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浩
摘 要:我國金融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金融脫媒日益明顯,客戶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面臨巨大的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投行思維對公司業務加以經營管理是商業銀行改變被動發展局面的重要途徑。本文闡述了公司業務的投行化思維,介紹了公司業務投行化的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商業銀行公司業務投行化的轉型路徑,以期更好地促進公司業務投行化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公司業務;投行化;轉型;路徑
公司業務投行化是商業銀行公司業務的發展趨勢,這里所謂的投行化不但包括投行業務的發展,還包括投行理念和思維的普及和推廣。只有真正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管理文化,綜合全面的利用信托、資管等金融媒介,擴展銀行的資金渠道,才能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且采取投行化思維,不但可以有效地的緩釋資本,還能改善銀行的信貸規模,促進商業銀行的科學化發展。
一、商業銀行公司業務的投行化思維
公司業務投行化不但包括投行業務的發展,還包括投行理念和思維的普及和推廣。在業務的開展過程中,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綜合全面的利用信托、資管等金融媒介,擴展銀行的資金渠道,才能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總的來說,公司業務投行化可以促進商業模式的升級,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產品中心轉變為客戶中心;其二,信用中介轉變為服務中介;其三,以貸款引導貸款轉變為以綜合化方案引導存款。在投行思維下,商業銀行能夠提供的資金渠道更多,其中不但有表內貸款、非銀行資金,還包括直接投資以及理財服務等。在投行化思維的引導下,商業銀行憑借自身既往積累的渠道、信息等方面的優勢,提供更多綜合、全面的服務,諸如股權投融資、現金管理等。這樣不但可以滿足更多不同客戶的需求,還能顯著提高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水平。
二、公司業務投行化的影響因素
(一)金融脫媒日益明顯。當前的金融市場,金融脫媒日益明顯,市場對商業銀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客戶也要求更多多元服務。商業銀行要適應金融脫媒的形勢 ,就要利用自身的優勢,逐步樹立投行化思維,加強金融創新。以存款脫媒來看,金融市場出現了大量的理財產品、P2P金融等渠道;以貸款脫媒來看,在當前的社會融資中,銀行貸款所占比例不斷下降,從2002年的96%,下降到2013年的55%。由此可見,金融脫媒是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但是在這個趨勢的發展中,我們應該看到,這些脫媒和創新本質上是圍繞銀行資產負債表開展的,銀行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小覷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要發展,就必須要緊跟金融市場發展趨勢,以投行思維積極進行金融創新,使自身在金融市場變革中占據主導。
(二)利率市場化趨勢。隨著金融市場的深入發展,利率市場化趨勢日益明顯。而伴隨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的利差將逐步收窄,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競爭將不再是商業銀行的主戰場,以綜合化解決方案提升競爭力才是主流。而要實現綜合化解決方案的競爭,就需要樹立投行思維,只有如此,才能降低商業銀行對利差的依賴。
(三)緩釋監管約束。實現公司業務投行化是順應我國金融市場發展規律和趨勢,緩釋監管約束的重要途徑。金融危機后,巴塞爾協議Ⅲ在諸多方面進行了更嚴格的規定,諸如資本充足率、資本流動性等。在大的背景下,我國也加強了對金融行業的監管,尤其是對信貸規模等關鍵指標。在這樣的情況下,商業銀行要突破監管約束,就需要樹立投行化思維,利用租賃、信托等渠道,打開新的局面,合理緩釋監管約束。這樣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派生收益,還能實現資源節約型發展。
三、商業銀行公司業務投行化轉型路徑
(一)樹立投行化思維。首先就要樹立投行化思維,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不斷調整、創新業務模式,加強傳統信貸與投行業務聯動,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提供更為綜合化、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二)改善組織功能。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商業銀行大部分開始設立投行部,加大了投行業務的開展力度,并已經在設計和實施綜合化解決方案。但是資源來源仍然分布在四個部門,影響了統一、協調,提供綜合化解決方案。因此,商業銀行可以對四個部門進行調整,并設立通過一的綜合管理、協調處室,設立唯一的前臺,提高服務的綜合化、全面化程度,更好地促進公司業務投行化的發展。
(三)加強風險管理。在投行化轉型的過程中,風險的防范是十分重要的。商業銀行除了預防信用風險外,還需要加強對政策、聲譽風險的預防,及時、有效地控制風險事件,提高銀行內部控制能力、監督效力以及市場跟蹤把控能力。
總結:本文闡述了公司業務的投行化思維,介紹了公司業務投行化的影響因素,提出了商業銀行公司業務投行化的轉型路徑,以往對商業銀行公司業務投行化發展有所幫助和啟發。
參考文獻:
[1] 楊兆廷,楊蕾.對商業銀行走“商投融合、協同發展”之路的思考[J]. 農村金融研究,2015(10).
[2] 盧繼超.商業銀行公司業務投行化轉型路徑探析[J]. 中國銀行業,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