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仲毓
摘 要:19世紀下半葉,電的發明和使用標志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人們從蒸汽時代過渡到電氣時代。直到現在,電力系統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了方便電力系統的管理,電能計量裝置應運而生。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能計量裝置也在不斷更新換代,逐漸智能化、信息化。隨著電能計量裝置的變化,對電能計量裝置的管理要求也逐步提高,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是整個能源工作有條不紊的重要保障,但就我國目前的電力系統管理來看,電能計量裝置管理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需要加強管理,建立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保證資源的合理使用,防止浪費。
關鍵詞:電能計量;電力;管理
電力產業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電力產業是發電、供電、用電三方共同組成的一個整體,緊密聯系,共同擔負起維護城市供電系統順利運行的責任。電能計量裝置就是為了維護三方的穩定,對3個部門進行測量,得出使用電能的總數量,方便發電、供電、用電三方的銷售和買賣,在三方的關聯中起到重要作用。為了節約能源,制定電力消耗量,提高經濟水平,電能計量裝置成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電子儀器,想讓電子計量裝置發揮最大的功效與作用,就需要有合理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推動電子計量裝置設備更好地使用。
1 電能計量裝置概述
1.1 電能計量裝置
電能計量裝置,通俗來說,就是為了了解發電、供電、用電三方使用的具體情況的一個度量工具,符合我國的電力資源輸送要求。電能計量裝置的使用,使我國在電力輸出管理方面更加制度化和規范化,利于我國對統一供電的管理。電能計量裝置的有效使用,能夠準確地記錄用戶的用電情況,保證用戶的公平用電和節約用電。在電能計量裝置的使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安裝說明正確地進行系統的安裝,并在后續工作中注意時常檢修和排除故障,保證居民的用電安全和生命財產安全。
1.2 智能電能表概述
智能電表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而衍生的高科技電能計量設備。具體使用方法是居民用IC卡到相應的供電部門交電費購電,相關供電部門通過售電管理系統將用戶的購電量輸入IC卡中,用戶通過在電子感應區刷IC卡,便可以合閘供電,供電之后將卡取走便可。當剩余電量少于預設報警電量時,拉閘斷電就會有提示,這時居民在電子感應區刷IC卡便可恢復正常用電。當電量全部使用完畢時,系統就會自動斷電,居民需要再次去供電部門交費購電,才能恢復正常用電。
2 電能計量裝置在管理中的常見問題
2.1 糾錯方案落實不到位
電能計量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因為質量、線路、人為等各種因素出現誤差,但是電力部門在糾正誤差工作時落實不到位,工作滯后,效率低下。電能計量裝置在正常使用下可以準確地得到電量使用數據,一旦出現誤差,不僅影響到電力部門的核算工作,而且會影響居民的利益。由于電力系統覆蓋范圍廣,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問題逐一排查難度較大,導致了糾正誤差的工作量繁重,使糾錯方案不能準確地落實到位。
2.2 監管力度不夠
由于電力系統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內部結構復雜,人員眾多,不論是管理方面還是行動方面,效率都不夠高,在對電能計量裝置進行后期檢修和排除故障時出現散漫性的特征,使工作進行起來耗時卻效率低下,尤其是較偏遠的地區,計量裝置存在問題較大,導致計量系統無法準確的計算用電量,給社會和百姓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和資源浪費。
2.3 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知識
電力工作不同于其他普通工作,它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和危險性,如果相關從事人員在使用電力設備時專業知識不足和技術不過硬,不僅使正常的工作無法進行,更會給這項工作帶來一定的危險性。但是電力部門工作量大,需要眾多工作人員,使電力工作人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在電能計量裝置的管理中無法統一安排工作,使工作起來費時費力。
2.4 新設備供應不足
智能電表的使用既可以方便用戶,更便于電力部門的收費和統一管理工作,但就我國現在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智能電表的使用僅限于發達地區和經濟發達城市,對于鄉鎮以及農村地區來說,智能電表的普及率還遠遠不夠。智能電表這一新設備的供應不足,也使電能計量裝置在管理中遇到一定的問題。
3 提高電能計量裝置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健全相關制度
制度是一項工作順利進展的基本保障,在電力系統的管理當中,應該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實行分區域管理,責任落實到人,賞罰分明,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3.2 減小外因影響
電能計量裝置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定的誤差,電力部門工作人員在安裝計量裝置時應該考量當地的氣候和地形因素,避免這些因素影響計量裝置的正常使用,及時檢修和排查故障,對老化線路和年久失修的裝置進行更換。另外要經常巡查,防止人為的偷電和破壞電力系統的行為。
3.3 加大投資引入新設備
眾所周知,新技術的應用能夠給人的生產生活帶來許多便利。就像電力部門使用智能電表這一新技術時,電子設備對信息的錄入,方便用戶進行用電查詢,交費等。更有效的解決了電力部門抄表和上門收電費的難題。電力工作又是一項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工作,國家在這方面工作中應該加大投資,普及智能電表的使用率,同時將計算機先進設備和軟件引用到電力管理系統當中,用先進的網絡科技對系統進行維護和更新,減少人力成本的投入,提高電力部門的工作效率,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4 結語
對于國家和社會而言,電能計量裝置及其管理都是一項關乎民生的重要工作,為了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應從管理入手,保證工作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加強管理,讓電能計量裝置真正的做到利國利民,服務社會,準確計算電力耗能,將誤差降到最低,實現電力部門和居民的雙方互益,提高國家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思彤,周暉,袁瑞銘,等.智能電表的概念及應用[J].電網技術,2010,34(4):17-23.
[2]林騫.電能計量管理體系及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研究與應用[D].山東大學,2014.
[3]蘇渝.淺談供電企業電能計量裝置運行中的問題分析及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