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能活多久,雖然影響人壽命的因素很多,但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如果能將血脂、血壓、血糖控制理想,并保證不吸煙,就有希望活到90歲以上。不妨根據這四個因素做個估算,看看你大概能活到多少歲?
四大指標算出你的壽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數據,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而以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為主要表現的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則是導致死亡的首位疾病,約為22.3%,遠高于第二位的感染性疾?。?9.1%)和第三位的腫瘤(12.5%)。因此,一個人患動脈粥樣硬化疾病風險的高低,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了其生存期(壽命)的長短。
發表在美國《循環》雜志上的這項研究匯總了美國弗明漢心臟病研究(FHS)中,近萬例50歲人群超過30年的數據,最終找出了影響人群壽命的4個主要危險因素:血液總膽固醇水平、血壓水平、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吸煙。
如果一個50歲的人,所有因素都處于理想水平,應該可以活到90歲以上;以上因素是良好水平,則男性預期壽命為86歲,女性為89歲;其中一個以上因素為較高水平,男性的預期壽命為85歲;出現一個危險水平因素,男性預期壽命將縮短為80歲;兩個以上危險因素,男性則只能活到78歲,女性為81歲。
盡管上述結論是基于50歲人群研究得出的,但四大因素對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及人們壽命的影響是適用于所有人群的。無論哪個年齡,出現危險因素不加控制都可能導致減壽的后果。相反,如果能夠通過生活方式調整和藥物治療將其控制達標,就可以按照理想水平計算。
控不住血脂是最大問題
這四大危險因素中,人們對高血壓、糖尿病和吸煙的危害均有相當程度的認識,總體控制水平雖然還是很不理想,但相比群體血脂管理水平要好很多。1984年-1999年的一項大型流行病學調查對中國疾病譜進行了研究,調查的結果發現,在導致冠心病患病率明顯增加的多個因素中,血脂的影響占到77%,糖尿病為19%,1%為吸煙。
然而不幸的是,血脂問題還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血脂異常的治療率同樣偏低。根據臨床估算,真正應該進行降脂治療的國人應在2億左右。究其原因,一是患者對血脂異常的危害了解不清;二是對降脂藥物他汀存在誤解,認為其會導致嚴重肝損傷。史旭波說,臨床上,因服用他汀造成肝臟損傷的比例僅為一百萬分之一。
血脂水平和體重一樣重要
史旭波認為,應該像了解自己的體重一樣了解身體的各項指標,針對危險因素做出調整就能夠助長壽。
首先,不吸煙。很多人對吸煙有誤解,認為只要不多抽,幾根應該問題不大。但實際情況是,只要抽煙,即使是每天一兩根,已經足以產生明顯的促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其次,降血壓。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通過不斷的呼吁和教育,無論是老百姓的認知,還是高血壓整體的防治,我們都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限制鹽攝入、積極監測血壓等方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再次,控血糖。《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4》顯示,我國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達11.6%,但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0.1%知道自己患病。因此,堅持每年體檢,盡早發現糖尿病征兆。
最后,調血脂。為了提高血脂異常的發現率,史旭波建議,20歲以上成年人在所有指標達到理想水平的前提下,至少保證每5年查一次血脂;若有家族史或發現異常,則應增加檢查頻率;年齡越大,越應縮減檢查間隔,四五十歲后最好保證一年一次。一旦出現血脂異常,則應注意避免以下誤區:
誤區一:降血脂就吃素,不吃肉。通常認為,素食對血脂控制有幫助;肉食中瘦肉以蛋白質為主,影響并不很大;肥肉含熱量高,應該慎食;食用油攝入多也是國人血脂升高的原因之一。但由于個人體質不同,飲食控制也不能一概而論。
誤區二:體檢正常就沒事了。血脂是否正常,根據個人將來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程度決定?;瀱紊纤^的正常值,針對的是沒有疾病的健康人。由于年齡、合并疾病和家族史不同,會導致個人血脂水平也有差異。采用藥物調脂后,切不可擅自停藥,一般來說,調脂藥都需要長期服用,是否需要減量必須由醫生決定。
誤區三:降血脂應該越低越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太多不好,太少也可不行。因此,根據個體情況達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