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豪
曾經野蠻的熱能的攫取方式
古時候,人們要取暖,通常的做法是燒木頭,利用木頭燃燒產生的熱能溫暖自己。現在從環保的角度來看,燒木頭取暖的做法,是非常原始的。
還好,古時候人們對熱能的索取量并不是很大,并非像現代人這樣幾乎沒有節制,他們只是求得溫暖而已,所以燒木頭也并不會把森林都給燒光,也沒有給環境帶來致命傷害。
工業時代初期,熱能不僅僅需要滿足人類的生存需求,還要為工業生產服務。這樣,整個社會對熱能的需求量日益劇增,熱能變成了可以給提供者帶來巨大利潤的商品。工業時代對熱能的需求量雖然很大,但熱能的生產技術卻沒有多么大的提升,仍舊延續了古代燃燒產熱的落后技術,并且由小燒變成了大燒——燒木頭、燒煤、燒油、燒氣,且燃燒量極大。
到了工業時代中后期,為了生產更多的熱能,燒的技術得到了提升,出現了鍋爐這種助燒機器,于是焚燒變得更為瘋狂:樹木、煤、油氣燒得更多,產生的熱能雖然也多了起來,但是產生的廢氣廢物也多了起來,環境難以承受燒的危害,空氣、水都逐漸被污染。
現在,人們需求的熱能大都不用直接燒了,多通過電器轉化而來:電飯鍋、電熱水器、電暖器、空調等,電器成為熱能生產的主力軍。熱能生產進入了電器化時代。
但是,電器所需的電力許多是火電站輸送來的,這些電力還是源于“燒”,用電器生產熱能看似干凈,但其背后仍舊離不開“燒”,所以“電熱”對環境的危害仍然相當嚴重。
那么,有沒有一種熱能生產的方式對環境沒有什么傷害呢?
科學探索
太陽內部不斷進行著核反應,釋放著巨大的熱能,這些熱能以輻射的方式到達地球,就成為太陽能。太陽能存量巨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收集并利用太陽能是一門高科技,并且出現了很多高科技應用產品:太陽能灶、光帆飛船、光伏發電等。但換一個角度看,太陽能的開發與利用技術其實特別低端。為什么這么說?小狗小貓小昆蟲都知道如何利用太陽能呀,就是曬太陽嘛!
趣味鏈接
人類出現之初,是沒有熱能生產這一概念的。人的身體就是熱能生產器。咱們吃進肚子里的食物,有的用來長肉生骨頭,有的是用來生產熱能。身體自身產生的熱能主要維持生命狀態,是生存必需。因為原始人不知道如何從大自然中直接獲取熱能,所以他們的生活狀態就是“活著”,很艱苦,不舒適。直到人類學會了用火,學會了燒東西,才有了向大自然獲取超越生存需求的多余熱能,有了這些多余的熱能,人類生活才漸漸進入了舒適狀態。人類的幸福是“燒”出來的,此話不假。
空氣熱泵機成了熱能搬運工
你應該知道,空氣是有溫度的。空氣為什么會有溫度呢?原來,空氣中儲存了大量的熱能。奇怪,空氣中有大量的熱能,咋不覺得發燙呢?噢,這個問題可這樣解釋:因為空氣的體積相當巨大,熱能雖然大量存在其中,但抵不住空氣巨大體積的稀釋,所以分布在單位體積空氣內的熱能就不多了。
雖然單位體積空氣內的熱能含量不多,但是科學家發現,如果能把空氣中的熱能一點點提取收集起來,積少成多,就會熱到讓人覺得發燙的地步。這就好比從礦石中提煉黃金,不斷地從含金量不高的礦石里提煉,稀有的黃金也可以積少成多,由克達到噸的量。
用什么辦法將空氣中的分散熱能提取并累積起來,成為生活或工業生產可以使用的熱能呢?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從空氣中提取熱能的機器終于被發明出來。這種機器稱為空氣熱泵機。
空氣熱泵機的核心構件是壓縮機。壓縮機將吞進去的含有低量熱能的空氣壓縮,讓空氣體積變小,低量的熱能相對空氣變小的體積來說,就變成了高量熱能,這樣空氣經過壓縮后就會溫度升高,變得發燙起來。用發燙的空氣給水加熱,就能把空氣中的熱量傳遞給水,于是水的溫度就升高了,冷水變成了熱水。一臺空氣熱泵機不斷壓縮空氣,不斷將空氣中的熱能提取出來傳遞給水,能將水溫加熱到70℃。水具有了這么高的溫度,就有了洗澡、供暖等生活使用價值,當然其用于工業生產的價值也會產生。
用空氣熱泵機能將水加熱到可以用于供暖的溫度,這樣就不用燒煤供暖了,這得減少多少燃煤少排放多少廢氣呀!是的,用空氣熱泵機供暖,家家戶戶溫暖如春,因為不燒煤,所以空氣質量不受影響,因此空氣熱泵機又被視為去除霧霾天氣的“神器”。如果傳統的燃煤供暖系統被空氣熱泵機代替,那么擁有天藍藍水清清的優美環境不再是難以實現的夢想。
空氣熱泵機將空氣壓縮,提取了空氣里的熱量之后,又會把空氣“放走”,這時候被放走的空氣因為丟失了許多熱量,所以溫度會明顯降低,就變成了冷空氣。冷空氣能降溫,因此空氣熱泵機在制熱的同時可以制冷,可以實現一機兩用的目的。
制熱制冷同時需求的狀況還是很多的。比如夏天,洗浴熱水是隨時需要的,房間制冷也是隨時需要的。此時,空氣熱泵機一方面可以給洗浴提供熱水,又可給房間提供冷空氣降溫,一機兩用的用途就實現了。空氣熱泵機本身不生產熱能,只是將空氣里的熱能從此處搬運至彼處,所以空氣熱泵機又被稱為大自然能量的搬運工!
科學探索
冬季大量需要熱能,不是太需要冷空氣,空氣熱泵機供熱時制出的冷空氣又有何用?怎么用?這樣用:可以在城市地下修建一個儲能水庫,將空氣熱泵機在供暖時制造出的大量冷空氣導流到地下水庫中,給水庫里的水降溫,把水庫里的水變成冷水。夏季來臨時,地下水庫里被空氣熱泵機變冷的水又會吸收地面傳來的熱能,降低城市溫度,這個地下水庫就將成為整個城市的天然空調。你看,別說冷空氣沒啥用,只要儲存起來,總歸會有用的呀。
趣味鏈接
現在,許多家庭都安裝了空調。并且大多空調都是冬夏兩用空調,就是夏天制冷冬天制熱。這種兩用空調就應該是一臺小空氣熱泵機了:它夏天制冷的時候,室內機吐冷氣,室外機吐熱氣;冬天制熱的時候,室內機吐熱氣,室外機吐冷氣。這兩個過程恰好相反。呵呵,大自然能量的搬運工,也許就在你身邊吶。趕緊查看下你自己家的空調是不是空調熱泵機吧。
空氣熱泵機的新使命——裝備冬奧會
目前,空氣熱泵機正以強勁姿態沖擊著熱能生產界,不論是燃煤鍋爐還是燃氣鍋爐,無論是電熱水器還是普通空調,這些熱能生產器具都將在空氣熱泵機的沖擊下地位不保,熱能生產將全面進入空氣熱泵機的環保節能新時代!
空氣熱泵機適用于家庭、商場、辦公場所,它將全面擔負起讓我們感覺冷熱適宜的責任。空氣熱泵機輕易地搬運空氣中的熱能,你需熱時它供熱,你需冷時它降溫,一機兩用,既不傷害自然,又能滿足人們的需要。
2022年冬奧會將在河北張家口舉辦,張家口崇禮縣修建的萬龍滑雪場是冬奧會的主場地,位于滑雪場頂端的雪具出租大廳海拔約1600米,建筑面積1328.12平方米,冬季外部環境的氣溫是-35℃。如何讓這個雪具出租大廳在寒冬里依然保持溫暖呢?
使用普通空調供暖是不可能的,因為普通空調運行溫度在-5℃以上,在-35℃的自然環境中,普通空調無法啟動,無法正常供暖。
那使用鍋爐供暖,燒煤燒氣會污染環境,這與我國要辦一屆綠色環保的冬奧會的承諾不符。有人提出用電鍋爐供暖,但是電鍋爐只能滿足所需熱能的三分之一,無法讓雪具出租大廳全面溫暖起來,就算是能溫暖起來,耗電量也無比巨大,成本負擔太重。
關鍵時刻,空氣熱泵機將勇建奇功——5臺空氣源熱泵機被安裝進雪具出租大廳,只使用較少的電力,它們就能將空氣中的熱能源源不斷地送進雪具出租大廳內,讓雪具出租大廳的溫度在室外極低的環境下也能保持在22℃,真可謂室外滴水成冰,室內溫暖如春呀。空氣熱泵機不但能順利提升雪具出租大廳的溫度,還能給整個場館隨時提供40~75℃的熱水,熱水的熱能也是空氣熱泵機從室外空氣里給搬運進來的——能從寒冷的空氣里搬來這么多的熱量,空氣熱泵機的搬運效率果然超能。
值得驕傲的是,這些將在2022年冬奧會為雪具出租大廳提供熱能的空氣熱泵機都是標準的“國貨”。
科學探索
不論是普通空調還是空氣熱泵機,都需要制冷劑。最初,人們使用氨、氯、甲烷之類的有毒氣體充當制冷劑,這些制冷劑泄漏后可能會釀成重大事故。后來人們利用一種名為氟利昂的物質充當制冷劑,這種物質對人體無害,但是它對高空臭氧層有害,會破壞環境,所以使用氟利昂的空調被稱為環境殺手。現在,人們用二氧化碳給空氣熱泵機當制冷劑。二氧化碳是純綠色天然物質,對人對環境都無害,所以說空氣熱泵機因為使用了二氧化碳才真正變得安全環保起來。
趣味鏈接
空調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夏季它可以降低室內溫度,讓我們的生活更舒適。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波斯人就發明了一種古式空調,利用裝置于屋頂的風桿,使外面的自然風穿過涼水吹入室內,令室內的人感到涼爽。但是直到1902年,真正依靠電力的空調才被發明出來,不過最初的電力空調并不是為了讓人涼爽,而是要控制印刷車間的溫度,令紙張面積及油墨的排列更準確,以提升印刷質量。
(編輯 孫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