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誰都難免成為一株發呆的小草,沒人愛,沒人暖,有事兒只能隨風倒。不怕,不怕,到付洋姐姐這里來避一避,風吹一會兒就散了呢~
Email:fyjiejie@163.com
QQ:1056967143
寄信:130021 長春市清華路156號《中學生博覽》發呆草(收)
洋姐:
洋姐好,我心里有件事想跟你說一說,想聽聽你的意見。
我今年高考結束,報志愿的時候,家里本來想讓我去提前批次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我是個女生,所以我不是很想去那所學校,因為我一直都想去軍校。但是,我想填報的軍校我父親和各位伯伯一句話就給否定了,說我沒有任何希望考上那里。
然后報本科一批的志愿的時候,家里就一直讓我報師范??晌也幌氘斃蠋?,而且按照我的成績能夠考上的好一些的師范院校在海南招生的,只有漢語言文學專業,我不喜歡這個專業。于是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填了志愿,但因為分數不高所以被錄到暨南大學的酒店管理專業。
家里對酒店管理這個專業意見非常大,從錄取結果出來一直鬧到現在,天天讓我去復讀,我覺得很痛苦。我爸每天都罵我,也不想跟我講話,他說我要一輩子給人家當服務員了。我自己是認為城市和學校比專業重要的,要有一個平臺先,所以錄到這個專業我覺得還好,而且我也去問過同系的師兄師姐,他們說在某個程度上這個專業學的東西其實非常高檔,并不像我爸媽說的不入流。
爸媽擔心我的就業問題這是其一,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和家里各位伯伯都非常要面子,他們總希望我能給他們掙面子,想我去當教師或者公務員,但是這些都違背了我自己本身的意愿,我認為我是一個獨立的人,不是用來給他們掙面子的物品。他們這樣的行為讓我覺得很痛苦。
關于這個專業的就業,我也去咨詢過許多師兄師姐,事實上是很多元的,現在專業與工作不對口的特別多,而且我自己是有打算要自學ACCA的,但是我爸媽完全不能夠理解。我爸爸的脾氣十分地暴躁,一開口就罵人。
我是一個人在我們省最好的高中讀書,在省會生活。我總覺得我跟爸媽的思想已經完全脫節,我想要跟他溝通,但是覺得很難。我父親一直堅持他是對的,他覺得我沒有社會閱歷,不知道社會陰暗;但是我就是堅信付出就會有回報的,而且去深圳讀書的話,我大概會在深圳發展,大城市的進步不就是努力就有希望嗎?
我認為我是對的。
洋姐,家里這樣子的態度讓我覺得對未來很迷茫,家里給的壓力太大了,一言不合就打罵,偶爾我會出現自殺的想法,但是又好像很貪戀生活在這個世界,心里沉甸甸的,然后也不怎么出門,因為一出門媽媽就說我整天出門花錢;不出門她就說我整天待在房間里讀書都讀傻了……
有時候真的覺得好苦。
想聽聽洋姐對于這件事情的看法,關于我的專業和家里這樣的態度,謝謝洋姐。
親愛的同學:
你好!洋姐先給你講個不久前發生的事兒——姐有個作者(就不說她的名字了,你們可能都認識她),在2016年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以高出三十多分的成績沒有被暨南大學錄取。她很難過,來找洋姐聊天。我說你這個成績已經相當不錯了,只要你同意調劑,今年一定能讀上研究生,被其他學校錄取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她就是要讀暨南大學,對別的學校完全沒有興趣。于是,倔強地轉身,頭也不回地去準備明年再戰。洋姐的話,她連考慮都沒有考慮一下。
洋姐是北方人,對于南方的大學沒有太深的情結,但是通過這件事情,暨南大學在洋姐心里的地位那可就不一般了。
你能考上暨南大學,應該是個成績優秀的小孩,學習必定十分努力,在繁忙的高考期間還抽空兒讀小博,小博實在與有榮焉。
至于酒店管理專業,洋姐與你師兄師姐的看法是一致的,首先這是一個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巨大的專業,其次即使你讀完后發現自己不喜歡從事相關工作了,你還可以在考研的時候換專業,或者在選擇工作的時候轉行。
大學教育不同于職業教育,大學教育本來就不應該是為現有的工作崗位輸送“螺絲釘”,而是為了將人類迄今為止所掌握的知識和思維方法系統地傳授給后代。所以,你的師兄師姐才會發現“專業與工作不對口的特別多”。如果你是從藍翔畢業,學了挖掘機,基本上就不會去當廚師了(除非你兩個職業技能都學了),職業教育才是為現有的工作崗位輸送人才的,所以接受完職業教育后再轉行就不那么容易了。但是,大學教育基本還是通識教育,如前所述,它傳遞的是基礎的知識和思維方式,所以畢業后基本不會對口,但是由于你的知識底蘊已經鋪墊完成,思維方式基本成型,無論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還是非相關專業的工作都會很快上手。
關于學校,關于專業,關于未來,你的思路基本是清晰的,給你點個贊。洋姐更贊的是,當你隱約發現父母的無知、虛榮和要挾的時候,你沒有就范,而是主動跑出去向外界尋求更多的信息,咨詢師哥師姐,避免了父母的自以為是可能給你造成的傷害。人就是這么一種奇怪的動物啊,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能爬完,失敗了里面也有一絲甜;而別人(哪怕是父母)給選的路,如果自己不喜歡,即使一直順風順水,風光無限,背后也總藏著無奈、不甘和哀怨。
在面對選擇的時候,有一個并不神的邏輯——如果這個選擇是你自己做出來的,你首先會對它負責,其次你會在實現它的路上時刻亢奮并充滿警惕,一旦發現走不下去了,會主動地想辦法轉個彎;可如果這個選擇是別人逼你做出來的,你就會覺得反正這不是我的事兒,失敗了正好證明他們錯了。思想上的不負責任和消極怠工能給你帶來快樂和成功的幾率洋姐真心不看好。
努力一定有希望,但付出不一定有回報。所以,當你信誓旦旦地與父母去辯論你所缺乏的“社會閱歷”的時候,他們難免感覺你幼稚,并為你擔心。洋姐給你的建議是把父母真摯的關心留下,經常表示感謝,并停止與他們爭論。一個能看見父母情緒的存在、懂得感恩、對他們和風細雨不爭是非的小孩會大大降低父母的控制欲和攻擊性。你越是試圖去嘲笑他們不如你生活在省會見多識廣,他們越會握緊手里的最后一段韁繩。
你要聰明地知道,暫時你還不是他們的對手;但你更要知道,你馬上就要超過他們了,這個時候自殺,真的很虧。最后,送你一段話吧,網友說的,洋姐覺得好有意思——
父母們總喜歡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可是這只能證明他們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
付洋姐姐
編輯/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