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秸稈資源綜合利用,松原市在大力開展推廣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技術、推進秸稈飼料化利用等常規工作促進秸稈資源就地消納的同時,還重點從落實任務、建立收儲體系、謀劃產業發展、加強戰略合作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推進工作。
制訂實施方案,落實秸稈綜合利用任務。松原市農委、市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分別組成調研組,在松原市境內及周邊地區開展秸稈資源及利用情況統計工作,為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合理規劃布局提供基礎依據。松原市境內秸稈資源量可達到750萬噸(絕干),以松原石化園區為中心,150公里范圍內秸稈資源量可達到1700萬噸(絕干),200公里范圍內秸稈資源量可達到2500萬噸(絕干)。境內秸稈資源農戶直接用作燃料,用于冬季取暖,約占農作物秸稈總量的40%;用作肥料,約占秸稈總量的30%;用作沼氣發酵、家畜飼料等綜合利用,約占秸稈總量的13%;剩余丟棄浪費的約占秸稈總量的17%。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制訂了相關方案,下達了松原市秸稈綜合利用任務,2016年松原市新增利用能力30萬噸,各縣(市、區)新增秸稈綜合利用能力必保5萬噸以上。
搭建收儲體系,加強對資源管理力度。松原市政府成立了秸稈收貯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松原市秸稈收貯的綜合、協調、調度、督導工作。并于2015年11月掛牌成立了松原市惠民秸稈收儲公司,在松原石化園區注冊,擬在松原市范圍內建立“收儲公司”“收儲站”“收儲網點”三級運營體系。目前,收儲公司已完成了松原市秸稈資源的調研摸底工作,并對秸稈收儲成本進行了初步測算。
制訂發展戰略,做好與規劃計劃相銜接。松原市已經將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納入松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總體規劃以及市政府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編制完成了《松原市生物質資源高端化利用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年)》,作為指導松原市未來10年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同時,多次與省里相關部門做好規劃銜接、項目銜接等工作,將松原市秸稈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上報省里。出臺扶持政策,支持秸稈資源綜合利用。通過借鑒國內秸稈資源利用較好地區的先進經驗,出臺了《關于加強秸稈收儲運工作的意見》,從加大行政支持力度、落實秸稈收儲方面支持政策、開辟秸稈運輸專用車綠色通道、落實秸稈加工企業支持政策、優先采購扶持五個方面增強政府對秸稈收、貯、運的扶持力度。同時,對購置秸稈打捆機械設備的農民和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除享受國家、省購機補貼外,由縣(市、區)財政按照國補1∶1比例給予配套補貼;對收儲能力達到每年3000噸的永久性秸稈收儲網點,由縣(市、區)財政發放一次性基礎設施建設補貼資金20萬元,并由所在地政府向收儲企業和經紀人免費提供秸稈儲存用地,無法提供用地的則每年直接補貼2萬元;對秸稈收儲經紀人進行經濟補貼,按10元每噸至20元每噸予以獎勵;對從事秸稈運輸的專用車輛發放特殊通行證,開辟綠色通道,減免各項費用;研究制訂原料采購補貼辦法;將秸稈深加工產品列入采購名錄,優先選擇秸稈深加工產品。
加強戰略合作,開展秸稈綜合化利用示范建設。今年松原市與國家級創新示范企業“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依托其自主研發、國際領先的生物質能源技術,在松原石化園區建設年產20萬噸生物質合成油項目。項目總投資達33億元,項目建成后年銷售收入可達12億元,年利用秸稈120萬噸。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前期和部分土方回填等工作,計劃年內完成樁基礎工程。此外,吉林宏日新能源公司擬在前郭縣烏蘭圖嘎鎮建設生物質能源站,對鎮內集中供熱燃煤鍋爐進行改造,并建設生物質氣化裝置,為鎮內居民集中供熱、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