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植背景
構樹,別名構乳樹、褚桃、褚實子,為多年生落葉喬木,適應性強,抗逆性強,具有速生、分布廣、易繁殖、熱量值高、輪伐期短的特點。其根系側根分布很廣,生長快,萌芽力和分蘗力強,耐修剪。在中國的溫帶、熱帶均有分布,不論平原、丘陵或山地都能生長。通過雜交育種結合現代生物技術培育出的富含粗蛋白的雜交構樹,具有速生、豐產、多抗、耐砍伐等特點,在飼料、造紙、生態綠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生態價值。
2015年1月,在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國務院扶貧辦將構樹扶貧工程列入2015年我國十項精準扶貧工程之一,并組織成立了“雜交構樹產業扶貧”項目組。該工程采用中科院植物所雜交構樹品種以及產業化技術,重點在全國貧困地區實施雜交構樹“林—料—畜”一體化畜牧產業扶貧。
安徽省的蒙城、岳西兩個縣是全國種植雜交構樹起步最早的試點縣,蒙城縣是平原構樹高產示范縣,岳西縣是山區脫貧致富示范縣。目前岳西、蒙城兩個縣都是安徽省雜交構樹綜合利用示范縣,已經形成了1000畝以上的種植規模和最基本的產業鏈條,也為解決目前畜禽飼料短缺的問題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二、種植前景
構樹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全身都是寶,可大力開發利用。同時由于構樹及其產業具有治理鹽堿地和沙漠、石漠化,加速造林綠化和可循環持續利用,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等功能,具有良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能盡快地實現土地的增效。
1.2015年,國務院扶貧辦連續兩次召開雜交構樹扶貧研討會。構樹產業作為扶貧項目已經被國家認可和接受,對構樹種苗的需求量很大。快速繁育種苗是一項不錯的收入來源。
2.目前構樹飼料嚴重短缺,構樹被稱為是飼料樹,構樹枝葉蛋白質含量高達25%~32%,是純天然高蛋白飼料,市場需求量大。價高無貨。牧業公司及養殖場都有需求。
3.由于部分企業和資本進入構樹開發及構樹產品加工流通與農業社會化服務,對構樹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廣的作用。他們發展種苗繁育、高標準設施農業、規模化養殖等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開發農村“四荒”資源發展多種經營,投資開展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及“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共同發展的模式,提供土地托管服務等方式,帶動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可想而知,機遇、前景、責任、空間,增加了發展構樹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三、效益分析
1.樹葉收入
根據構樹的生物學特征,構樹有極耐砍伐性的特性,構樹在安徽一年可以機械化收割3~4次,每畝地樹葉產量在1萬~1.5萬公斤,也就是10~15噸。收割下來的鮮物質有三種處理方法。第一可以打青儲包:每畝地收入6000~9000元;第二可以晾曬或烘干成干飼料,每畝干料2500~3500公斤,按目前價格每畝收入可達7000~10000元;第三可以加工成新鮮漿汁混入玉米粉直接發酵成飼料,每畝地的收入在7000~9000元。
2.種苗收入
雜交構樹種植在我國還在起步階段,種苗快繁可以創造出更大的利潤空間:
(1)出售插段:每畝地可以產插穗2萬段,每段0.4元,每畝地毛收入8000元左右;
(2)出售根段:每畝地可以產根段1萬段,每段0.7元,每畝地毛收入7000元;
(3)出售成品樹:每畝地2000棵,每棵5元,每畝地毛收入10000元左右。
綜上所述,國家目前之所以推廣雜交構樹試點種植,也是為農民選擇更好的種植項目。構樹既能改善生態環境,又能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品種不退化,易種易活,一次種植,長期獲益。其種植成本低,收益好,適宜大面積種植,綜合利用率和附加值高,易于形成農業產業化經營,市場對其產品需求量大。構樹產業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于一體的利國利民的創新創業項目。
(安徽 ? 王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