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EY
新年,也為私人飛機定制一件大禮:
一件量身而作的“新衣”。
藝術家信王軍在“上海起藝”活動中,
為一架波音747量身定制了一件“涂裝新衣”,
刷新中國的涂裝藝術紀錄,并為私人飛機注入了藝術的色彩。
給飛機換一件新衣,想象中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許多飛機從開始服役到幾十年后退役為止,除了使用過程中的磨損外,幾乎在外觀上不可能出現任何其他變化。但是,近幾年,隨著技術手段的改進以及航空公司文化理念的革新,為飛機“變裝”——飛機涂裝,逐漸也玩兒出了新花樣。
在國外,飛機涂裝一直都是全球各大航空公司樂此不疲的事情,盡管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但仍有不少驚喜出現。2015年上映的《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第七部作品《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再掀起星戰熱潮,日本航空公司與迪士尼合作率先推出與自家LOGO配色和諧的星戰機器人R2-D2涂裝飛機,于2015年秋天已經正式投入國際航班線使用。
同樣搭上熱映電影班車的還有西捷航空,他們的冰雪奇緣航班也賺足了眼球,這架飛機的涂裝是繪畫人員耗時21天才完成的彩繪杰作,每組6名噴漆工,兩組人員換班全天工作,共消耗了643.5升的23種顏色油漆,完成的工程量相當于常規飛機油漆工作的兩倍,此架航班僅是停在停機坪就足以讓冰雪迷尖叫了。
巴西世界杯那年,巴西GOL航空曾經對外征集“世界杯彩繪涂裝方案”,最后贏得大賽的涂裝作者是35歲的設計師Fernando Degrossi,他的涂裝方案以黃綠兩色為基調,并包括了足球圖案和代表巴西隊五次奪冠的五顆星。最后,Fernando Degrossi獲得了價值 5000 雷亞爾的機票和一架飛機模型作為獎勵。
但是在中國,民航飛機的涂裝還十分保守,大部分僅僅是涂裝上公司LOGO,在創新上還并未國際化。于是,私人飛機開始成為飛機涂裝的實驗者,此次,我們的當代藝術家就為這個行業率先開啟了“飛機藝術涂裝”的新創意。讓飛機的涂裝不僅僅是一部電影、一個符號,而是成為一個“全民藝術”——中國知名的藝術家信王軍在其策劃的“上海起藝”活動中,將一架屬于私人機主的波音747“改頭換面”,為其披上了“新衣”。
上海起藝是由信王軍及朋友們共同發起的一個全民參與的藝術活動,做飛機涂裝是信王軍一直在尋找的機會,“每天約有10萬架飛機在天空中飛翔,其中大部分是客機,而它們的樣子都幾乎一模一樣。我每年在天空中要飛10000公里以上,總想著什么時候能對飛機做些什么。”信王軍說。
通過“上海起藝”項目中上海團隊的幫助,信王軍了解到在上海世博會結束后,世博會場館最大的C片區停了一架私人飛機,這是一位上海企業家買下的一架美國UPS的退役波音747客機,這架波音747服役美國UPS郵政30年,同時這也是全球首架原機拆解后重新組裝的747實體飛機。該飛機原是1970年波音公司生產的747—100貨機,為了來到中國,10名工程師用了半年時間設計拆裝方案,整機拆解也用了半年,在美國經歷7個半月完成拆解,2895個零件被打包在85個集裝箱內從美國洛杉磯港口運抵上海,來到上海之后再重裝復原,停在世博園廣場上。
聽到這個消息,信王軍眼前一亮?!斑@幾年我總是會想,我們可以在一個手機殼上有自己的藝術創造,可以在T恤上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在一輛車上做花樣涂鴉,卻似乎對飛機無能為力。此前,我也詢問了幾家航空公司,他們都紛紛表示因為花費實在不菲,在飛機上做行為藝術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于是我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當我知道世博園停放著一架波音747這個消息后,立即就趕去了現場。我見過波音747,坐過波音747,也認識駕駛過波音747的飛行員,可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站在波音747機身下,我還是被震撼到了——機身高得我伸手都夠不著,看上去小小的起落架輪子比卡車輪子都要大,引擎大到一啟動就能將我們在場所有人卷入其中。我繞著機身轉了好幾圈,晚上回家后瘋狂搜索了許多關于波音747的資料,還找了好多世界各大航空公司購買的波音747客機,我甚至查找了波音747服務于哪些航線……猛然間在一個深夜,我看到了世界上所有波音747的共同點——機體全為純白色。白色這個世界上最純的顏色,純潔、神秘,作為一切的源頭,這不正是我朝思暮想的嗎?這個共同點讓我找到了我苦苦思索的靈感——讓更多的人們在這見證過歷史的白色龐然大物上涂鴉自己的夢想,釋放自己的激情,共同創作這件偉大的飛機作品。有了這個想法之后我徹夜難眠,特別激動。因為我當時就想象到了當幾十、幾百,甚至上千人在這純白的機身上共同抒寫夢想、涂畫未來的景象,因為只有孩子們才會湊在一起共同涂畫一張圖。”
講述這個想法的信王軍信心滿滿,他想象著大家像孩子一樣共同涂鴉這架飽經滄桑的波音747,讓飛機成為一件“每一個人”的藝術作品,感動得幾次差點落淚。難以想象,自己尋找了那么久的機會終于可以和那么多熱愛藝術的人共同分享了,信王軍相信,這個飛機涂裝的藝術計劃將會成為許多人一生中可遇而不可求的機遇,是許多像他一樣熱愛藝術的年輕人尋求已久的一次嘗試。
此前,他了解到,在國外曾經有一個“墓地計劃”,就是將一批停放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沙漠的廢棄軍用飛機作為美國藝術項目的一部分,這個藝術項目的靈感來源于贊助商Eric Firestone,他們讓藝術家在廢棄的軍用飛機上涂鴉,從而使其獲得新生。從空中俯視的時候能看到浩瀚沙漠中停放著4400多架飛機,其中有B-52轟炸機、F-14戰斗機和A-10攻擊機等。這些飛機的機身是由30余名世界頂級城市藝術家用色彩和繪畫創作出來的畫面,藝術家用他們手中的畫筆將廢棄的軍用飛機變成了傳世的藝術作品。其中,參與藝術家曾說:“這個項目是生命中絕無僅有的一件大事。它代表了藝術中的一種理念,讓藝術家重塑真實的廢棄飛機形象,這在藝術史上是一個壯舉?!?/p>
涂裝計劃與平時的涂鴉手法完全不同,飛機上部分的繪畫需要很長的時間,飛機的高度和長度都超出藝術家們平時的繪畫習慣,藝術家需要從不同的角度移動,在雷亞架上一站就是一整天?!皣獾倪@些涂裝,有的由一位藝術家獨立完成,而有的則需要多位藝術家同時創作,真的很激動人心。也許這是中國人再次創造涂鴉歷史的時刻——完成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最齊心協力完成的巨大藝術作品。而這件作品,不是一幅畫、一首長詩、一個巨型雕塑,這件作品是一個寄托著中國人夢想的飛機藝術品,孩子對自己將來的暢想,年輕人對事業對家庭的寄托,老年人對世界未來的夙愿。在這架飛機上,每一個人都將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飛機涂裝藝術家。”信王軍說。
但是,在世博園,涂一架飛機的難度依然擺在面前,最初,大家也想像國外藝術家一樣圍著飛機造棟房子,但世博園區的種種限制讓他們不得不放棄了這種想法。但是,要涂裝這樣的龐然大物,對于“貧窮的藝術家”來說不得不考慮到安全問題和成本投入,于是,信王軍放棄了一切廉價粗陋的方案并為每一位參加涂裝的藝術愛好者投了保險:“我們希望這是一次安全的集體創作,讓每一個人都能安心地表達自己的色彩。但是,一看到預算我就傻了,沒想到居然要那么多錢,雖然搭建方已經按噸來算材料了,并且調來了全上海所有的網板(方便人在雷亞架上站立),但對于我們來說,這預算著實有點無奈。另一邊,我們精心選出的20位藝術家和50位自愿參與的志愿者已經躍躍欲試了,涂料的上色解決方案也出來了,連清潔飛機的團隊都找好了。我和上海起藝團隊已經為此花費了大約80多萬元,按照預算我們還需要一部分資金來完成此次飛機涂鴉藝術,所以我們在原來預想的全民參與的基礎上發出了眾籌,希望填補部分材料費用的空缺,另外,也讓更多有飛機涂裝心愿的人可以加入進來。大家可以像孩子一樣在這里發揮想象、展示自己的作品,這些作品又會聯接在一起,成為一個更有意思的大型藝術作品。讓這架世界上第二大的退役飛機以一個全新的、個性化的、藝術感的方式展示給全世界?!?/p>
恰在此時,這架飛機的機主也開始給信王軍提出要求,機主本人將此架飛機命名為“夢想家”,對飛行以及私人飛機充滿情懷。購買飛機的時候,機主就知道這個龐然大物不好“伺候”,這架波音747全長80米,最高處超過19米,機主花巨額運輸費將其運抵上海已經耗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當機主在面對停放在世博園區的這架已經服役30年的飛機時,機身上不少的磨損還是讓他略有遺憾。此次涂裝方案一出,機主便十分有興趣,沒有想到中國也有飛機涂裝的團隊,于是將“情懷”限定為涂裝主題,讓信王軍及團隊勾畫草圖。但是,因為要將主題定位在情懷上,所以很多的商業機會就不合適進入了,這也為涂裝的眾籌帶來了一些阻礙。
“不過,好的是,當這件事傳到媒體的耳朵里后,很快就有超過300家媒體與我們聯系,希望能夠關注這個事件。于是我想,我們既然主打情懷,然后有這么多的媒體支持,不如我們拿出機翼、尾翼部分,交給所有的媒體,答謝媒體的支持。對此機主也表示了支持,于是我們將整個機身分區,比如分為頭部、機身、尾部幾個區域進行涂裝,此次涂裝的每個參與者都在飛機的機體表面分到一個區域(0.4x0.4米的區域),他們在這里可以進行反復的創作,無論想玩什么花樣,都會有藝術家給他們做指導。涂鴉完畢,活動機構為每一個參與者頒發了一個參與此次涂裝藝術的證書,上面有一個專屬的編號并附有涂鴉區域的圖片和整個飛機涂裝完成后的圖片。另外,還有以機構為單位的參與者自行選定一塊區域(0.9x0.9米的區域)展示其作品和品牌,創作者的突發奇想數不勝數,整個飛機涂裝會保留到“上海起藝藝術節”結束,甚至延續到下一個飛機租戶的到來。”
隨即,在北京、上海兩個團隊的聯合工作下,信王軍和團隊在“每天一睜眼就工作,完全停不下來”的工作狀態中,來來回回,接納了超過幾百人參與這件作品的各個細節,真正參與涂裝的很多人只具備基本的美術基礎,信王軍帶著藝術家團隊逐一為他們修改草圖,教授他們涂裝方法,從選涂料、筆刷到修改部分繪畫誤區,事無巨細,最終,此次飛機涂裝終于在“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情況下中落下帷幕。披上全新“外衣”的波音747舊貌換新顏,成為世博園區內的一景,同時,這也是“上海起藝”送給機主最好的新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