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 陳官濱 張明亮 劉長發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4.130
摘 要:環境領域對地理信息系統(GIS)及軟件應用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該校環境科學專業碩士點開設了《GIS程序設計及軟件應用》課程。而案例教學被認為是代表未來教育方向的一種成功教育方法,適用于實踐性強的課程。因此,該文探討了將案例教學方法引入該課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以期在課程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學生GIS系統設計及軟件應用能力。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 案例教學 課程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b)-0130-02
隨著計算機科學的高速發展,地理信息系統(GIS)展現了超凡的學科融合能力,應用的深度和廣度迅速提升。到目前為止,GIS已經應用在國土、測繪、氣象、地震、林業、軍事、水利、環境、交通、環保等領域。在這種高速發展形勢下,全社會對GIS應用軟件的數量和質量需求都在不斷提升,使得對了解和掌握GIS的人才需求也迅速增加[1]。
該校環境科學學科于2006年獲得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從2007年起開始正式招生,環境科學作為二級學科隸屬于一級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該學科以環境科學與海洋科學綜合性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為主體,擁有環境化學與生物學、環境資源與環境分析和環境規劃與管理3個研究方向。而《GIS程序設計及軟件應用》課程是該校環境科學專業碩士點開設的專業選修課,該課程旨在培養環境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今后從事環境GIS應用項目設計與軟件應用的能力。該課程涉及到GIS、環境科學、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及系統設計等多方面專業知識,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實踐性強。
教學研究的實踐表明案例教學對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特別適用[2]。案例教學是由美國哈佛大學首創,并從美國迅速傳播到世界許多地方,被認為是代表未來教育方向的一種成功教育方法。20世紀80年代,案例教學被引入我國[3-4]。廣義的案例教學法是根據教學目的與培養目標的要求,教師通過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案例,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學習,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此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的一種方法[5]。
該文結合大連海洋大學所進行的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項目,探討針對環境科學碩士研究生的《GIS程序設計及軟件應用》進行案例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以期在課程教學中引入新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培養學生對GIS軟件設計及應用的能力,增強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現出該課程的應用特色。
1 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過多從課程任務和目標出發,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水平。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自身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直接決定了教學的質量。“GIS程序設計與軟件應用”需要學生具備相當的計算機和地理信息系統基礎,但針對該校的環境科學研究生生源,其計算機理論基礎和編程能力較差,部分學生還沒有GIS知識的相關基礎。如果僅從課程出發,不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能力出發,即使引入案例教學法,也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另外教學內容不合理,大部分仍以講解基本的理論知識為主。
(2)普通的課堂教學方式難以真正實現案例教學。目前主要的課堂教學方式,還是在規定的課時內,以老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學習為主,達不到真正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
(3)教師真正參與的、與環境密切相關的案例儲備較少。教學的主導是教師,但該專業與之相關的任課教師少,教師主持與參與相關的案例項目開發與應用也很少,多數案例儲備均來自互聯網相關資料,因此,教學過程多屬于紙上談兵模式,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師生互動不充分。
(4)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能力較差。目前國內學生大多數都是應試教育的產物,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即使在大學也沒有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因此,對于案例教學這種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模式,適應較慢。
2 改進的措施
(1)以學生為本,制定合理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前任課教師就要了解授課對象,掌握學生的基礎和實際能力,并以此適當調整教學任務和內容,以期達到學生能力培養的目的。將課程教學內容分為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模塊、GIS系統設計模塊和GIS軟件應用模塊。根據每年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課時的調整。之前的教學目標過于注重概念,理論與實用結合不夠,要以學生之后就業方向及其所需為導向,調整教學目標。
(2)以實際應用為導向,采取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具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①將教學內容及案例提前交給學生并布置任務,并由學生完成相應任務和提出問題;②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及完成任務的情況,傳授與之相關的、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③教師分析、講解、示范案例項目的背景、需求、設計、編碼和測試,并引導學生設計一個與環境相關的GIS,將學生帶入學科前沿和具體工程實踐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解決實際問題的快樂,讓學生掌握GIS的系統設計流程及關鍵點;④將案例引入軟件應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展現“讀、想、練、用”的教學要素,培養學生實際工作中操作軟件應用的能力。
(3)一方面可以引進和聘請相關的教師,特別是來自企業的、具有一線工作經驗的相關人才;另一方面任課教師可以去企業或其他一線單位去參與、學習相關案例,以豐富教師本身的案例儲備,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
(4)關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問題,可以從3個方面進行改革:一是從課程開始前就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內容的制定中來,讓其感覺到自己的課程的主體,激發其學習興趣;二是改革考核制度,以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自主學習成果為成績準繩,使之能自覺、真實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三是采取與之今后工作相關的案例,讓學生看到學習的動力和方向。
3 結語
案例教學引入我國已久,GIS課程上也多引入案例教學的方式,但是針對該校環境科學碩士研究生的《GIS程序設計及軟件應用》進行案例教學才剛剛起步,該文針對這過程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進行了討論,以期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銀軍.地方院校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課程教學質量優化[J].大學教育,2014(10):42-44.
[2] 劉國棟,王政霞.案例教學法在GIS原理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大學教育[J].礦山測量,2011(3):90-92.
[3] 李妍.淺析高校本科教育中案例教學的特征及應用原則[J].中國校外教育,2011(10):58-59.
[4] 周蓓,李杰.關于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1(3):287-288.
[5] 郭先春,李大軍,程朋根,等.GIS二次開發課程案例化教學方法探索[J].測繪科學,2011,36(3):2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