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澇
洪澇災害包括“洪”和“澇”兩種。其中,由于強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壩潰決、風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漲而泛濫以及山洪暴發所造成的災害稱為洪水災害。因大雨、暴雨或長期降雨量過于集中而產生大量的積水和徑流,排水不及時,致使土地、房屋等積水、受淹而造成的災害稱為雨澇災害。由于洪水災害和雨澇災害往往同時或連續發生在同一地區,有時難以準確界定,往往統稱為洪澇災害。在我國,春、夏、秋三個季節都有發生洪澇的可能性。
應對措施:突然遭到洪水襲擊時,要沉著冷靜,并以最快速度安全轉移。安全轉移要先人員后財產,先老幼病殘人員后其他人員。切不可心存僥幸或救撈財物心切而貽誤避災時機。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有通訊條件的,可利用通訊工具尋求救援;無通訊條件的,要想辦法向外界發出緊急求助信號,可制造煙火或來回揮動顏色鮮艷的衣物或集體同聲呼救,不斷向外界發出緊急求助信號。當住宅遭受洪水淹沒或圍困時,應迅速安排家人向屋頂轉移,并想辦法發出呼救信號。條件允許時,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發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離避開,防止觸電。對于因嗆水或泥石流、房屋倒塌等導致受傷的人員,應立即清除其口、鼻、咽喉內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體內污水。對昏迷傷員,應將其平臥,頭后仰,將舌頭牽出,盡量保持呼吸道暢通,如有外傷應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處理,然后轉送醫院急救。
二、泥石流
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個基本條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適當地形;上游堆積有豐富的松散固體物質;短期內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來源。泥石流最常見的危害是沖進鄉村、城鎮,摧毀房屋、工廠及其他場所設施,淹沒人畜、毀壞土地,甚至造成村毀人亡的災難。
應對措施: 泥石流發生前,河流會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并夾有較多柴草、樹枝,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發生泥石流時一定要設法從房屋里跑出去,到開闊地帶,盡可能防止被埋壓。發現泥石流后,要馬上向泥石流垂直方向一邊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絕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動方向跑,發生山體滑坡時,同樣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溝底部扎營。
發生滑坡后不要再闖入已經發生滑坡的地區找尋損失的財物。可以馬上參與營救其他遇險者。不要在滑坡危險期未過就回發生滑坡的地區居住,以免再次發生滑坡帶來危險。滑坡已經過去,在確認自家的房屋遠離滑坡區域、完好安全后,方可進入生活。
三、地震
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其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應對措施:地震具有突發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開始時,如果人正在屋內,切勿試圖沖出房屋,這樣砸死的可能性極大。權宜之計是躲在堅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沒有堅實的家具,則應站在門框下方,門框多少有點保護作用。應遠離窗戶,因為窗玻璃可能震碎。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樓房、樹木、電線桿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盡可能遠離高大建筑物,跑到空曠的地方去。為免地震時失去平衡,應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沒有空地,則應該暫時在門口躲避。
切勿躲在地窯、隧道或地下通道內,因為地震產生的碎石瓦礫會填滿或堵塞出口。除非它們十分堅固,否則地道等本身也會震塌陷。
發生地震時,木結構的房子容易傾斜而致使房門打不開,這時就會眼睜睜地把命丟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門,首先打開房門是明智之舉。
發生大地震時,擱板上的東西及書架上的書等可能往下掉。這時,保護頭部是極其重要的。在緊急情況下可利用身邊的棉坐墊、毛毯、枕頭等物蓋住頭部,以免被砸傷。
發生地震時,公共場所的人會因驚恐而發生擁擠,這是由于驚恐的人們往往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緣故。這時需要的是鎮靜,定下心來尋找出口,不要亂跑亂竄。
四、雷電雷擊
雷電是一種常見的大氣放電現象,多發生在夏季。雷電釋放的能量相當大,產生的強大電流、灼熱的高溫、猛烈的沖擊波、劇變的靜電場和強烈的電磁輻射等物理效應給人們帶來了多種危害。
應對措施:雷電發生時,如果在室外,應立即停止室外作業,躲進有防雷裝置的建筑物中。或者找一塊地勢低的地方,蹲下,雙腳并攏,手放膝上,身體向前屈,不要躺在地上,尤其不能大家集中牽手靠在一起。切勿站立于山頂、樓頂上或其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不要開摩托車、騎自行車趕路。打雷時要遠離樹木、電線桿、煙囪等尖聳、孤立的物體,不要靠近金屬物體、鐵軌、棚屋和崗亭。在空曠場地上不要打傘,不要把鋤頭等金屬工具扛在肩上。如果在室內,不要靠近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盡量不要使用家用電器,尤其是太陽能熱水器,最好拔掉所有的用電插頭,同時關好門窗,遠離門窗、陽臺和外墻壁。在發生雷擊火災時,要迅速切斷電源,使用干粉滅火器滅火。
五、冰雹
冰雹,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當地表的水被太陽暴曬氣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許許多多的水蒸氣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氣液化,以空氣中的塵埃為凝結核,形成雨滴,越來越大,多了云托不住,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氣而沒有凝結核,水蒸氣就凝結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溫度急劇下降,就會結成較大的冰團,也就是冰雹。冰雹對農業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毀莊稼,損壞房屋,人被砸傷、牲畜被砸死的情況也常常發生。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應對措施: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冰雹來時盡量不要外出。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筑物。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
(北京 孟韓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