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結合實際,通過土地確權頒證、土地流轉、培育新型農業主體、創新金融改革破解融資難題等方面現行試點,切實推進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率先轉型跨越發展。
一是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今年,全市有24個鄉鎮的276個村開展了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市確權領導小組下發了《關于做好2016年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通知》,對2016年確權工作提出新要求,對2014年和2015年確權工作進行了再部署。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共召開動員會議19次;印發宣傳材料9.3萬余份,張貼宣傳標語、條幅453條;舉辦培訓班61期,培訓人員938人次;已有258個試點村開展土地實測工作,實測面積110萬畝,實測地塊42.3萬塊。
二是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照“加快發展、逐步規范、創新機制、提檔升級”的思路,繼續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工作培育力度,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規范合作社內部運行機制,引導建立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提升帶動農戶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帶動農戶在一、二、三產業融合中實現增收,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目前,全市已評定示范性家庭農場22家,并頒發“通化市市級示范性家庭農場”牌匾。這22家示范性家庭農場分別從事水稻玉米種植、食用菌培育、養豬養殖等行業。
三是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自吉林省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啟動以來,通化市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印發〈吉林省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方案(試行)〉的通知》要求,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相關業務培訓,突出管理服務的重點,夯實管理服務的基礎,全市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得到了廣大農民,特別是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歡迎。目前,各試點分別與農行、農村信用社密切配合,已為43戶農民發放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1418萬元,抵押面積6745.08畝。
四是積極推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已正式啟動。按照《吉林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方案》要求,通化市經過層層把關,確定輝南縣朝陽鎮新勝村、柳河縣柳河鎮先鋒村、通化縣快大茂鎮東安村為全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截至目前,各試點縣都成立了組織領導機構,制定了試點方案,已完成試點村前期基礎資料摸底工作?,F正在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資產清查核實工作。確保試點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進行。
五是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全市78個鄉鎮全部成立了農村集體產權交易中心,搭建起了一個交易品種齊全、組織架構清晰、管理制度規范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免費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提供交易場所、發布信息,并組織開展交易、咨詢策劃等服務。截至目前,共投資169萬元用于農村土地產權交易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購置電腦等設備190件。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資源交易487件,成交金額6123.8萬元,主要成交的標的物是村集體的水庫、四荒地、村集體的資產,如車輛、房屋等。
六是進一步規范農村土地流轉,讓農民真正受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和“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權、不改變農業土地用途、不損害承包農戶權益”的原則,穩步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年初,通化市農委下發了《關于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管理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各級土地流轉中心職責,完善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相關制度。全市78個鄉(鎮)全部建立起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土地流轉信息的收集發布、流轉合同的簽訂和鑒證等工作有序推進,發布土地流轉信息1051條,接待農民政策咨詢2130人次。全市土地流轉面積127.5萬畝,占耕地面積的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