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林杰
第一次見到蔡浩宇時,他戴著一個鴨舌帽,交流中語速飛快而邏輯清晰,跟我講著他在做的事,以及這個事情所承載的未來。第二次見面,他已經帶著成立不到半年的三點一刻科技從北京朝陽區的百子灣搬到了小宇宙中心望京,期間融資2000萬元。
蔡浩宇是國內最早涉足DSP領域的人之一,目前數字營銷正當時,DSP模式改變了廣告行業的格局,蔡浩宇要借用它來重構公關業,引領智能公關時代。
公關業的人工智能
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之后,信息傳播的碎片化特征愈加明顯,而且隨著新媒體的蓬勃發展,公關行業的傳播出口在不斷變換刷新。蔡浩宇認為,媒體碎片化的加劇讓新媒體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傳播價值,他們打破傳統廣告、市場和營銷的現有格局,促使行業朝定制化進軍。大量新媒體都是深度垂直且刊例價廉的,只是相對碎片化,用傳統的售賣方法難以發揮價值。這就需要一種更加智能的方式來對新媒體和廣告主需求分析匹配,既不讓媒介價值浪費,也讓廣告主的訴求得到精準傳播,獲得實際效果。
三點一刻要做的是公關界的人工智能。在蔡浩宇看來,所謂的人工智能,是要有自己理解的能力,有較高水平的執行能力,以及有強大的數據庫。當然,也離不開本地化的公關策略。
公關公司傳統的做法是根據自己的資源主動為客戶提供一套五年規劃或十年規劃,與傳統的公關公司相比,三點一刻在銷售中以客戶為導向,而不是以媒介為導向。這就意味著三點一刻需要更加透徹地理解客戶的需求,并且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完成公關策略。蔡浩宇介紹:“客戶需求會匹配到我們的智能平臺上,針對客戶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體量以及目標,根據平臺上的媒介資源做智能匹配,提供一套精準的方案。”
通過業內整合,三點一刻與多家大數據分析平臺進行合作,打造了一個極具前瞻性的SmartPR系統。蔡浩宇相信,這個平臺經過多年的數據積累與智能學習,會將公關傳播做到越來越精準。另外,三點一刻的Freeman平臺不斷挖掘匯集公關界的人群,組建了公關智庫,以更好地執行客戶的傳播需求。目前在該平臺上已經集合了數百位公關從業者,包括策劃、撰稿、創意、活動執行、媒介等多方面的人才,根據客戶所在行業、傳播訴求等,為客戶進行精準的執行匹配,三點一刻要做公關界的Uber。
一同進化,不是顛覆
很多企業在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傳統行業中時,熱衷于用“顛覆”二字來標榜自己的功績,而大部分這樣的形容通常被傳統行業從業者打臉。三點一刻的創新在蔡浩宇看來不能說是顛覆,只能說是進化,或是通往未來的必經之路。“這是一條必經之路,只是在國內我們做得較早一點。很多新興行業的壯大都需要一些前沿的公司站出來帶領整個行業向前探索,現在公關行業需要用人工智能來處理公關事務,我們走在前面,希望這個行業不斷完善成熟。”
目前,三點一刻的客戶以TMT行業的創業公司為主,聚焦在創業公司從天使輪到B+輪這一階段每一個業態的分析,得出不同行業的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的發展規律,這樣的聚焦能讓公關分析更加專業,在內容上的把控能更好的傳播創業公司的優勢。蔡浩宇認為:“這類公司有兩大特征,其一是對營銷有非常大的需求,希望通過營銷來獲得更多的用戶和資本青睞;其二是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投廣告,所以期望通過更低價格來獲得更好的效果。三點一刻除了通過智能平臺幫助客戶精準觸達用戶外,在服務價格上的低門檻也成為其在整個公關行業的優勢。”
在中國,每一個創新項目的發光難免被同行模仿借鑒,不出意外,蔡浩宇在不久就會迎來同行的競爭者,雖然他認為這樣的業態遠沒到相互競爭的地步。蔡浩宇對《廣告主》說,三點一刻想得更遠,做得更快,希望與更多的同行進行多維度的合作,這既是為了讓自己的業務遍布全國,也是為了將市場一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