓練,到整體合聲的處理,由淺入深地訓練。經過指揮的悉心調教、長期不斷的基礎訓練。我們已初步實現了從業余到“準專業”的跨越。其次是傾情投入:孫雷教師心中只有排練和團員的進步,唯獨常常忘記了自己。有時賽前為了加排連排,累得腰脫病犯了,回到家都下不來車;有時為了多日加排一再推遲甚至放棄回家鄉探望父母的機會。他出國進修每逢放假回國時,一個月有近20天扎在合唱團的排練場,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在今年夏天某大賽后孫雷老師回美國進修前的一次歡送會上,團員們自發合唱了一首《送戰友》,孫雷老師和團員們都是眼含淚水……
3.從理論到宴踐的結合上提升素質。孫雷老師利用一切機會讓團員得到高水平的訓練與指導。一是在受邀到電視臺進行藝術講堂教學時。讓全體團員參加,進行現場教學指導,這樣的活動已有多次,團員都慶幸地感到“這真是偏得”。二是在多次全國性的合唱大賽中,孫雷老師創造條件讓團員參加“大師班”講座和各類“高峰論壇”。近幾年來,我們多次聆聽了全國合唱協會會長田玉斌老師、副會長李培智老師、全國著名合唱指揮家楊鴻年老師、蕭白老師、吳靈芬老師的現場教學和指導,受益頗多。三是創造機會讓我們合唱團參加國際大師的現場教學指導,我們已先后參加過國際合唱聯盟主席安德森先生、副主席李斯特先生、容額仁先生的現場教學指導。
通過比賽和演出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國際、國內、不同地區。不同賽場的音場效果是有很大差別的。在國際大師評委和國內頂級專家的面前展示我們的訓練成果。我們從緊張到自信,從慌亂到鎮定。收獲了各種獎項。通過參加國際大賽,聆聽了世界合唱優秀團隊的演出,對當今世界合唱的趨勢和發展有了明確的了解和掌握。
三、完善的制度保障
1.健全的組織機構。建團之初,我們便成立了高效運行的團委會:由指揮、出資人、團長、兩名副團長組成團委會,合唱團女高、男高、女低、男低四個聲部8名聲部長對團委會負責,并對本聲部進行日常管理和組織業務訓練。我們不定期召開團委會或團委擴大會,研究合唱團發展大計、制定階段性排練計劃、演出比賽事宜等。
2.制定合唱團團規,約束團員行為。在合唱團成立之初。團委會便統一了“用嚴謹的規章制度保證合唱團的健康發展”的思路,研究制定了《團規》,包括:一、組織機構;二、團委會成員工作分工;三、聲部長工作職責;四、團員資格認定;五、團員紀律;六、考勤制度;七、財務管理;八、文化建設?!秷F規》保證了合唱團規范運作,健康發展。
四、重視團隊文化建設,凝聚人心
1.樹立“四信”文化理念。即信心、信仰、信念與信任。信心:追求藝術,打造高水準的合唱團;勇奪金獎,由國內唱到國際,創一流合唱團,有目標、有信心,前進的路上永不停步。信仰:我們信仰的是藝術。其它瑣碎的小事都要讓位于神圣的藝術。團隊成員都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胸懷全局的大局觀念。信念:我們的口號是“我行,我們行!我要成功,我能成功!我們深信,只要努力,就沒有達不到的目標。”信任:我們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我們經常強調的主題詞是:“團隊意識”、“感情融合”與“歸屬感”,我們為自己是“楓之韻”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2.不斷提煉和完善團隊精神。和諧的團隊精神:一是團員之間平等互信,沒有特殊團員。不分新老團員,我們靠的是互相提示,互相扶持,共同提高。二是做到聲音和諧、感情和諧、人際關系和諧。聲音和諧,是我們對合唱藝術的追求;感情和諧,是我們大家都親如兄弟姐妹,沒有遠近親疏之分;人際關系和諧,即影響團結的自由主義現象在我們團沒有市場。三是先做人,后唱歌,做到德藝雙馨。牢記合唱“沒有我,只有我們”,個體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高度和諧,才是戰無不勝的整體。
3.按照指揮孫雷老師的要求,追求三種境界。即:用嘴唱歌、用腦唱歌、用心唱歌。一是用嘴唱歌:注意把握音準、節奏、呼吸,發聲位置要正確、準確,對樂譜注記符號要熟練把握。二是用腦唱歌:要深刻領會作品的背景、意境和指揮的再創作意圖、具體要求和細致處理。三是用心唱歌:歌唱時要心中有情,眼前有景,演唱時要全身心投入,牢記“首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聽眾”。
4.用格言、警旬來激勵和啟迪大家。孫雷老師要求大家“冷靜、低調、練好內功”,“唱好歌才是硬道理”。團委會也常提醒大家:“保證排練到課率是個人提高和團隊發展的雙贏”:“嚴格的組織紀律性是勝利的前提”;“互相尊重、共同提高”;“我合唱,我奉獻,我快樂”。我們牢記合唱大師吳靈芬教授的教誨:“合唱滋養人性,豐富人生”,在提高藝術修養的過程中使個人素質得到提升,讓我們的人生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