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航
2015年12月22日,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技術研發與營銷服務公司智子科技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中國數據挖掘第一股。智子云核心團隊主要由畢業于復旦大學計算機的幾位博士、碩士校友構成,具有多年數據挖掘領域的研究和應用經驗。《廣告主》雜志就智子云在新一發展階段的策略,對智子云CEO朱建秋博士進行了專訪。
“我們的理念是將復雜的技術和大數據處理能力平民化、普及化,讓技術服務于業務。”朱建秋表示,智子云是一家以算法為核心的大數據營銷公司,為傳統廣告公司拓展新媒體營銷提供技術驅動引擎,簡單地說就是“讓每一家廣告公司擁有自己的DSP”。兩年多的技術研發,智子云掌握了數據挖掘技術在DSP領域應用的方法,于2015年成功推出了四款核心技術產品:個性化推薦引擎Rec-Engine、全網跨屏LBS定向引擎Loc-Engine、人群分析引擎SophonEngine和智能動態出價引擎Delta-Engine。“這些引擎技術獨特,性能優異,讓我們的DSP產品具備了一流的競價效果。”據悉,智子云DSP產品實現了主流RTB廣告交易平臺的全對接,覆蓋近30萬家APP媒體以及數十家主流視頻媒體。流量規模在PC端日均曝光量超120億,移動端日均曝光高達30億次,視頻用戶則日均覆蓋4.5億左右。目前已有數百家各類廣告公司在使用智子云,為其客戶提供大數據精準營銷服務。
在他看來,智子云能夠成功登陸新三板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他們是國內最早從事數據挖掘技術研究的團隊。“數據挖掘技術一直是我們的創新之本,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其次,從企業發展戰略上看,智子云也一直在嘗試技術引領變革的道路,希望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在合適的行業中加入顛覆性的元素,甚至創造出新的模式。
2015年對程序化購買行業而言,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一年,并購不斷上演。朱建秋認為,經歷了三年的發展,DSP市場沉淀出了一批頗具實力的公司,市場格局日趨穩定,各家DSP多少也找到了各自擅長的領域,摸索了一些發展的道路。“這樣的局面首先要歸功于RTB市場流量的持續快速增長,增長不單單是量上的,此外渠道和來源也更趨多元化。”除了傳統的PC端市場外,移動和視頻資源如今也成為了DSP公司的必爭之地。“可以預見2016年,移動端市場將會逐漸蠶食PC端市場,移動化是未來的主流。”純DSP產品間的競爭已經過于同質化,各公司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尋求突破口,例如多家DSP公司開始競相布局DMP、SSP,甚至涉足創意、監測等周邊環節和產品。
盡管整個市場看上去一片大好,但是整個程序化廣告投放市場的蛋糕要做大話,朱建秋認為,仍然需要解決以下兩個問題:首先,廣告主對于主要的網絡媒體投放預算仍然在用舊的方式考慮問題,程序化仍然被認為是補充效果的渠道,或者說是補充覆蓋的渠道;第二,優質的媒體資源仍然沒有開放,他們還沒有完全看清楚程序化對他們的利益點,傳統售賣方式還沒有受到徹底的挑戰。“要克服這兩點,一方面需要不斷提高程序化廣告投放工具的精準度;另一方面還需要在工具的易用性方面下功夫。”
“2016年,智子云將推出全自動化智能DSP。”朱建秋表示,“自動化”和“智能”將是智子云新一代DSP產品的兩大特點。所謂“自動化”,代表這一代產品將實現一鍵操作,免去以往繁復的操作;而“智能”則代表著強大的學習能力,智能DSP可以根據投放結果自動修正投放策略,不斷提高投放精度。朱建秋表示,“該產品將帶領整個DSP行業進入一個嶄新的自動化智能時代。這個產品可以說是我們技術團隊十余年數據挖掘技術的結晶,是‘技術引領變革戰略的體現。大家可以期待一下這個顛覆性的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