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嵩
在奧地利留學的時候,我住在林茨市一個叫做Julius Raab Heim的國際學生公寓。
印象中,3月的奧地利就漸漸沒了寒氣,迎春花在剎那間一同綻放,沖上枝頭。4月底,迎春花漸漸凋零,新一輪的主角是黃色的油菜花和粉白色的蘋果花,開在路的兩旁。蘋果花散發著淡淡的香氣。路的盡頭,是一潭碧綠的湖水,倒映著藍天白云。這一切,宛如一首田園詩。
林茨大學的正中央有一個很大的池塘,里面的魚兒因為過于肥碩,游起來很費勁,只好在水中走著S路線。池塘邊的蘆葦叢是野鴨們的根據地,它們把家安在那兒卻終日不落戶,在校園里四處亂竄,橫穿馬路。多少次,我跟朋友被它們擋住去路。得逞后,校園的樹林里回蕩著它們嘎嘎嘎的得意的笑聲。
奧地利雖小,卻國泰民安,失業者每月都能領到生活救濟金,基本上能衣食無憂。我在奧地利遇到過不少流浪漢,大多頂著一頭蓬松的辮子,身后跟著一條大狗,一群人有事沒事在街頭閑坐,毫無窘迫之態。
7月份,林茨正式邁入夏天。校園里郁郁蔥蔥的老樹下時常坐滿看書的人。斑駁的樹影映在密密麻麻的課本上,好像一出流動的熒光劇。圖書館門口的草坪上,總有幾位只穿著內衣的女同學躺在那兒,一邊曬太陽,一邊溫書。林茨人喜歡把皮膚曬得黑黑的,覺得那樣才健康時尚。
再往后,奧地利就進入黃金時代。秋天的奧地利,經常美得讓人忘記了呼吸。租一輛車去上奧州的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在云霧飄渺的山間穿梭,是再愜意不過的事。
11月的尾巴,白天越來越短。似乎只一小會兒的工夫,深秋便與初冬完成了交替。學生公寓的管理員很刻板,一定要到11月底才開暖氣,即使11月初天降大雪也一樣。因此,在暖氣來之前那段時間,我總是一起床就去找熱乎的地方。自習室跟圖書館暖氣十足,成為極好的選擇。
每年11月底,在奧地利和德國,各大城市的中心廣場上會搭建起許多臨時的店鋪,出售小吃、飲品、紀念品之類的,一年一度的圣誕市場就這樣拉開帷幕。無論天有多冷,市場上都是人滿為患。人們左手端著一杯熱騰騰的潘趣酒,右手捧著一盤酸菜配肉腸,能在寒風中站上兩三個小時,只為跟友人敘敘舊。
一到初冬,帶著圣誕圖案的餅干盒就變得極為搶手,因為奧地利人的習慣是將自制的圣誕節餅干裝進其中儲存。我的好朋友小萱是天津人,跟我一樣在林茨大學讀書,她常在12月初給遠在天津的父母寄去一盒自己親手制作的圣誕餅干。她用保鮮膜將每片餅干裹得嚴嚴實實的,再用廚房紙巾將它們隔開,如此一來,寄到家里時里面的餅干一片也不會碎。每每想起此事,我的心里就能暖上許久。
奧地利人喜歡用四個詞語來表達再見,它們分別是:Tschüss、Ciao、Auf wiedersehen、bis bald。Tschüss跟Ciao多用于非正式場合。Auf wiedersehen是“再一次+相見”的組合,聽上去這樣的道別會少幾絲傷感,多一份期盼。bis bald是最溫暖的字眼了,它的含義是“一會兒見”。倘若心中存有思念,再長的分離也只是彈指一揮間,不是嗎?
過去的10年中,我在歐亞大陸間來回奔波,跟朋友、家人經歷過無數次的聚散離合。每到分別之時,我都會在心里對他們說:bis b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