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布局汽車生態的回歸與進階
從現在的汽車市場來看,有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入局:蘋果、Google以及樂視……。科技企業到底能為汽車產業帶來什么?或許這是縈繞在所有汽車人心中的問題。在小編看來,一種基于互聯網化的思維方式可能才是答案。傳統汽車行業已經發展了100多年,產業鏈已經十分穩定與成熟。可這種穩定和成熟也意味著固步自封和反應遲緩。在互聯網浪潮洶涌而來的當下,汽車行業向互聯網轉身的腳步幾乎還停滯不前,除了純科技企業創造的特斯拉之外,傳統汽車業和互聯網幾乎沒有結合,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而這種現狀也給了科技企業機會。他們可以通過互聯技術和思維改造傳統汽車,讓未來的汽車更符合互聯網時代的出行需求。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傳統車廠和科技企業的通力合作,并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完成。

被財務綁住手腳,京東國際化舉步維艱
說起國際化,其實國內的不少互聯網企業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和小米……。可和其他的大型互聯網企業相比,京東的國際化之路卻格外不順,甚至最近連國際化的掌門人都離職了。緣何如此?在本文看來,這或許和京東的財務狀況有著直接的關系。對此,小編認為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在電商行業打拼這么多年,京東依然沒有實現盈利,這對需要大量資金做支撐的國際化戰略沒有絲毫益處,甚至在處處拖后腿。在面對國外既沒有市場知名度,也沒有充足資金支持的情況下,京東國際化舉步維艱也就不難理解了。

富士康能否打好諾基亞功能機這手殘牌?
前不久,微軟宣布同富士康子公司富智康和HMD Global達成協議,將把旗下入門級功能手機資產以3.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上述兩家公司。在智能手機訂單日益疲軟的當下,富士康為什么會甘心當一位“接盤俠”呢?尤其接下的還是功能機這種老舊產品?或許,這和富士康接下來的市場戰略有關系。作為一個代工廠,大規模生產功能機對富士康來說簡直就不是事,這些產品可以向欠發達地區大量銷售,在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的同時,彌補智能手機訂單疲軟帶來的營收壓力。或許,這才是富士康甘心當“接盤俠”的真正意圖所在。

新玩家不斷,直播是一個好行當嗎?
說“直播”這個行業火,相信一定不會有人反對。可是,就如本文標題提到的,“直播”真的是一個好行當么?這卻不盡然。在小編看來,如果創業者想進入這個行當里闖一闖,但卻沒有背靠一顆參天大樹的話,還是省省吧!死亡只能是你唯一的結局。其實,不僅僅是創業者,一些資金不夠雄厚的企業想要進入這一領域,也應該先掂量一下自己夠不夠分量。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不妨看看這個行當里都有些什么玩家:騰訊、阿里巴巴、王思聰以及新來的新浪。這些企業和人物,哪一個不是資金雄厚的超級大佬?面對這些大佬們的金錢攻勢,這個行業一定會早早進入雙雄爭霸或是三國爭鋒的局面。那么,這個行業還有進入的必要么?而且,在這個行業里,除了有錢的大佬之外,直播本身的一些原罪也尚未解決:色情、低俗……,這些原罪如不盡快改善,遲早會迎來監管部門的重拳,到時候就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活的尷尬。

互聯網企業聯姻電視臺,能否實現雙贏
在本文中,作者認為今年會是一個互聯網企業聯姻傳統電視臺的爆發之年,會出現更多兩方聯合制作的產品。這種說法對不對,還有待時間的驗證,但目前這種趨勢已經開始呈現。那么,這樣做到底能不能實現雙贏呢?首先,這樣的合作肯定能讓雙方都達到拓寬用戶群體的目的。可是,在用戶群體拓寬之后,能不能共贏卻不一定。畢竟相對于傳統電視節目而言,監管相對薄弱的網絡劇在節操和底線方面都要低太多,如何平衡這一點將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難題。只有做好這個平衡,才能打好互利共贏的基礎,才能讓合作的路走得更順暢。

經濟低迷下的反假貨聯盟:仇視電商不如改變想法
在電商平臺有假貨,這樣的新聞相信大家已經聽得耳朵都起了繭子。可為什么假貨屢禁不止?除了制假販假份子的狡猾外,電商平臺的監管不力以及一些人知假買假的心理也促成了假貨的屢禁不絕。而且,互聯網的一些特性也導致網上假貨泛濫的問題。這就需要相關部門、行業協會、電商以及消費者通力合作,讓制假販假者沒有生存環境,這樣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單純怪罪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是不對的。當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電商可以作為其中的一個關鍵節點,協調好各方的關系,讓合作可以更順利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