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紅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短距離無線技術在多功能位移測量中也得到了很大發展。結合容柵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再加上具有高靈敏度的射頻芯片,以及STM8L101F3單片機,就可以設計出位移測量系統,其功能多樣化,可以進行最小數、最大數跟蹤,還可以保持示值,對數值進行清零。下面就對其進行分析,希望給有關人士一些借鑒。
關鍵詞:短距離;無線技術;位移測量
在現代技術的發展中,集群控制、自動化控制是發展的核心目標,除此之外,最好可以做好低功耗測量,不需要人來值守等。和傳統測量方式對比,短距離無線通信不僅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而且安全性、可靠性都很好,基本不會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人工安裝簡單,工作效率高,近些年其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大,在以后必定是測量系統的主流。
1 對系統內部的測量原理研究
這種測量原理由平板容量理論發展而來,經過多年發展,該系統已經逐漸成熟,先分析容柵傳感器的整體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定柵板和動柵板,其中定柵板中包含反射極,其是進行信息的反射,而動柵板包括接收極和發射極,主要進行信息的接收和發射。另一方面,還包括接收極和反射極,二者之間都能形成平板電容器,在操作中給予激勵信號,反射極就會把該信號反射到接收極中,而數據得到處理后,還會進行其他方向的傳輸,該系統工作效率比較高,可以說是短距離無線技術的核心內容。除此之外,位移和相位之間的變化還遵循一個函數關系,θ(x)= arctan[(1-2x/w)/(1+2)],其中x是位移量,w表示小發射極的寬度,如果位移量發生1個w寬度的變化時,在接收極一方,就會產生45?的相位差。
2 系統方案設計
該系統主要可以分成3個部分,測量終端部分、接收機部分和主控機部分,除此之外,在近端終端還能作為遠端終端的數據中轉使用,對于主控機方面,其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控制網絡通信,當采集到數據和節點后,要及時進行存儲和應用,在這里PC是主控機,利用總線進行通信,芯片和RS標準電平不匹配,因此要使用芯片進行電平的轉換操作。對于接收機方面,無線系統在工作中會受到外部干擾、空間布局影響,致使終端節點不能直接和主控機進行通信,進而只能利用接收機作為中轉站。接收機有很強的處理能力,進行通信時,使用總線和主機就可以達到目的。對節點進行分析時,其就是一個無線數據接收和發射器,當接到上位機命令后,可以及時作出反應,在工作中要對現場數據進行采集,同時也要進行相關數據的處理。該系統可以對網絡進行自己管理、自己組織,但是該網絡一定要有統一的時鐘系統,進而讓工作有條不紊。通常會把整個網絡分成5個時間段,廣播信號時間段、加入和退出網絡時間段、網絡同步時間段、點到點的數據交換時間段、網絡數據交換申請時間段。
3 科學對系統硬件的分析
3.1 分析信號處理技術
容柵一共有4根傳感器信號線,串行數據線(DATA)、時鐘線(CK)、地線(0V)、電源線(1.5V),通過控制信號線電平的高低,就可以讓傳感器達到不同的功能,例如對最小值的跟蹤、對最大值的跟蹤、對數據進行記錄和清零等。
3.2 無線模塊
使用A7102作為無線模塊,其可以應用在單片射頻集成電路中,工作速率最高能達到160Kb/s,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內部還設置了硬件和地址碼控制,工作電壓在2.2~3.6V之間,耗能很低,在必要時可以進入休眠狀態。對模式進行切換時,操作時間不會大于228μs,進行數據的接收和發送可以達到64字節,最大功率為+15dbm,在發射距離方面的優勢明顯。
3.3 硬件抗干擾
該系統在工業現場經常被使用,經常會遇到電磁干擾,經過技術人員的反復研究,發現應用光耦技術可以有效隔離電磁的干擾,讓系統中的傳感器和單片機分開,提高設備運行的抗干擾能力。
4 系統軟件
4.1 數據采集
每間隔250ms就會發送一次數據,數據在時鐘上升沿才會有效,否則都屬于無效數據。在數據采集系統中,設置了24位的二進制數據,然后合理地分成六組,每組數據間隔都一致,數據是由低位到高位排列的。對于前五組數據而言,其單位都一樣,而在第六組數據中,還會涉及到公英制位和符號位。還要注意一點,零位的0表示正數,而1用來表示負數。
4.2 分析模塊控制技術
業內人士清楚,無線模塊共有兩種工作模式:FIFO模式和 Direct模式,利用寄存器中FMS可以進行設置,當設置為1時是 FIFO mode,當設置0時是Direct mode,通常會使用FIFO mode。在該模式下,射頻芯片可以自動對CRC 校驗碼和字頭進行處理,進行數據接收時,還可以自動去掉字頭和校驗碼。
5 系統主程序設計
系統主程序設計中,主要包含A7102軟件復位程序、數據收發程序、主程序、SPI寫操作程序、時鐘初始化子程序、SPI讀操作程序以及子程序,除此之外,還包括初始化子程序,其他功能子程序等,這些設備在工作中,對信息傳遞有很好的實時性,因該技術和其他信息傳輸技術相比,還是比較現進的。
6 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得知,該系統軟件運行穩定,容柵傳感器能很好地完成其基本功能,和傳統通信方式對比,解決了野外測量的困難,降低了布線成本,在以后發展中使用范圍會更廣。
參考文獻
[1]李孝超,嚴高師.基于短距離無線技術的多功能位移測量系統[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2,(1):43-45.
[2]朱嶸濤,徐愛鈞,陳超.基于ZigBee的無線位移測量系統的設計[J].石油儀器,2011,25(2):1-3.
[3]李艷芳,楊松,徐欣歌,等.基于像素差值的非接觸位移測量技術研究[J].機電技術,2011,34(3):21-23.
(作者單位:桂林市晶瑞傳感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