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力克木·阿卜力孜
數學概念是進行數學推理、判斷、證明的依據,是建立數學定理、法則、公式的基礎,也是形成數學思想方法的出發點。數學概念的建立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前提。因此,數學概念教學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地位。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中應加強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對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貫穿數學教學的始終,幫助學生逐步加深理解。在新課程標準下,優化數學概念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數學教學質量都有重要作用。
在我們新疆少數民族地區,數學進行雙語教學,是國家和自治區經過長期實踐,探索出的一條發展民族教育的有效途經。在我們和田洛浦縣的農村中學,由于經濟文化比較落后,學生說漢語的環境差,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使用維語交流,學生的漢語水平低。在初中數學雙語教學中,少數民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語言問題,語言障礙嚴重地影響了民族學生對雙語數學概念的學習,多少農村民族學生對數學概念掌握的不扎實或似懂非懂,數學概念掌握不好,直接影響數學成績,影響數學的學習。
在這種特殊環境里,如何克服少數民族學生語言障礙,如何進行初中數學的概念教學呢?我在教學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講數學概念時,教師的語言要科學、準確、規范,做好“說”的示范
農村民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形成,離不開“模仿——創造”的過程。因此,作為數學教師,要正確使用數學語言,準確地表達數學概念,使自己的教學語言具有科學性、規范性、啟發性,通過教師的示范作用,對民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1.科學性和規范性。
數學概念的語言表述必須嚴謹、科學。教師的數學語言,要吐字清晰,用詞恰當,特別是容易引起模糊和誤解的地方更要予以重視。例如,“除以”和“除”不能等同;同時,教師還要認真聽民族學生的數學發言,發現其表述中概念模糊或者錯誤的地方都要立即糾正。
2.啟發性。
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保證教學內容表述上的嚴謹性,說話又要富有啟發性,培養民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如在學習“直線與圓相切、相交、相離”的概念時,演示“落日與地平線的”的位置關系,創設一個簡單、輕松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很有幫助。
二、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引入概念,注重概念的形成過程
數學概念由數學自身的發展與需要而產生的,許多數學概念來源于生活實際,但又在已有的數學概念的基礎上而產生。數學概念的引入,是學生能否學好概念的關鍵一步。引出新概念的過程,是揭示概念的發生和形成過程,可以揭示概念的本質屬性,使學生對理解概念具備思想基礎,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方法。
在講解 "數軸"這個概念時,我創設“溫度計”的教學情境,因為溫度計是 “認識負數”時,用到過的學習材料,學生已經熟悉、了解,知道了“零下的溫度低,可以用負數表示。這是這節課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借助溫度計來感受數軸的三要素,在此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我設置這樣一組問題:①你能在一條直線表示+1和-1嗎?②你能在帶0點的直線上表示+1和-1嗎?③你能在帶0點及正方向的直線上表示+1和-1嗎?④你能在帶0點及正方向及單位長度的直線上表示+1和-1嗎?引導學生思考用一條什么樣的直線才能表示學過的正有理數、0、負有理數,從而理解數軸的三要素,準確掌握數軸的概念。
三、抓住概念的本質
數學中的概念大多數是通過定義描述給出它的確切含義,對于這類概念要抓住其本質屬性,讓學生歸納概括定義的基本點,就能使學生對概念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從而能正確運用概念。
講清概念的意義 例如:“不等式的解集”這一概念,抓住“集”這一特征進行分析,即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我給學生講,就是把不等式所有的解集合在一起(像學生排隊集合一樣),組成了不等式的解集,最終表示成x>a等形式。只有理解了這個定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不會有丟解的現象。
抓住概念中的關鍵字作分析 例如:“同類項就是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這個概念中,抓住“相同”這一關鍵字作分析,相同的是什么?是字母和它的指數兩部分;“最簡分式”的概念中,抓住“不含公因式”這一關鍵字。只有學生真正理解了概念,那么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不會出現錯誤。
抓住概念間的內在聯系作比較 對于有內在聯系的概念,要作好比較,加深學生對概念本質的理解。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是建立在“元”、“次”、“方程”這三個概念基礎之上的。“元”表示未知數,“次”表示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次數是就整式而言的,所以“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簡單的整式方程。這樣學生便于抓住“一元一次方程”的本質,并為以后學習其它方程的概念打下基礎。做好有內在聯系的概念、相似概念的比較,學生應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四、鞏固應用概念
鞏固是概念教學的重要環節。概念一旦獲得,如不及時鞏固,就會被遺忘。鞏固概念,首先應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導學生正確復述。這里絕不是簡單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在復述過程中把握概念的重點、要點、本質特征。同時,應注重應用概念的變式練習,恰當運用變式,能使思維不受消極定勢的束縛,實現思維方向的靈活轉換。
在同類項概念教學時,我設計了一組練習題,對學生掌握同類項的概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判斷下列各組中的兩項是否是同類項:
(1) -5ab3與3a3b (2)3xy與3x
(3) -5m2n3與2n3m2 (4)53與35 (5) x3與53
總之,對初中數學概念的講解,一定要注意它的教法,一定讓學生理解,不要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引入概念,注重概念的形成過程 ,抓住概念的本質,鞏固應用概念,學生就能理解掌握數學概念,為初中數學的學習打下基礎,就能有效提高初中數學雙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