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琦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4.095
摘 要:學前雙語教育在我國已經普及,但因為缺乏科學的理論基礎,幼兒教師和家長對如何正確引導學前兒童進行雙語學習活動非常困難。因此,人們對雙語教育的理解有著不同的看法,為了讓人們更好地理解學前雙語教育,該文調查研究了學前雙語教育的現狀,總結出學前雙語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將幼兒語言、美術、游戲、音樂、手工等活動中與雙語課程相結合的創新課程模式,給學前兒童創造一個雙語學習環境,使幼兒在快樂的環境中逐漸得到第二語言方面的熏陶,更好地掌握母語及第二語言。
關鍵詞:學前雙語教育 雙語課程 第二語言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b)-0095-02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雙語教育成為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我國大部分幼兒園己經開始雙語教育。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敏感時期,在此階段,幼兒可以無需通過課堂學習而自然地掌握某種語言進行交流,許多語言學家認為:第二語言的學習是自然的學習過程。然后,我國學前雙語教育的理論研究遠遠落后于實踐的需要,致使相當一部分人將幼兒雙語教育等同于教幼兒學習一門外語。事實上,幼兒雙語教育是在同一教育機構中,幼兒同時學習和使用兩種語言。目前,我國在幼兒第二語言習得方面的文章較少,研究仍處于初步階段。
1 學前雙語教育現狀
盡管“學前雙語教育”在各大城市的幼兒園已經得到了普及,但在雙語教育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第一,許多幼兒園教師畢業于幼兒師范學校,英語水平較低,對雙語課程的設置并不了解;雖然有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招聘了一些高等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但在雙語教學中,缺乏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因此學前雙語教育的現狀是懂英語的不懂學前教育,懂學前教育的不懂英語。第二,學前雙語教師缺乏雙語教育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我國大部分的師范院校對“學前雙語教育”專業課程的開設較晚,學生對理論知識和技能掌握較少,同時缺乏豐富的教學經驗,因此導致當前雙語師資隊伍嚴重匱乏。
2 學前雙語課程現狀
2.1 對雙語教育理解的偏差
我國學前雙語教育的理論研究遠遠落后于實踐的需要,相當一部分人將幼兒雙語教育等同于教幼兒學習一門外語。單方面地側重講授英語知識、講單詞和練句型,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幼兒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不僅加重了幼兒的學習負擔、使幼兒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更不能將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學前雙語教育應該采用自然習得的原則,依據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語言學習規律,創設一種輕松、快樂的雙語學習氛圍,培養幼兒對第二語言的興趣,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學前雙語教材和課程選擇無序
目前學前雙語教材繁雜,每種教材都有自己的理論和教學模式,例如有些教材需要長時間的“浸泡”才能完成。有些教材配有教師用書和兒童用書,有的安排了游戲活動等,這種繁多而缺乏權威性的標準,使許多幼兒園感到困惑,因此出現了盲目跟風的現象。
2.3 合格雙語師資嚴重匱乏
目前幼兒園的雙語師資都存在明顯的匱乏,該園的教師大部分是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大部分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英語教育,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外聘和外籍教師語音比較規范,英語基礎扎實,但他們普遍不了解學前兒童教育的規律和特點,而是把英語當作一門學科來教,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兒童學習適宜程度的把握上存在著明顯的不當。雙語教師應該了解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和特點,能夠根據兒童發展狀況制定教育計劃、促進兒童素質的全面發展;同時,能夠運用規范的語音進行正確示范、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習俗和傳統等。
3 學前雙語課程的創新改革
3.1 加強雙語師資培訓
在學前教育中,通過各種形式,培養一支穩定合格的熱愛幼教事業的教師隊伍。對培養學前教育的高、中等師范院校,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結構,將學前雙語教育設置為獨立的專業;在培訓內容上要重視應用性的內容,強化英語口語訓練、語音和語調的訓練。
3.2 創設良好的雙語學習環境
雙語環境是幼兒學習雙語的關鍵,兒童的語言習得需要不斷地聽、說、讀等多種信息的刺激。幼兒園應該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制定課程模式和教學模式,鼓勵幼兒通過探究式、任務驅動式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將雙語滲透于日常生活中。要盡可能地為幼兒創造一個完全開放的雙語環境中,訓練幼兒用雙語交談、用雙語思考。例如將傳統手工制作與雙語課程相結合,更有助于幼兒的雙語學習。第一,手工制作穿插雙語教學可以練習幼兒的手、腦協調能力,符合這個階段幼兒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讓幼兒在沒有負擔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英語;第二,中國傳統手工藝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是世界的,需要傳承和發揚,幼兒在學習的同時既可以傳承又可以傳播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家庭也是促進幼兒學好第二語言的關鍵,家長應該多與幼兒接觸、通過不同的方式為幼兒創設學習第二語言的情景;在玩中自然滲透英語的學習內容;通過日常生活不斷地溝通,有助于幼兒潛移默化地自然習得第二語言。
3.3 科學地設置課程和選用教材
學前雙語課程既是一種整合性的課程又是一種活動性的課程。雙語教育要滲透到每天的各項活動中,如游戲、表演、音樂等環節中。按照兒童習得語言的規律可以采用完全浸沒式課程;雙語課程既要有利于幼兒對母語和第二語言的學習和掌握,又要促進幼兒的認知、情交際等方面發展。
在雙語教材的選擇上,教育研究部門要加強對各類教材的分析研究和評價,幫助幼兒園把握教材的特點和適宜對象,減少盲目跟風現象。同時,對優秀的教材要大力推廣,要根據該園的基礎條件、師資等相關因素,選用適合的教材。最后,要重視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可拓展性。如果教材既有完整的體系,又能提供多樣化的擴展空間,這樣的教材就極具選擇和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嚴曉芳.學前兒童英語啟蒙教育的誤區[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4):132-135.
[2] 趙寄石.學前教育論稿[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570-576.
[3] 宋艷紅.如何抓好學前兒童的雙語教育[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3(28):41.
[4] 張婷.論學前兒童的雙語教育[J].濟南大學學報,20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