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全面落實省、市農業會議的決策部署,緊緊抓住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和東部綠色轉型、全市發展醫藥大健康產業的有利契機,不斷提高山區特色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切實增強山區特色農業的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立足優勢特色生態資源,努力建設具有持續競爭力和支撐力的通化特色產業體系。
一是推進菌類生產規模化發展。重點發展黑木耳、香菇、平菇等菌類,努力將通化建設成為優質食用菌產銷基地。全市食(藥)用菌品種主要以黑木耳、香菇、平菇、滑子蘑、榆黃蘑等為主,靈芝、蟲草、桑黃等菌種也有少量種植。逐步形成生產基地標準化,加工銷售專業化,產品品牌化,生態鏈條循環化的持續健康發展目標。
二是實施林蛙產業提質工程。推行標準化養殖,推動長白山林蛙產業園區竣工投產。支持和培育林蛙深加工企業發展壯大,加快林蛙產業全方位產品研發與深度加工,推動林蛙產業向保健品、化妝品、健康食品、生物藥品綜合研發利用方向發展。開展了林蛙產業省級扶持項目預報工作,通過扶持項目促進提升生產水平。
三是新興生態綠色產業悄然興起。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藍莓、山核桃、大榛子等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同觀光采摘、旅游相結合的新模式,開發核桃油、核桃肽、核桃工藝品等加工產品,延長產業鏈條。
四是加強特產之鄉和示范基地建設工程。主要通過規模化和標準化基地示范,提高特產區域生產水平。加強全市特產之鄉建設工作,計劃重點培育特色高效主導產業,推進區域化布局和專業化生產,加快形成一批區域特色明顯、市場知名度高、經濟效益好的“特產之鄉”。
通化市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抓住全省東部綠色轉型發展的有利契機,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托,以科技為動力,以項目建設和培育龍頭企業為重點,推行特產業種植規范化,提高特產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強特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