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文
摘 要:2015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該文在解讀新足球改革方案的過程中,分析其在未來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困境,并針對其困境進行探討,旨在于能更好地將方案實施,推動中國足球事業的前進,加強體育文化、經濟和國民體質健康三者的結合發展。
關鍵詞:足改 足球 困境分析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c)-0133-02
足球是一項深受全世界人民喜愛的運動,在全世界范圍和整個體育界都具有廣泛的影響。中國從1951年開始發展足球,經過4次重大改革之后,1955年成立了中國足球協會,開始全國甲級乙級聯賽,幾年下來,國家足球隊水平有了一定提高;1964—1979年間,規劃了足球重點發展地區和發起了開展校園足球的號召,1992年的紅山口會議正式開啟了中國足球的職業化,20余年來,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據不完全統計,足球(現場觀看、電視直播)觀眾增多,賽事贊助商大量投入; 2002年中國男足首次打入世界杯決賽圈,中國女足取得世界杯、奧運會雙料亞軍的驕傲。即便這幾次重大改革一度曾給中國足球帶來活力,但由于發展的時間比較短,缺乏對足球的價值和規律認識,急功近利的思想行為較嚴重,組織管理體制不夠完善,人才匱乏等方面的原因,導致足球發展的社會基礎薄弱,行業風氣和競賽秩序混亂,中國足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遇到了瓶頸,進而停滯不前、運動成績持續下滑。
1 新足改方案的解讀
方案共有50條改革措施,其中明確提出要成功申辦世界杯,男足打進世界杯決賽圈的長遠目標,一改以往急功近利的做法,從而遵循足球發展規律而進行的長期規劃;中國足協和體育總局進行脫鉤,并不再設行政級別,真正地實現管辦分離,使足協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加大足球場地資金投入,新建兩個國家足球隊的訓練基地,只供國足備戰,爭取獲得佳績。職業聯賽方面,建立理事會與公檢法合作一起反假球,俱樂部也相應增加自主權,三方聯合全面遏制聯賽假球賭黑現象;開始發行中國足球聯賽彩票,進一步增強中超聯賽的關注度,學習歐洲五大聯賽(英超、法甲、德甲、意甲、西甲)的先進理念和文化,使中超的俱樂部向職業化發展,進而打造百年俱樂部和保障中小型俱樂部和球員利益,維持聯賽的正常趨勢發展。
2 方案實施的困境分析
2.1 足協與足管中心的體制阻礙
一直以來,足協和足管中心都是一體化,一切的決策和事件處理都是由足管中心領導,現在新足改方案要兩者進行分離,而我們在為“官辦分離”的改革而拍掌叫好時,卻忽略了一點,整個中國體育屆還是處于傳統的體制中,在這種沒有任何政治、經濟、社會體制改革的前提下,足改的前景不難讓人產生質疑。其次,方案中提出改革后的足協要有體育總局的代表,并接受黨的領導,由體育總局派駐黨委,直白地說就是中國足協的上層領導人員不動,決策部門也不變,變的也僅僅是中下層的工作人員,這樣的改革較改革之前有何不同?而且當足協不再具有行政級別后,在未來的道路上,如何保證其與各級政府的交流以及支持,足協又怎么樣保證聯賽的正常開展,保障各個俱樂部、教練、球員的根本權利,顯然,只有能保障這些,足球才能健康發展。
2.2 改革的變異走向
2.2.1 學校
學校是一個特殊的場所,聚集了不同種類的人,教予他們各自需要的技能,這些種類的人相互接觸融合,進而鍛煉一個人最基本的社會能力。在我國,一大部分的學校大多時間是以規模大小、升學率高低比水平,教師論文數量、項目多少論英雄,學生以考試分數、考試名次比高低在發展。近10年,學生體質的下降趨勢引起了國務院的重視,頒布積極發展學校體育,在校園足球改革政策的支持下,大部分地方和學校積極地響應,紛紛開展校園足球教學,并呈現出良好的勢頭,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不好的苗頭也會嶄露頭角,他們是否會急功近利,將足球編入重點課程改革中,納入中考體育考試中,又或者以足球特長招生或者加分,招取優秀的足球苗子,形成一種”抓比賽、抓成績、拔尖子”的惡性現象,將“校園足球”變成個人的“政績足球”,最終影響校園體育運動的發展和教育制度的發展。
2.2.2 家長
家長主要以孩子發展前途為重心,時時刻刻跟隨著地方教育政策的變化,在重點學校以各種足球特招或者加分政策的誘惑下,不斷地花錢送孩子參加各種足球培訓班等,不出所料,足球也會變成另一個“奧數”,給孩子繁重的日常課程中又增加了一項艱巨的任務,家長作為監護人,并沒有為孩子做長遠的規劃發展,只是單純地追逐眼前的小利益,不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
2.2.3 學生
青少年學生是人體發育迅猛、心理變化急劇的時期,也是性萌發并趨向于成熟的時期處在身心復雜的交替期,在此過程中,一直是屬于服從者的角色,由于缺乏主觀思想,時刻得聽從學校和家長安排,并無太多自主選擇權。而家長和學校都往往忽略學生的愛好,不排除有些孩子會喜歡其他的體育類項目,在校園足球的沖擊下,顯然其他運動項目的教學會大大減少,甚至減少到沒有,這會使學生失去多方面的特長化發展,也不利于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發展。
2.3 實施中的實際問題
2.3.1 教育體制
現有的教育體制造就任何改革都會朝著與分數掛鉤的方向發展,近幾年,在各地的中考里,各種名目加分屢見不鮮,在這種體制下,校園足球的發展前景讓人堪憂,對中國足球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要大力發展校園文化,教育體制必須得做出改變,首先,要遵循規律,循序漸進,不能拔苗助長;其次,要科學正確的評價校園足球;并且要多傾聽學生的心聲;最后,還是要遏制以校園足球為政績成為領導人。
2.3.2 社會化
在建設足夠多的標準足球場的前提下,不斷地擴大足球人口的規模,推動足球運動普及。然而,在如今土地資源異常緊缺的情況下,政府部門尋找一個建設足球場的場地也是一個非常現實問題,而且當花巨額建成一個足球場后,是否免費開放,若收費,收費的標準、管理部門的確立必將存在著爭議,若是在無條件開放的情況,那足球場的管理和維護義務又是由誰來執行,又或者會出現場地被私人長久占用的現象。
2.3.3 職業化
不僅僅是簡單的商業化,真正的職業化包括專業化的隊伍建設、制度化的規章建設和責任化的權益明晰。但在這其中,最簡單且最有成效的卻是商業化,這也是中國足球在20年來職業化中始終停留的階段。商業化被無限放大了,成為職業化的唯一標準,也被視為職業化的絕佳福利,伴隨而來的是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態,這將中國足球帶入了一個徹底墮落的深淵。
3 結語
新足改方案能否給中國足球帶來不一樣的春天?這一個值得讓我們思考的問題,相信在實施的過程之中,會遇上大大小小的問題,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得知答案,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 本報記者.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N].人民日報,2015-03-16(6).
[2] 孫科.中國足球改革詮釋——對《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思考[J].體育與科學,2015(3):16-19,24.
[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5(9):41-47.
[4] 李德貴,張睿.校園足球在中小學發展現狀的研究與思考[J].科技資訊,2015(22):239-240.
[5] 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J]. 體育教學,201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