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嬋
摘 要:對高校圖書館采訪模式的歷史沿革變遷進行簡要說明,對書目預訂、現書選購、網上采訪和集團購買等形式進行簡單闡述,對目前流行的采購模式“專家選書、選書專家”、讀者決策購買模式,讀者選借采購模式,手機采訪與薦購,聚合采訪理念進行了簡單介紹。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采訪模式 創新 新出路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c)-0148-03
采訪工作是圖書館工作的源頭,直接關系到圖書館的館藏建設和服務質量。采訪模式的優劣、快慢直接關系到圖書館的服務質量,特別是一些時效性較強的圖書,通過傳統的采訪模式購買已經不能滿足讀者需求,常常導致圖書館采訪工作陷入“馬后炮、事后諸葛亮”等尷尬境界中,所以,采訪模式的與時俱進勢在必行了。隨著網絡的發展,手機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等新名詞的問世,圖書館采訪模式也日新月異,豐富多彩起來。
1 采訪模式的變遷過程
古有“求書八法”:“即類以求,旁類以求,因地以求,因家以求,因人以求,因代以求,求之公,求之私”。明代著名藏書家在《澹生堂藏書約》一書中也提出了3種購書方法:輯佚法、分析法和編制采訪目錄法[1]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圖書館的采購模式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1.1 傳統采購模式
(1)綱目購書(書目預訂)。這一模式于20世紀60年代開始,起源于美國,首先由書店編印出一本類似圖書情報系統使用的主題詞表如讀者對象、圖書類型、出版社、ISBN號、單價、出版時間等和非主題參數提供給圖書館,圖書館挑選出適合自身館藏和需求的圖書。這通常是圖書館采訪人員直接選購,一般由圖書館采訪人員單獨完成。
綱目采購有其優點,但也有限制。首先是詞表較繁瑣,出版行情的不斷變化會帶來綱目的修改,有一些詞表可能不夠全面、不夠精確,會導致所選圖書與實際需求貌合神離,似是而非。比如:該館所需圖書適用對象為普通高校本科生,書目信息及內容提要看著適合,到館后發現其實是高職高專或者職業院校讀者適用,會導致退書及購買周期加長等現象。
(2)現場圖書采購。現場圖書采購,是指采訪工作人員直接到書店、訂貨會現場、圖書展銷中心、出版社、書商倉庫現場訂購圖書。這種購書方式,優點如下:①能直接面對實物,快速購進需求圖書,提高了藏書質量;②現場購書基本都有現貨,能很快發貨,有時還可買到預訂收集不到的圖書;③避免了文獻訂購的盲目性和不確定性。當然,也存在缺點,缺點如下:①采購隨機性強,系統性差。因為現采書商經營傾向、業務范圍及對出版社的偏愛等原因,都會導致品種不全、缺口不可避免;②難以保證藏書的完整性。現書采購由于時間倉促等,所選圖書的系統性與完整性難以保證;③館藏建設的計劃性可能受到一定影響。計劃購買的圖書在購書現場不一定能買到。總之,傳統的圖書采訪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滯后性,已經不能滿足圖書館的創新需求[2]。
1.2 網絡采購模式
1.2.1 網上采訪
網上書店的快速發展,改變了傳統的購書模式。自1992年英國首先在網絡上建立了電子書店后,其他投資商、出版社也爭先恐后地設立了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網上書店,如今少說有數百家之多,網上書店采用安全認證、數字簽名、網上結算與付費,這樣,減少了許多中間環節,大大提高了購書效率。它推動了圖書館文獻采訪工作向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和虛擬化方向發展。
網上采訪的不足之處主要有:第一,網上文獻信息數目極大、魚目混雜,增加了選購難度和工作量;第二,由于網上書店之間的競爭,為了銷售利潤,網上書目信息難免有夸張、打廣告等嫌疑,圖書質量、真偽等有待確定;第三,網絡的虛擬性,不排除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利用網絡行騙;第四,出現問題時難于迅速解決,如書目數據、驗收誤差、退貨等問題。
1.2.2 集團購買
現代化信息的快速發展,各圖書館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也越來越緊密,反映在圖書采購上就是多家圖書館或者購買個體聯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固定的或者臨時的集團用戶,集團用戶向商家購買數量較多,成本相對單個用戶會降低一些,一般集團用戶代表與供應書商進行面對面的接觸、商談,達成協議時,能在同等服務前提下,享受更優惠的價格,這就是集團購買。集團購買的好處是提高了資金的利用率,加強了各兄弟圖書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數據庫、大量連續出版物等可采用這種模式,專業設置和研究方向相似的院校之間,圖書需求也大致一致,也可由一方牽頭大家聯合起來集團購書。
1.3 現行改進后多樣化采購模式
1.3.1 現場圖書采購與網絡圖書采購相結合的方式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對于學校圖書館來說,館藏圖書能否及時滿足讀者需求至關重要,可以說是圖書館服務的“重中之重”,如果讀者需求的圖書遲遲采購不到,會對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口碑造成極其不好的影響。而單一的采購模式都各有利弊缺陷,早就不適合時代發展的需要,所以,很多高校目前都采取了現場圖書采購與網絡訂購相結合的方式,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有針對性地較快購買到讀者需求圖書,又能通過網絡及時了解出版圖書的最先狀況,比如:系列圖書的出版進度情況、特色專業圖書出版概況等。二者結合的方式避免了現書采購的隨機性和盲目性等,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網絡訂購的虛擬性和不確定性,現書采購一般供貨量較充足,也加快了圖書到館速度。
1.3.2 多渠道聯合采購方式
目前,為了配合國家圖書購買經費政策規范,高校基本上都已經實行了政府招標購買,通過省政府招標選定幾家價格和服務都較優秀且有實力承擔責任的中標書商進行合作,這個一般是目前高校購買圖書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供應商都有自己的主要經營傾向和業務范圍,且商人逐利,所以,一些利潤小的精品圖書可能不愿提供,一些發行較少的特色專業圖書也許購買不到,久而久之影響整個圖書館的館藏特色和館藏質量。所以,圖書館應有一定的自主購書經費和自主權,可通過一些非主流渠道補充中標供應商購買不到的急需圖書或特色精品圖書,比如:網上直購、特色書店選購、對口出版社預購定購等方式。
2 當前流行的創新型采訪模式
2.1 大學圖書館的“專家選書”與“選書專家”
“專家選書”一般是由高校的專家、教授或在某一領域有卓越成就和突出貢獻的優秀成員參與選書。他們因為自身學術造詣較高,需求針對性較強,能更好地挑選出適合他們搞科研和教學需要的專業圖書及資料,大大提高了館藏圖書的專業性和學術性,也更好地滿足了院校老師的需求。“選書專家”一詞國內首次提出者是前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莊守經先生,他曾多次呼吁要培養和造就圖書館的“選書專家”[3]。圖書采訪館員必須專業技術過硬,知識全面,且對學校培養目標、學科發展趨勢等了如指掌,才能結合選書書單、訪問結果等,形成最終目標采訪體系,這樣,圖書館員也在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中成長,最終發展成為“選書專家”。
2.2 讀者決策采購模式和全員文獻采訪模式
“讀者決策采購”(patron-driven acquisition,PDA),又叫“按需購買”(purchase-on-demand,POD) 或“需求驅動采購”(demand-driven acquisition,DDA)[4]。即根據讀者需求和使用情況,由圖書館購買,是讀者參與決策權的文獻資源建設的新模式。國內研究成果顯示,在美國250 家圖書館中,2/3以上已經開展或計劃開展“讀者決策采購”(patron-driven acquisition,PDA)的采購模式,在國內也引起了研究熱潮和較大的反響。
全員文獻采訪模式是一些圖書館試行創新的一種采訪模式,為了滿足廣大讀者五花八門的閱讀需求,為了提高文獻采訪效率,更好地為讀者服務應運而生的。全員采訪模式主要特點為:全員參與、讀者決策、整體協調、動態調整。
2.3 “你選書,我付款”——讀者選借采訪模式
選借采訪模式來源于廣東省科技圖書館新館開館進行的一項“你選書,我付款”的書展活動,這是圖書館與供應商合作進行的一種采訪模式[5]。由工作人員按照一定的綱目范圍選定未經加工過的裸書,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向廣大讀者展出,如,有被選中借閱圖書可登記錄入,簡單加工后快速借出,并通知編目部門做編目加工,作為該館的正式館藏圖書,未被讀者選中借閱的圖書可退回書商。在這一模式的基礎上,有的學校實行了讀者購書,圖書館報銷購書費用,所購圖書歸屬圖書館所有的采訪模式。按照讀者級別每年分別享有多少金額內的報銷費用,這樣的好處是解決了讀者急需圖書和時效性較強圖書采購進度跟不上等方面的難題。
2.4 手機采訪與薦購
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手機的運用越來越廣,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手機電子書發展也越發迅猛,隨著手機圖書館的提出和不斷發展,實現手機隨時隨地采訪與薦購成為可能。手機作為最方便的通訊工具之一,大部分人幾乎“機不離手”。手機采訪大大地方便了廣大讀者用戶及時購買到需求圖書,提高了工作效率。
2.5 “聚合采訪”新理念
“聚合采訪”是為采訪館員和相關圖書從業人員提供一個交流、操作系統平臺,該平臺將所有與文獻相關的采訪信息資源分類匯總、整合、匯聚在一起,供相關的從業人員工作時參考借鑒,隨時交流、便捷操作。
3 未來采購模式構想及新出路
3.1 圖書館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各種采訪模式
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網絡新媒體新技術實現采訪創新。該館過去建立了“選書員”機制,也組織了專家選書活動,但是這種形式在現實中有一些缺陷,部分讀者由于工作學習挺忙,積極性不高,這就需要我們應該走進學院,近距離接觸大學生讀者,搜集讀者對于圖書閱讀的實際需求,綜合運用各種采訪模式。
3.2 圖書館要有自己的特色創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任何圖書館都有自己的館藏特色,我們采訪模式也需遵循這一原則。比如:河南理工大學圖書館以采礦、安全、電氣自動化、地質等為特色館藏,我們在采訪之前都要制定全面細致的采訪原則,保證特色館藏的連續性和全面性。采訪方式也要靈活多樣,搜集對口出版社的第一出版信息、查漏補缺等,對于遺漏的書目隨時回溯采訪,跟蹤調研特定讀者的需求,充分尊重和激發圖書采訪的個性特色。
3.3 圖書館的采訪模式要緊跟時代潮流,隨時隨地為讀者服務
高校圖書館讀者主要是大學教師和大學生,這些特定讀者對新技術要求較高,他們使用新技術能力較強,對新新事物接受快,我們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多媒體等新型采訪模式,不斷地嘗試創新,緊跟時代潮流,隨時隨地為讀者服務。
4 結語
高校圖書館采訪模式只有不斷地改革創新,才能與時俱進,才能滿足特定讀者群的教學、科研需求,才能真正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圖書館在新形勢下,緊跟時代步伐,隨時掌握國內外最新動態,敢于大膽實踐,采用新技術新模式,才是采訪的新出路。
參考文獻
[1] 曾文軍.新世紀圖書采訪模式研究與采訪策略選擇[J].圖書館論壇,2005,25(5):120-122.
[2] 鄧青.高校圖書館現行采訪模式的弊端與對策[J].徐特立研究:長沙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27(3):63-65.
[3] 石桂珍.關于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采訪工作的思考[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6(2):57-58.
[4] 劉華.以讀者為主導的文獻資源建設——美國學術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PDA)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2,56(5):89-93.
[5] 張旭煌.MELINETS在圖書訂購中的應用技巧[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5(7):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