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城關鎮八仙橋洞庭湖邊,有一艘 “漂浮雞場”,雞場負責人童普選忙著給土雞喂食,在其身旁一群群毛色光亮、散養的土雞在草叢里四處追逐覓食。藍天白云,綠水青草,腳下的雞群,勾勒出一幅天然美景圖。
今年62歲的童普選以前是一位漁民,祖祖輩輩靠打魚為生。2007年,他毅然轉行,做起了“雞司令”,他養雞方式很特別,飼養的土雞白天吃在洞庭湖邊,晚上睡在洞庭湖的船上,而且養殖逐水草而居,哪里野草豐富,雞場就跟著漂移到哪里。
一晃8年時間過去了,現在雞場年收入穩定,一年收入七八萬元。
摸索:門外漢成了養雞專家
在8年前,童普選根本沒有養過雞。他是一位漁民,靠在洞庭湖捕撈為生。隨著年歲漸大,捕魚顯得力不從心,加上洞庭湖禁止過度捕撈,漁民收入減少,轉行是順勢而為。“一開始困難太大了,老婆、子女全部都反對,身邊沒有一個人支持。”童普選說。因為對養雞行業完全不熟悉,投入大,風險也大,在沒有任何人支持的情況,他投資5萬多元,將漁船打造成雞舍,購置一千余只土雞苗,一個人養雞。
第一年,因為對養雞毫無經驗,童普選的1000多只雞突然間患病了,每一只都病怏怏的,不肯進食,叫起來像是貓叫,感覺喉嚨里面卡了東西。
童普選急得不行,抓了幾只生病的土雞就往岳陽縣畜牧局趕,請求幫助。畜牧局派了工作人員到童普選的雞場檢查,發現,原來他的雞是呼吸道感染,當即下了藥,一個星期后,大部分雞都痊愈了。“第一年,死了300多只雞,相對而言不算很多,還是賺了一些錢,這鼓勵了我繼續養雞。”童普選說。周邊的漁民看到他養雞賺錢眼紅了,紛紛開始在船上養雞。“一年的時間,突然多了11條養雞的船,都是我們城關鎮漁業隊的。”
看到漁民養雞熱情大漲,岳陽縣畜牧局開辦了一個養雞專業培訓班,為期一個月。在課堂上,童普選成了最勤快、最好學的學生。“我就是吃了技術的虧,什么都不懂,有機會能學習當然要努力。”童普選說。當初大家一窩蜂都來養雞,養到最后,禽流感的暴發,讓不少養雞戶損失慘重,到現在,就他一個人在堅持,還有盈利。“養雞這事需要細心,他們又是養魚又是養雞,沒有精力去護理土雞。”
收獲:放養喂出“土飛雞”
“洞庭湖邊上,周圍環境好,水草茂盛,昆蟲又多,適合土雞散養。”童普選介紹道。他選購的土雞是湖北農科院培育出來的土雞苗,放養在綠色天然無污染地區,白天覓食野草、昆蟲等純天然飼料,早晚補喂玉米等輔料,不添加任何飼料添加劑,這樣喂養出來的土雞羽毛華麗緊湊,體態輕盈優美,肉質鮮嫩富有彈性。
“我很少在一個地方超過一個月,一般是我的船開到哪里,雞就在哪里覓食,這樣不斷有新鮮的天然飼料可以提供。”童普選說,“整條船就是一個‘漂浮雞場”。
因為長期在野外生活,他的雞都擅長飛翔與游泳,有的土雞像練了輕功一樣,撲閃著翅膀能在空中飛行20來米,還有的土雞在飛回巢的過程中,不小心掉在洞庭湖里,也能撲通撲通往岸邊游回來。
1200多只土雞,高峰期最多的時候一天能產800多枚雞蛋,每次在雞窩里面撿蛋的時候,童普選都樂開了花。“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我們家的土雞蛋已經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供不應求。”
除了第一年沒有經驗損失過300多只雞外,童普選后來養雞再也沒有遭受大的損失,就在禽流感疫情流行的那陣,他也是有驚無險地度過了。“當時禽流感搞得人心惶惶的,洞庭湖岸邊都設卡了,不讓我們上岸銷售,怕傳播疫情。”最困難的時候,還是岳陽縣政府幫了大忙,當時為了解決積壓的雞蛋,縣政府大力推動民眾買蛋,終于將雞蛋賣完。
堅守:8年時間,過年都在船上
8年時間過去了,童普選每年都飼養一千多只雞,每年的利潤在七八萬元,稍差的時候也有五六萬元,雖不算大富大貴,但也算穩定可靠。“整天整晚一個人守著,8年時間,每年365天,我基本天天都守在船上,親戚家請客我都去不了,甚至過年我還要來船上,給它們喂食。”童普選說。養雞時光太寂寞了,每天都守著一船的雞,船上沒有電視,沒有娛樂,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我還是喜歡養雞,所以才能堅持,今年我請了一個伙計,輕松了一些,打算以后擴大規模,再買兩條船,養更多的土雞。”童普選說。養雞雖然清苦,但是是他的樂趣所在,他不會輕易放棄,以后他還將擴大規模。
為了進一步打響知名度,拓寬銷售渠道,童普選還跟別人合作建起了岳陽土貨微信公眾平臺,將蛋雞的養殖過程、土雞蛋的鑒別方式等向廣大消費者公開,接受監督,保證質量。同時還借助微信公眾平臺進行銷售,一舉兩得。
(湖南 ? 黃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