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峰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電力市場也與時俱進,不斷做出調整,尤其是在地區配網規劃上,做出詳實的調查。本文就某個區域的電網建設與發展狀況,并論述在配網規劃過程中負荷預測對其影響,同時使用數學方法來做出修正,使工作人員制定出合理的配網規劃。
關鍵詞:配電網規劃;電力市場環境;負荷預測
1 負荷預測在工作中起關鍵作用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工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不再有以前那么緊張,但是其作為一種商品,融入市場因素是必然的。電力局作為營銷電力的主要部門,其需要完成3個指標,即網供電量、負荷預測及低谷電量比。而負荷預測又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做好負荷預測可以使電力局以較低的價格購電。所以,負荷預測在電力局整個運營過程中起舉足重輕的作用。
(1)電力系統的生產運行就是以負荷預測為基礎的。工作人員為了做到對發電廠的電力提前預測,就必須估測好發電機組的出力情況。這些都是以負荷預測為基礎的。
(2)電力系統安全經濟也要以負荷預測為基礎。偌大的電網,如果要確保既節約又合理地安排好各發電機組的工作,那么,負荷預測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3)模擬電力市場的運營也要以負荷預測為基礎。負荷預測準確與否關系重大,它不光會影響電能的質量,還會給用戶和電力局造成巨大的損失。但是,準確的預測卻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數,使得預測偏離預定的方向,這就需要預測人員多年的經驗和準確的判斷。
2 干擾負荷預測的因素
2.1 原始數據不準確
在預測下一天的用電量時,前一兩天的數據最為關鍵。那么,我們現在使用的計量系統,本身就存在弊端,其使用調度自動化系統的數據,本身就有誤差。主要原因在于:
(1)調度自動化統計電量主要按照每分鐘的累積為標準,我們所使用的計量系統則是按照每分鐘具體電量的累加。
(2)網供電量在調度自動化系統中也存在誤差。主要是因為地調無法做到絕對地掌握實時潮流情況。
(3)調度自動化自身的缺陷。例如通訊的中斷、設備精確度低等,另外還有就是人工抄電表的誤差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負荷預測的準確性。
2.2 電力市場信息反饋不及時
電力市場預測的主要依據是電力市場信息,如何獲得完整、準確、有效的信息,是負荷預測最關鍵的問題,但是由于電力市場才剛剛開始,所以相關信息還不夠完善。
2.3 無法預測大用戶的用電量
由于大用戶的用電量在整個電量中占據較大比例,所以,電力局通常邀請大用戶加入到負荷預測工作中,即便如此,負荷預測的誤差仍然存在,主要是因為:
(1)負荷預測工作于大用戶沒有實行獎懲制度。負荷預測即使不準確,電力局依然按平價售電給大用戶,而電力局卻要高價從市場買。那么,大用戶對負荷預測的是否準確,完全依靠大用戶的責任心,這就導致預測工作常常失誤。
(2)現在某些大用戶自身也無法預測用電量。電力局要想真正做到預測電量,那就要對電價實行改革,把電價和大用戶的利益聯系在一起。讓電價也隨著市場關系的變化而變化,只有這樣才能準確預測負荷。
2.4 氣象因素的干擾
我國當前經濟不景氣,導致工業用電量下降,生活用電量增加。而天氣對負荷預測的影響,主要是在降溫負荷和取暖負荷的情況下。因為我國天氣預報的水平有限,所以天氣預報的準確率也只能達到百分之八十,并且要在當日的十六小時后才能預測出第二天的天氣狀況,而負荷預測則要在當日的十一小時后預測第二天的用電量。因此,這種情況往往會造成誤差。
3 電力市場環境下的負荷預測的操作過程
3.1 積極收集電力市場信息
依據經驗,工作人員只要能夠積極地開展市場調查,并收集有效信息,就能夠找出關于負荷預測的規律,為負荷預測提供幫助。
3.2 選取有效數據進行預測
進行預測負荷離不開數據的使用和整理,但是在使用相關的數據之前,務必要對以前的數據做詳細的分析和調查,一定要保證這些數據的真實、有效。在運用這些數據的同時,還要對這些數據做出具體的分析,以此得出電力負荷的變化規律。
3.3 選取合適的預測模型及方法
選取合適的預測模型,主要是指預測模型可以體現現在負荷和以前負荷及干擾三者的關系,同時滿足一定指標。所以,以上模型只和系統的歷史數據及干擾信息有關系。我們考慮到負荷波動的時變性,預測模型要及時維護,一般使用帶自適應性的模型或者使用遞推算法的模型。另外,在選用建模數據長度上,要想能夠完整體現負荷變化的周期性,必須確保數據長度是七天的倍數。在模型辨識與參數估計中,為了達到模型結構簡單的目的,模型對數據的非平穩變化容易適應,可將日負荷預測改變成用一組數學模型表示,而這些模型精度較高,速度也快。考慮節假日負荷的不同,我們可以把預測模型分成正常日和節假日預測模型。在如何選取預測模型時,第一考慮的是精度,第二考慮的是預測方法的理論成熟與否,第三考慮的是實踐經驗豐富與否。總而言之,時間序列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對能夠預見的突變負荷,實際預測要允許負荷預測專責依據電力市場信息與自身經驗對自動預測結果進行人工修正,以此提高精度。
3.4 把預測負荷與實際負荷進行對比,以此來改進預測模式
如何改進負荷預測模型,唯一的方法就是把預測值與實際值放在一起,進行詳細的對比,并認真分析造成誤差的原因,從而實現校正預測模式的目的。
4 結束語
近些年來,由于經濟的發展,電力市場環境的改善,以及最新節約用電技術的發明,再加上老百姓用電方式的改變,諸多因素的綜合,從而使得用電高峰期出現的頻率減少,保證了電網運行的平安。隨著電力市場改革的推行,以前的負荷預測的誤差逐漸加大,以至于開始影響整個區域的配網規劃。所以,電力局必須聯合電力市場及用戶的用電情況來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得到相對符合實際情況的計算結果和規劃方案。
參考文獻
[1]李峰,曹晏寧,鄭日紅.電力市場環境下的負荷預測分析與展望[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23):90.
(作者單位: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南和縣供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