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收購前要考慮什么?
A:在任何一個收購案的過程中,應該是這樣,收購一個企業,你首先能夠駕馭它,你要能夠首先想清楚,它有什么價值值得我收購它?先進性、未來發展空間等等。我們目標很清晰,我們知道并購它的意義、價值。我們的目的是要把它并購好了,把企業不僅僅在歐洲做好,同時要把它順利地引到中國來,而且要盡快地取到證。
Q:在并購的過程當中,有沒有遇到過一些波折?
A:應該說這樣,我們在并購的過程中,譬如說凈值調查,那肯定還是有分歧的。所以我們選擇了來自國際知名的德勤公司做凈值調查。對方感覺得到,我們的團隊很專業。第二個就是對整個它未來的市場行情定位我們也是很清晰的。就是在整個并購的過程中,他很難有模糊地帶,在這點上面外方也感覺到我們不僅僅是為了買一個企業,因為買回來我們不是做投資,不是做上市的,我們要把它發展壯大。如果說我買回來不是來做這個產業,而是把它作為一個投資收益,或者說為了把它未來前景提前釋放,作為老外來講,他們也會有壓力的。我們做這個投資,收益是要看到的,但更主要的是如何來強大企業、壯大企業,同時還能夠適應中國國情進行發展,而不是一味的作為投資來做。
Q:未來有什么設想?
A:我們定位立足于江蘇,面向全國,放眼全球。因為我們一個民營的園區,不僅僅是承載著項目,同時我們也是作為一種投資主體,向全球的這種通航類的企業揮手。你有資金,我們可以有好的項目合作;你有好的項目,我們有強大的資金保障來進行合作;你有市場,我們有好的產品來合作,我們這種合作模式跟國有的政府全資園區還是有很大差別性的。
Q:對想進入通航產業的企業家,您有什么經驗分享?
A:中國的通用航空的發展,肯定不是我們一個江蘇藍天產業園就能做起來的,我們更需要全國乃至全球,熱愛航空的有志之士,特別是有實力的人來共同參與,只有這樣,才能把通航產業做強做大。說到經驗,首先這個行業還是專業性比較強的,中國也還不像國外,這樣就要把它分析好、考慮好,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很強有力的、有前瞻性的團隊,這個風險就會小很多。
Q:航空行業是高投資、高風險、高技術行業,您如何來確保企業良性發展?
A:選擇項目很重要,一個項目本身不需要一次性投資到位,所以說找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項目比手里有大把的錢更重要。說到中國的低空開放,為什么遲遲還沒有完全放開?實際上現在完全放開,我們中國能夠飛的飛機也很少,能飛的大多都是外國飛機,所以將外國的飛機轉變成我們自己的飛機也是當務之急。
Q:您在已經收購艾雷奧特后,怎么又想去收購第二個項目?
A:因為作為一個通航企業,你如果說僅僅是一兩款產品,特別是單發的,這個技術力量肯定很難得到一個提升。比如說我們現在一是要選擇雙發的,二是要選擇起落架可收放的,那么我們無論是從人員結構,還是整個設計團隊和制造團隊,人的整體水平會有所提升。而且它未來對現有的艾雷奧特的產品的升級、提升都會有其它很大的幫助。因為它們本身的,一個21部的輕型運動類的,跟這個23部的標準類的,這個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個項目目前協議已經簽署了,落戶在常州。
Q:為什么沒有在建湖?
A:因為藍天產業園也是在我們江蘇省小型制造基地的一個園區。常州跟建湖的距離是2個小時車程,全長150公里左右。其次它有個通用機場,我們從建湖周圍總部走出去,到蘇南更好積聚人才,對通航產業的發展更有好處。這樣我們在常州這個通航產業園布了一個點,那更會南北形成呼應,更好地吸收不同層次的人才以及不同類別的產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