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偉
摘 要:外墻滲漏是現今大多數項目中存在的不易解決的工程質量問題,它給人們居住環境的美觀及居住的品質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若未及時治理,甚至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安全隱患,給施工增加工程成本,是現今房屋建筑工程中予以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施工技術 滲漏 外墻
中圖分類號:TU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c)-0049-02
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是個難以規避的問題,已經成為工程質量的通病,這些滲漏問題,不僅對建筑物本身質量有影響,還會嚴重影響房屋建筑的美觀和使用功能?,F就外墻滲漏的具體問題做以下簡單闡述,并淺談滲漏原因,提出處理方法。
1 滲漏原因
砌筑過程中磚層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小于80%時,豎向灰縫無砂漿填充,形成了通縫給雨水的滲漏提供了便利??蚣芙Y構時砌筑內墻置頂施工過程中未經停歇,導致墻體長久受壓變形,造成整體下沉,使墻與結構間形成間隙。
2 檢查及處理措施
2.1 對外墻砌筑的檢查及處理措施
外墻砌筑時應避免砌筑失誤造成的墻體開裂,抹灰不均勻,灰縫大小不一,墻體與梁柱交接面,應留好砌筑接口,清理表面殘留砂漿及雜物,磚砌材料應保持濕潤,砌筑墻體時不可連續施工,應分多次砌完,控制好施工間隔時間,防止砂漿回縮,使墻體沉降均勻。除此還應重視墻體平整度,給抹灰制造良好的作業面,控制抹灰面厚度。
2.2 外墻抹灰前孔洞檢查及處理措施
抹灰前應檢查砌體預留的孔,封堵砌體上的廢棄孔洞,不平整處用抗裂砂漿找平。個別過厚部位應分層找平,布設鋼筋網片,粘耐堿玻璃布等再抹灰,另對施工中大型機械設備(腳手架、施工電梯、塔吊等)固定支架在外墻留下的設備洞口應處理干凈。混凝土剪力墻上的螺桿孔應清理干凈,用膨脹水泥砂漿填充,再用聚合物防水漿封口,再在外墻螺栓孔處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并封堵嚴密。若部分外墻局部出現少量漲模、蜂窩、麻面的現象,可參考如下方法對混凝土表面進行修補:(1)剔除凸出的混凝土墻的部分,清掃表面并清洗基層,然后用素水泥砂漿找平,灑水養護14天。(2)遇到蜂窩、麻面時,將其混凝土表面上雜物鑿除,清理表面,沖洗墻面。保持待修補基面的干凈及濕潤,然后用素的水砂漿找平,最后根據實際情況養護14天,期間做好灑水工作。
2.3 找平層的檢查及處理措施
水泥砂漿找平層抹灰前應注意砌體表面的潮濕度,將砌體部分與混凝土部分交接處的外墻面在抹灰前要用鋼絲網片覆蓋并加以固定并保持砌體表面有充足的濕潤度,以抵抗因不同材料的膨脹度所引起的砌體開裂。對混凝土墻面殘留的雜物如生活垃圾、裸露的鋼筋、拆模后的碎屑等一切雜物要清理干凈,以便水泥砂漿找平層與基層的緊密粘結,防止再次出現空鼓、開裂現象。
水泥砂漿找平層應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混合配比攪拌,不可隨意改變配比度,嚴格控制水灰比,防止過度摻水。對抹灰砂漿應分層抹灰,高層、超高層等高層建筑物常常遇到外墻抹灰薄厚不勻的情況,這就要重視分層抹灰這項施工步驟,每層抹灰厚度不應超過2 cm,若遇到必須超過此標準施工時,可在分層處布設鋼絲網。抹灰砂漿可用聚合物防水砂漿。
2.4 外墻面鑲貼的檢查及處理措施
外墻面鑲貼面磚前應先檢查抹灰面有無空鼓返砂、脫粉的情況,面磚有無翹邊、開裂,檢查合格后用素水砂泥漿摻108膠在找平層上滿刷并進行拉毛處理。粘貼面磚前,檢查面磚質量應符合要求,無凹凸掉角等現象后,將面磚在清水中浸泡2 h,然后取出陰干。使用時達到外干內濕,待中層抹灰終凝后,方可進行粘結,鑲磚時可在面磚背面涂摻108膠的薄素水泥漿,然后壓緊敲實,敲實過程可使窄縫充分填充;面磚粘結完工后,認真清理面磚縫內的殘余砂漿,噴水濕潤后,用1∶1水泥砂漿勾縫。勾縫砂漿要填充密實,不留空隙;分割條用密封膠填充。分格伸縮縫應清理干凈并在拆除外腳手架前填入密封膠,抹平壓實膠面。
2.5 鋁合金或塑鋼窗框與墻體連結情況檢查及處理措施
在進行窗安裝前需安裝附框,要對每個外窗口進行垂線,從頂層至首層垂通線,在窗臺彈中心線,避免上下口偏移超出允許偏差,同層內窗口還應彈出水平線即一面線,用來控制窗安裝高度。安裝時必須嚴格按照控制線施工,附框就位后應先用木楔做臨時固定,最后用固定件進行固定,隨著固定隨著檢查附框安裝位置。待固定完成后,確保固定牢固、安裝位置在允許偏差范圍內,再將木楔拆除,保證水平及垂直位置不偏移。附框安裝完成后,外窗口先進行抹灰處理,抹灰時在外窗口上需做鷹嘴或滴水線。窗下口預留保溫層抹灰厚度,另外窗臺坡度應由保溫層找出,最后用密封膠對窗框周邊進行填縫。窗框與墻體間的縫隙應予以重視,若縫隙過小,將無法完全填滿材料;若間隙過大,填充不充分,導致縫隙的出現形成滲水后患。
2.6 屋面檢查及處理措施
屋面與外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屋面設計與現場施工的配合才能將防水控制到最佳程度?!段菝婀こ碳夹g規范》及《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02明確要求“應做好一頭(防水層的收頭),二縫(變形縫、分格縫),三口(落水口、出入口、檐口)和四根(女兒墻根、設備根、管道根、煙囪根)等泛水部位的細部構造處理”。對于解決屋面滲漏水問題,從設計上,要求設計人員對這些部位強化處理,詳細出圖。充分考慮結構變形、溫差變形、干縮變形、振動、沉降等影響。施工前應制定屋面防水施工方案,對施工人員進行詳細交底,禁止在惡劣天氣的情況下施工,禁止將已廢棄的砂漿與新砂漿攪拌后再次使用,部分施工部位可增加玻璃纖維網,來提高尺寸的穩定性,降低收縮率減少彎曲變形。施工24小時內,禁止穿高跟鞋或釘鞋進入屋面施工區域。已完成防水層施工但沒有做保護層之前,不得有利器或尖銳施工工具擱置在防水層上,以免破壞防水層,使施工員熟悉所有操作過程,以確保節點防水的可靠性。
3 結語
日新月異的變遷帶動著人們對城市發展建設的美好期望,城市迅速發展,帶動著建筑業的蓬勃發展。隨著材料級施工工藝的更新變革,對建筑施工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該文所述,滲漏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任何施工步驟出現紕漏都可能造成外墻滲漏的產生。滲漏是質量通病,但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只有嚴格按照規范、規定執行,不忽視任何防水施工工序,并努力嘗試先進、科學的施工工藝及新型防水材料,使滲漏得到有效控制,這一困擾著建筑界的質量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參考文獻
[1] DBJ15-1997,建筑防水工程技術規程[S].
[2] GB50207-2002,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