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明(廈門市翔中天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
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節點連接施工技術
趙世明
(廈門市翔中天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摘要】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是當前高層建筑工程中所應用的主要剪力墻形式,它是在剪力墻結構的基礎之上,根據對剪力墻、電梯井、柱、陽臺、空調板、雨棚等組成成分采用工廠化預制生產的方式,在施工現場進行吊裝、注漿管漿錨節點現澆形成整體式剪力墻結構,該剪力墻結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節點連接施工技術特點和適用范圍以及技術流程等進行詳細的說明,希望能對今后工程中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的應用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節點施工;技術特點;技術流程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雖然當前全球大部分地區都在提倡節能減排、低碳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國面臨著城鎮建設和城市規劃等多方面的建筑問題,不斷的有建筑工程拔地而起,而我國國內房屋工程建設技術相對落后,在建筑工程中建設資源消耗較大,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較為嚴重,這不得不使我國在建筑業領域的技術研究方面必須盡快的走上建筑工業化,住宅產業化的工程建設模式,在這種趨勢的影響下,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就出現了,作為一種新型的結構體系,其技術應用和功能都應該被得到重視。
2.1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技術特點
⑴通過對不同結構以及不同結構連接節點進行實驗研究,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體系連接節點面對外界的承載力能力和抗震耗能能力都要和施工現場現澆結構模式相差無幾,能夠滿足工程的要求。
⑵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體系的工程施工要求和技術規范都要符合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方向,符合當前全球所提倡的低碳生活以及節能減排的生產模式,給我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帶來了更高的發展空間,同樣也對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⑶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體系的應用不僅能夠對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有明顯的提升,還能夠減少施工所用工程材料,降低原材料和周轉材料的無故損壞現象,其結構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是通過生產商進行產業化生產,再由施工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安裝和調試,僅預留部分節點來進行現澆以及注漿工程,有效的減少了工程所需時間,可以縮短工程持續工期,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十分明顯。
⑷預制裝配結構構件都是通過產業化模式來進行生產加工的,其質量和具體參數規格都具有較好的保證,其主要構件的組成材料質量和耐久性等都經過嚴格的實驗測試,能夠直接用于施工作業。
2.2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適用范圍
根據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應用技術研究人員的建議以及對其進行的相關試驗表明,該種剪力墻結構系統連接節點施工方法主要適用于抗震防震強度低于7度,建筑設計總高度不高于60m,樓層設計層數不超過18層的民用建筑工程。
3.1定位放線
定位放線指的是通過經緯儀和鉛垂儀的配合,將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體系主控軸線引測到樓面之上,再結合施工圖紙以及鋼卷尺和50m鋼尺進行軸線、墻柱邊線、門窗洞口線和20cm控制線的墨線彈出工作。
通過水準儀和塔尺的配合在鋼筋上抄測出主結構50cm線并用紅色油漆做好相應的標志,同時在結構體系構件下口部位彈出50cm線。
3.2豎向鋼筋校正方法
根據上述定位放線所彈出的墻線來對下層墻體所要伸出預留鋼筋的長度進行調整,如果下層墻體伸出預留鋼筋長度與位置差距較大,則首先應該進行的是將鋼筋處的混凝土采用剔鑿的方式進行縮短,然后按照1∶6的比例調整其主要位置,目的是便于后期剪力墻結構體系上層構建注漿管的正常插入。
3.3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體系的構件吊裝、固定以及校正
3.3.1豎向構件的安裝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以超測的標高控制線在豎向構件安裝的部位為依據進行設置墊片的找平工作,墊片的厚度要以水平抄測的數據為基準來進行設計,通過使用塔式起重機對豎向構件進行吊裝安置的方法將構件下部注漿區域和預留鋼筋完全一一對應插入,并利用墻柱定位線,采用撬棍等器械進行墻柱根部的就位工作。
在結構體系構建就位工作結束后,應該立即安裝斜向支撐固定結構,避免因為構建過高而導致的結構傾斜和坍塌,我們可以對有關支撐上的可調螺栓進行垂直校正,每一塊墻板構建都必須有最低兩塊的斜向支撐結構,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豎向連接節點構造模式
3.3.2水平構件的安裝
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體系水平構件安裝主要是在吊裝水平構件前首先根據其建筑設計標高線將豎向構件上口找齊,并利用專用吊具進行吊裝,其兩側的剩余長度一定要滿足設計要求。在水平構件的下部要設置有垂直可調支撐結構,通過對垂直支撐上的可調螺栓進行調整來是標高進行有效的校正,其構建的大小和質量主要用于決定垂直支撐的數量以及其間距,其主要構成模式如圖2。

圖2 墻板連接節點構造模式圖
3.4現澆節點施工工藝
3.4.1節點鋼筋綁扎技術
在進行剪力墻結構體系豎向構件之間的節點鋼筋澆筑以及水平構件疊合板上層鋼筋的綁扎之前,應該先對其預留鋼筋的長度、規格、形狀、尺寸以及數量和錨固長度進行相關參數的校正和確定,確保其規格大小都在安全合理的設計范圍之內,鋼筋連接方式采用的是搭接結構,對于不能滿足設計搭接長度要求的鋼筋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進行連接,疊合板上層的鋼筋要和墻板上的預留插筋位置進行校正對應并綁扎牢固,確保其施工的穩定性。
3.4.2節點的模板設計模式
關于節點模板的設計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選用竹膠板和覆膜板,節點模板的使用可以使澆筑后的現澆節點在視覺上達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節點模板和其支架要對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應有一定程度的要求,能夠穩定的支撐澆筑過程中混凝土質量以及沖擊所產生的沖擊力和壓力等施工負荷。
節點模板的拼接處以及預制構件的接觸面上都應該采用粘貼單面膠或者海綿條的方式來保證其內部漿液的穩定,確保其不會發生外流而影響整個模板的使用。模板的表面清理工作也應該做到位,我們可以采用涂刷隔離劑的方式來保證節點模板的整潔,但是在對隔離劑的選擇時應該注意,不能選用會對體系結構造成性能影響或妨礙裝飾工程施工的隔離劑。
3.4.3澆筑混凝土
在豎向構件之間進行現澆節點混凝土的時候應該注意,要采用高一個強度等級的無收縮混凝土進行澆筑,在進行澆筑工作之前要先保證工作范圍的整潔和衛生,不要存有上一個工程的剩余殘渣,否則會對工程質量產生不必要的影響,整個澆筑過程要提前一天進行節點以及疊合面充分的澆水濕潤工作,澆筑前一個小時應該將節點和疊合面上賦存積水清除掉。
節點現澆處混凝土應該選擇使用直接50mm,厚度30mm的振搗棒振搗,振搗過程在做到穩定有節奏,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伴隨輕微的抽動,使上下混凝土振搗均勻。在振搗時,還要保證混凝土表面呈水平,直到表面不再出現氣泡,整體不再下沉、混凝土表面冒出灰色漿液為止。
3.4.4模板的拆除
側模拆除要按照模板支撐時的設置方式進行反向順序的拆除,在整個拆除過程中要時刻注意不要對混凝土表面以及棱角造成損傷。
3.5漿錨節點施工以及后期的養護工作
漿錨點的節點有關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施工步驟,注漿管清理以及濕潤工作,配置注漿料,注漿作業,清理注漿口工作,在進行漿錨點的施工時,要時刻注意錨點的牢固度以及其平穩情況,一定要保證錨點在可控情況下進行作業,避免由于微小的誤差而給施工過程帶來隱患。
在完成整體的節點施工工作之后,其后期的養護工作也應該做到位,疊合板混凝土在澆筑完成后的十二個小時內應該對混凝土加上覆蓋膜并進行保濕養護,避免由于過早的干燥而導致后期工程進行不順暢等問題,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者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時,該過程不能小于14個小時。澆水的次數和時間應該以實際情況為標準,保證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即可。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之前,不能在混凝土上進行相關施工工作,否則會對混凝土表面的平穩度造成影響。在最后的注漿過程完成后還要進行灑水防護,基本上維持在每天4~6次,養護的總時間不能低于7天。
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連接節點施工技術作為當代一種新興的建筑工程技術體系,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當前的建筑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其在應用過程中不會出現技術性的失誤,我們要保證對其操作和技術流程的充分了解和認識,只有這樣,該技術才能穩定的為我國建筑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耀鋼,郭正興,董年才,朱張峰.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節點連接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1,11∶3-5+39.
[2]顧春明,郭正興,董年才.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漿錨節點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1,11∶10-12.
[3]郭正興,董年才,朱張峰.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墻板節點抗震性能仿真分析[J].施工技術,2011,11∶20-22.
[4]張軍,侯海泉,董年才,陳洪杰,郭正興.全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住宅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0,07∶96-98.
[5]謝小林,袁江,劉歆,喬宇,王俊杰.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內襯外墻板結點連接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4,S2∶544-546.
[6]龐濤,欒文彬.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的新型連接節點施工[J].建筑施工,2015,05∶56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