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榮昌區種植的龍眼由于品種結構不合理,長期忽視早、中、晚熟品種的搭配,中熟品種占90%以上,導致龍眼成熟采收期集中在9月上中旬,鮮果集中大量上市,給采收、加工、銷售都帶來很大的壓力。為此,筆者對榮昌龍眼低效林大樹進行了高接換種試驗,調整了早、中、晚熟品種結構,使龍眼鮮果供應期達到30天以上(晚熟品種10月上旬開始采收)。通過在劣種龍眼大樹原主干或主枝上進行高位多頭嫁接優良品種,經過2~3年便可恢復原樹冠及產量,比重新改種新品種獲得相同產量周期縮短4~5年。現將龍眼低效林大樹高接換種的關鍵技術介紹如下:
一、施肥壯樹
選擇12年生以下的中熟龍眼樹,在嫁接前1~3個月結合深翻施1次有機肥配合少量化肥,嫁接前15~20天再施1次速效肥,補充樹體養分,使母樹樹勢壯旺,提高嫁接成活率。
二、嫁接時間與方法
1.嫁接時間
龍眼一般在春季3—4月春梢老熟后和秋季9—10月晚夏梢或早秋梢老熟后嫁接,最佳時間是在3月氣溫15℃以上時嫁接,成活率高且生長速度快,接口容易愈合,嫁接第二年便開始投產。
2.嫁接枝的選擇
嫁接時,根據樹勢和立地條件在每個鋸口下方選留1~2個下垂枝作輔養枝,有利于嫁接成活,如果需要補接時又可作為補接枝。輔養枝枝葉應占原樹冠枝葉總量的1/5。選直徑3~8厘米、分布均勻的主枝作為嫁接枝。每株嫁接2~3個主枝,每主枝嫁接2~3個接穗。
3.鋸枝
同一株龍眼樹鋸枝的高度應基本保持一致,一般1~3年生幼樹在離地面30~50厘米高的主干上鋸枝,4~10年生龍眼樹在離地面50~120厘米高、距分杈處15~20厘米的主枝或副枝上鋸枝,樹齡10~20年的大樹在離地面100~150厘米高的第一級分枝上鋸枝。鋸枝時遇到較大的主枝應剪掉上部的枝葉再鋸枝,以防止嫁接口開裂;要一手拿鋸一手拿穩被鋸枝,用力均勻,鋸口要與主枝垂直。
4.接穗的采集
嫁接品種應選擇適合當地市場需求的晚熟品種。嫁接當天晨露干后,在品種優良、純正且生長健壯的幼年結果樹上采集樹冠中上部發育充實、腋芽飽滿、無病蟲害、皮色棕紅鮮潤、直徑1~1.5厘米的1~2年生外圍梢做接穗,按每束20~50枝用薄膜雙層包裹,掛上標簽后放在陰涼處備用。
5.嫁接
采用切接法。用嫁接刀在砧樁的形成層從上向下與鋸口垂直切長1.5~2.0厘米的切口,然后將接穗芽眼下方削成15°的短削面,反面削成2.5~4.0厘米的長削面,把接穗長削面與砧木形成層對準插入接口,用手固定,然后用嫁接專用薄膜由下向上將嫁接口包扎好,要求全封閉不留芽眼(芽眼處只包單層,然后再包扎斷面)。
三、嫁接后的管理
1.及時抹掉砧芽
高接換種后,砧樁的芽梢抽發迅速,要在接后15~20天及時抹去砧樁上的芽梢。輔養枝上抽出的新梢也要及時剪除以減少養分消耗。以后每隔10~20天抹一次砧芽,直至新樹冠形成不再萌發不定芽為止。
2.及時補接
嫁接后15~20天要經常巡視果園,當接穗上的芽萌發時要及時挑芽(用鋒利的刀尖刺破芽點附近的薄膜),注意不能傷到幼芽,破膜口也不能太大,否則新芽容易干枯。若發現接芽干枯或接穗變黑時要及時補接(每株龍眼樹接穗成活率達60%以上且新梢分布均勻的不需要補接)。補接盡量在嫁接后30天內完成。在原砧樁補接,要鋸掉3~5厘米的舊枝頭后再接。在保證有足夠的輔養枝葉的情況下,也可利用部分輔養枝補接。如沒有及時補接,則應在接口處留1~2個新梢,待到秋季或來年春季補接。
3.綁護芽梢
芽梢轉綠老熟后在砧木上綁緊竹片或枝條以固定芽梢,防止風刮裂接口。嫁接口完全愈合后要及時解除薄膜,以免影響芽梢生長。
4.整形修剪
新梢長至20厘米時,摘心促壯梢,每季生長結束后留10~20厘米剪頂,促發分枝,對抽生過密的枝條進行疏剪,使樹冠緊湊,培養圓頭形低干豐產樹冠。在主枝上選留3~4個副主枝,副主枝上留1~2個三級分枝,一般2~3年即可形成骨干枝。在接穗抽發2次新梢后,樹體枝梢較多時要逐漸鋸掉無用的輔養枝,先將妨礙接穗新梢生長的枝葉鋸掉,直到新梢抽生4~5次后才鋸掉全部輔養枝。
5.擴穴改土
嫁接成活后的當年10—12月,在樹盤相對兩側挖兩條深和寬均為0.6~1米、長2米的溝,每株分層填入干雞(鴨)糞30公斤(或餅肥5公斤)、鈣鎂磷肥2公斤、石灰1公斤;第二年春、夏梢抽發前每株施入清糞水100公斤、尿素1公斤,秋梢抽發前施入清糞水100公斤、尿素1公斤、氯化鉀0.5公斤、鈣鎂磷肥0.5公斤,待新梢老熟后,適當增施磷、鉀肥,促進花芽分化。在果園日常管理中注意灌水與排澇工作,特別是秋梢萌發生長期遇到干旱,應加強果園灌溉。
(重慶市榮昌區峰高街道農業服務中心 蔣和明 郵編:402400;重慶市榮昌區清江鎮農業服務中心 鄧義然 郵編:4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