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宇
摘 要:在新形勢、新階段、新時期中,我國航天企業進入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該文從航天企業自主創新的內涵和特點著手,通過分析航天企業當前在自主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航天企業需要在夯實技術創新基礎、建設包容性創新體系和拓展創新實施路徑等方面積極作為,切實構建航天產業的自主創新體系,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而推動企業持續快速發展。
關鍵詞:航天 自主創新 體系 構建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7(a)-0128-02
航天工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縱觀國內外科技發展史,眾多高精尖技術無不來源于航天產業,航天產業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形勢、新階段、新時期下,環境的變化對航天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航天產業應該抓住時代的機遇,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設,努力加強基礎技術創新,強化底層技術儲備,探索管理體制創新,逐步構建完整的技術創新體系,切實為航天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1 航天企業自主創新特點
1.1 自主創新的內涵
自主創新是依靠自身的力量進行創新,自主創新是多種能力復合作用的結果,在構建過程中可以提高創新主體對資源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實現創新主體資源載體性和外部環境性的結合,形成創新產品和創新的市場品牌。航天企業在自主創新中需要從研究開發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價值實現管理能力和自主創新環境等方面形成結合,構建全新的創新體系。在創新構成體系構建的過程中主要從生產制造能力、價值實現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創新環境細化能力等方面進行優化,促進在生產研發、市場開拓和管理創新等方面的不斷優化。
1.2 自主創新的特點
航天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為了滿足國防和航天需要,在整合和運用各種內外部資源情況下,實現自主創新的全新目標體系。航天企業在創新過程中具有系統性,即創新過程是多個創新要素結合所形成的過程,存在眾多創新要素的相互結合,這些作用是一種非線性作用,將在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構成方面發揮整體作用。航天企業創新具有開放性,也就是在創新過程中需要吸收外界的能力要素,形成在企業內部能力結構方面的構建,同時可以形成企業自身創新能力的構建。在航天企業創新中自主創新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在企業內部進行創新也是一個需要逐步積累的過程。在航天企業創新中需要形成動態性的上升過程,通過創新達到企業的培養和提高,從而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
2 我國航天企業自主創新存在的問題
2.1 創新基礎薄弱
我國國防工業改革開始于20世紀末期,我國軍工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在基礎工藝和基礎技術等方面還存在很大不足,在進行技術改革時多數是依靠財政支持,在航天工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的技術基礎仍較為薄弱,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還有待加強,這也使得航天工業在氣動、強度、材料、制造、計量和信息化等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比如從航天發動機的功能和性能等方面可以看到我國在相關技術領域的技術成熟度及產品成熟度方面還需要提升,同時在構建基礎研究平臺等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
2.2 過于重視模仿
我國航天工業十分注重產品的引進與模仿,但在創新方面存在明顯短板,這就造成了企業在科研及自主創新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在一些需具備自主知識產權,以及成熟技術的產品方面存在明顯不足。我國在自主知識產權性技術供給和儲備方面較為薄弱。從我國航天產業發展看,我國航天工業對引進技術裝備的依賴性比較大,比如在測試技術等方面沒有能夠跟上全新的武器裝備的研制。我國航天工業自主創新不足,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和體制等方面沒有能夠形成有效的建設,目前仍有不少科研機構及企事業單位在隊伍建設及體制機制建設中存在較大問題,不能適應自主創新的要求,這在科技創新激勵制度、資源保障和協同等方面的機制構建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2.3 創新運作偏差
航天企業在進行商業開發以及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其資金方面存在短缺及管控難的問題,尤其是軍工企業在裝備采購及管理時,資金及時有效地保證存在一定的困難。從科研院所角度來說主要是為了承擔任務,在應用研發和創新經費等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將資金應用于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設和提升。在進行自主創新過程中沒有能夠形成全面的合作機制,同時在不斷引入先進國外技術和進行人才隊伍建設時,還不能有效做到自身技術的原生創新及創新人才的全方位培養。
3 航天企業自主創新體系的構建
航天企業是我國軍工企業中的重要力量,航天企業肩負著航天技術開發與航天產品研制的重要使命,同時還在復雜的武器系統的研制方面承擔著艱巨的任務,但是因具有軍工企業的屬性,其在進行基礎性管理和研究以及經費使用和運作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發展要求,因此只有有效形成創新的管理模式,構建完整的自主創新體系,才能推動航天產業在新形勢、新時期下快速發展。
3.1 夯實技術創新基礎
航天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時,需要切實遵循自主創新這條準則,要從目前航天企業基礎研發方面的薄弱環節入手,還要同步關注并緊跟國際頂尖技術的發展狀況。在進行自主創新技術研發時,“情報先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科技人員在技術、產品研發前要進行細致的信息檢索,全面查詢相關技術及產品信息,充分掌握信息資源,充分利用先前基礎,要在有效積累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同時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應避免重復研究以及重復開發等現象的發生。
3.2 建設包容性創新體系
在進行自主創新時,一方面要深化技術的創新,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各種資本的應用,從而形成技術渠道與資本渠道的有效結合。通過多元資本渠道的構建,有效形成資金的積累,從而為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及模式創新等綜合創新體系提供堅實的資本保障。同時,要以市場為切實目標,在注重軍品市場的同時也要瞄準民用市場,尋找合適的切入點,切實做到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前提,從而帶動技術及產品體系的創新。
3.3 拓展創新實施路徑
在創新實施中要充分應用現代管理學的各種理念,充分運用現代管理學中如平衡積分卡和EVA等各種先進的管理工具和概念,同時在航天企業運營管理中,要本著“向內挖潛,向外延伸”的原則,充分發揮創新的作用,切實做到利用知識創造價值。考慮到我國軍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封閉性,在實施創新的過程中可以先從自身產品的精益求精與密切跟蹤國內外高新技術等方面同步著手,促進自身與外部的融合發展。
4 結語
航天產業在國家經濟轉型與科技發展中將起到重大的牽引和推動作用,航天產業的發展在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還要注重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而構建完整的創新體系則是提高自身核心競爭能力,保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航天企業需要在夯實技術創新基礎,建設包容性創新體系和拓展創新實施路徑等方面積極作為,切實構建航天產業的自主創新體系,并通過不斷創新持續推動我國航天產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史寶康,郭斌.科技創新型企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0(5):70-76.
[2] 王培雷,張曦.實施知識管理體系促進航天企業自主創新 [J].航天工業管理,2010(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