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士杰
我的家鄉河南,盛產面食,尤其著名的是河南三大小吃之一的河南燴面。
面是用寬面,下在骨髓煮的湯里,因為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的,所以也叫白湯。輔料有鵪鶉蛋、香菜、海帶絲、羊肉和黑木耳等。上桌時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再外加辣椒油、糖蒜等小菜,面可分為湯面和撈面兩種,看起來也使人味口大開。面一層層地鋪在碗里,白白嫩嫩的。再往碗里倒些綠油油的香菜,兩邊各放一個鵪鶉蛋,再隨意放置各種配料。
我細細地嚼了一下,面筋筋的,喝起湯來熱乎乎的,香濃可口。吃著里面的配菜也顯得有滋有味。喜歡吃辣,也可以撒些辣椒粉,味道也會變得更特別,更有味。這個時候,總會讓我想到我的姥姥,因為我小時候,最喜歡吃她做的面了。
河南燴面也有驅寒御寒的功效,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它起源于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患難于一農院,院內有一對母子,心地善良,便為他做了一碗面。唐太宗繼位后也想著那碗面,便去尋找那母子并向老人拜師學藝。從此便有了麒麟面,但因材料缺乏,便用羊肉替代。羊肉燴面就此長盛不衰。
河南燴面湯鮮香美味,面筋韌而有彈性,是一道著名的小吃。遠在他鄉的我每當我在外吃著燴面的時候,都會想起我的家鄉——河南。
指導老師:沈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