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史翔

北京時間2015年10月26日晚7時許,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在官網發布最新報告稱,火腿等加工類肉制品被歸類為“致癌物”,也就是致癌物風險等級的“第一等級”。IARC表示,這一歸類是基于在人類中的有效充分證據,食用加工肉制品能夠導致結腸直腸癌。專家表示,每天使用50克份量的加工肉制品,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將增加18%。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專刊組(IARC Monographs Programme)組長庫爾特·斯特萊夫博士表示,對于個人來說,因為食用加工肉制品發展成為結腸癌或直腸癌的風險依然很小,但是隨著食用數量的增多,風險也隨之增多。
報告指出,由來自10個國家的22名專家組成的工作小組對現有的科學文獻進行全面評估,將包括牛肉、羊肉和豬肉在內的紅肉的致癌風險定為“第二等級”。報告指出,這些基于對于食用紅肉能夠在人類中引發癌癥還存在“有限的證據”支撐。
路透社稱,紅肉,被IARC劃列為“第二等級”,因為這些肉類中含有很多除草劑中的有效成分草甘膦。
據了解,英國媒體早前也報道已經披露,加工肉制品,即經過煙熏、腌制、添加化學物等方式處理的肉制品將 被世衛組織列入“致癌物”,與石棉、砒霜、香煙等公認的致癌物為伍。此外,新鮮牛羊肉等紅肉的致癌風險定為僅次于加工肉制品的“第二等級”。就上述報道,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稱并未向任何媒體提前提供相關材料。
據悉,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本月召集多國健康專家在法國開會,研討根據現有相關研究結論,確定加工肉制品等肉類食品的致癌風險等級。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是世衛組織下屬機構,成立于1965年,主要進行有關癌癥病因的研究。該機構將致癌物的風險五個級別,分別為致癌、很可能致癌、可能致癌,致癌程度不確定和可能不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