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山東省各地都出現了肉羊養殖利潤大幅下降的現象。山東省沂南縣宏利養殖專業合作社在當地小有名氣,出欄的肉羊主要銷往濰坊、青島等地。負責人朱利成告訴記者,2013年活羊每公斤26元左右,一只能賣1500元,利潤為30%;而2015年每公斤只賣十七八元,利潤已經很少了。朱利成說,現在很多散戶放棄了養羊。
無序擴養致肉羊價格下降
記者了解到,自2015年開始,連續5年一路看漲的肉羊價格開始持續下跌,活羊價格比年初下跌約20%,集貿市場羊肉價格普遍跌到60元/公斤以下,比2014年2月份高點下降約10%。談到價格下滑的原因,朱利成認為是因為這幾年肉羊養殖規模上得太快,導致市場消化不了。最近兩年,他的合作社社員增加了二三十戶,肉羊存欄量增加了約三分之一。
無序擴養是肉羊價格下跌的一個重要原因。山東省濰坊市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劉炳義說,這幾年中小型的規模化飼養場多了,存欄量增大,加上加工環節不配套,導致肉羊全部涌進生鮮市場。而需求方面,2015年牛肉、雞肉等價格都偏低,分流了一些消費者。
進口羊肉形成沖擊
進口羊肉價格低進一步加劇了國內肉羊價格下跌這一態勢。“如今咱們國家從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進口的羊肉逐漸增多,國內羊肉市場肯定受沖擊。”在濰坊市經營火鍋店的侯新起分析說,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羊肉比國產的便宜30%左右,所以羊肉店、火鍋店一般會選擇進口羊肉,國產羊肉自然也就賣不上價。
據了解,隨著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2015年中國羊肉進口量同比增長50%以上。每年的進口量已經接近山東省一年的羊肉產量了,約占全國年產量的8%,而且進口冷凍羊肉價格極低,普遍在每公斤30元以下,比國內低不少,進一步沖擊了國內市場。
抱團合作,提高競爭力
肉羊價格下降,讓許多養殖戶感覺有些吃不消。不少人表示,如果價格再下降,他們打算降低存欄量,有的甚至想把羊全部處理掉。
針對這一現象,濰坊市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劉炳義直言,如今養殖戶們確實面臨著重新“洗牌”的陣痛。大部分養殖戶還處于粗放式經營的狀態,前幾年,行情好,養殖戶收入不錯,但現在養殖戶們面對的對手,實際上是國內外大型牧場的老板,以往小而散的養殖模式越來越不具備競爭力,養殖戶們只有抱團合作、規模經營,提高養殖水平,降低養殖成本,才能獲得好的養殖效益。
(資料來源:山東三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