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雙雙


身為泰國歷史中重要的故都之一,曾在最為鼎盛的時期,脫離了素可泰王朝的控制并建立了獨立的國家,阿瑜陀耶一度興盛至極。
Ayuttaya(阿瑜陀耶),留在史書上可追溯的歷史不過600年。相比我們國家5000載文明的浩瀚傳說,實在是不夠漫長。然而這里,身為泰國歷史中重要的故都之一,曾在最為鼎盛的時期,脫離了素可泰王朝的控制并建立了獨立的國家,一度興盛至極。不過后來的后來,各種戰事屢屢在此處爆發,Ayuttaya在1767年徹底毀滅在緬甸軍的戰火下。所以今天能看到的殘垣斷壁和剩余的佛像,只是鼎盛時期的冰山一角。可是,誰又能保護一個千百年來都反復被殖民國家的首都呢?
有人統計了一下,Ayuttaya在417年間就經歷了34代君主,平均12年換一個。由此可見給歷史中的泰國人民當boss也是一項很不容易的工作。不過今天,我們不追溯曾經發生過的,就單純地看看,如今的Ayuttaya是如何一番景象吧。
國內許多人喜歡把Ayuttaya稱做“大城”,其實城市不大,租個摩托車最多騎行10公里就可以把它繞一圈。然而,城市雖小卻驚喜連連。乘坐從曼谷開到Ayuttaya的火車,兩個小時只要15泰銖。泰國的火車站,長得都很懷舊。下了火車,就有超多工作人員主動接待游客,送上地圖和車站司機的名片,令人非常感動。
出了車站去旅館,還在腦補一家能把自己翻譯成“般宮濱江”的店估計八成是日本人開的,估計會有個風情萬種的穿和服老板娘,晚上能吃日料也說不定啊!然而我又錯了,本次出行最有味道的一家民宿,正漸漸映入眼簾。
整座建筑,主體是靠柚木搭建的。聽房主說,老主人是從清代就移民到泰國的華僑。所以,建筑內部也頻頻出現許多中國古典元素,建筑形式和構圖的章法,細膩程度幾乎可以媲美烏鎮和西塘。別院一隅還設有小廟,對聯寫得蠻有趣。
著重介紹Ayuttaya,其實是想告訴你們,關于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延伸,Ayuttaya做得很好。凡是老東西,風味都很足。凡是老故事,都栩栩如生。一切曾經的、淪落的甚至退出歷史舞臺的事物,在這里都留存著很好的印記。正如那些貫穿了整個城市的佛塔和皇宮的遺址,透過它們,有人看到了悲壯和蒼涼、有人看到了華麗和衰落、有人看到了戰爭的痕跡。吶,我們也來看一看。
柴瓦塔那蘭寺,擁有13座高塔,120尊坐佛,是阿瑜陀耶最宏偉的寺廟,也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劃為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心。
羅卡瓦蘇塔,據說是泰國最大的臥佛。溫柔慈悲地睡在藍天白云下,任憑世事變遷,淡定自如地微笑著。
還有幾乎荒廢的中國寺廟,并不是什么出名的景點。但這里可以通過梯子爬上去,是個看日落的好地方。尤其是金色的佛像和白色的塔群,安靜地守在這里,也非常美麗。
菩蘭寺,昔日王權的所在地,也是葬送一個王朝的地方。攀登上建筑的半中間鳥瞰曾經的城池,還能窺到幾分往日風骨。
帕斯山碧佛寺,1448年的王宮,之后又由王宮改成寺廟。三尊灰白色巨塔傲骨仍在,卻早已人去樓空。
在阿瑜陀耶徘徊的兩個黃昏和一個清晨,每天都追逐著光線去探索這些遺址。柴瓦塔那蘭寺、羅卡瓦蘇塔、菩蘭寺、帕斯山碧佛寺……每個都鐫刻了活生生的王權血淚史。無論是高棉、錫蘭還是室利佛逝風格的逐漸變化,亙古不變的,永遠是一代又一代的殺戮和戰爭。除了已被記載的戰爭和殘缺不全的史料,沒有人知道這些美麗的建筑真正經歷過什么,歷史不知道,學者不知道,殘余的資料更是一無所知。因為在這段并不漫長卻異常悲壯的時光中,戰爭、毀滅、新生、隕落切換得如此頻繁。也許只有那幾棵佇立在風中的古樹,才對它們真正的過往了若指掌。
想要對泰國古代人的調調略知一二,那么城市東邊的水上市場是個好去處。周末下午4點左右,會有年輕人重現曾經的戰役。就是這么一個地方,演打仗會有血噴出來水面,被踹下水的敗兵還會保持姿勢直到演出結束。
在這里,或許多少都會改變許多旅人對泰國的印象。就像是我,看到了這個歷史短暫卻又堅強向前的國家,也有一身傲骨的精神內核。Ayuttaya,寓意不可破滅之城,而700多年的反復悲劇直至1767年的覆滅,這座故都在政治意義上,氣數已盡。
但當人游走在這里,卻又能感覺到,那鍥而不舍的僧侶、虔誠的信徒,甚至我這樣的游客,都讓它在某種意義上,再次活了過來,并孕育出新的生機。不管是昔日的繁盛王宮,還是眼前的殘坦斷壁,它們都保持著尊嚴和儀態。這靈魂生長在一磚一瓦里,生長在僧侶的誦經聲中,甚至生長在野狗的瞳孔里,生生世世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