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敏
3月25日至27日,第36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決賽在京舉行。本屆大賽以“發現 創新 責任”為主題,旨在引領廣大青少年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感受科技進步為人類帶來的美好生活,感受追逐科學夢想的成功與快樂。
據知力記者了解,報名參加本屆大賽的北京市青少年共計30余萬人,遞交初評作品達1937項。此外,還有來自澳大利亞、捷克、丹麥、以色列、意大利、俄羅斯、美國等10個國家,以及我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14個代表團參賽。
大賽延續國際化評審原則,最終評選出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項目一等獎99項,二等獎200項,三等獎260項。此外,還評選出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項目、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創意競賽項目等獎項。
生活中發現科學“金點子”

?張嘉瑋同學的“川花椒揮發油對煙草甲防控的活性物質基礎研究”獲得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項目一等獎
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供同學們進行科學探究的地方,許多參賽選手,也把目標對準了這些生活中的現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同學們都用自己的一雙慧眼,從生活中發現了哪些科學“金點子”!

?王康瑞、桑雨菲、蔣涵彬同學的“中華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三型蜂腸道菌群的組成差異的比較研究”獲得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項目一等獎

楊瀚思同學的“昌平區公共自行車運營現狀研究”項目獲得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項目一等獎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的張嘉瑋同學看到奶奶用花椒來防止糧食和藥材生蟲,勾起了她的好奇心。她使用市場上賣得較多的川花椒作為試驗材料,以煙草甲為靶標昆蟲,研究了川花椒完整果實對倉儲害蟲的防范作用,并對川花椒揮發油成分進行了分析和活性測試,得出其在殺滅倉儲害蟲(如煙草甲)方面的功效,為天然殺蟲劑的研發提出了新思路。在未來的試驗中,她還將著手研究實際生活中不同的花椒使用量對不同倉儲害蟲活性的影響,以便向更多的人推薦使用花椒來防治倉儲害蟲,同時為未來生產含有花椒有效成分的殺蟲劑提供幫助。

?胡澤涵同學設計的“移動終端上形獨APP軟件”獲得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項目一等獎

?葛靜怡、朱琳岳同學的“日本動漫文化對中國青少年成長的影響調查研究”獲得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項目一等獎
我們平時都經常喝蜂蜜,但卻很少對蜂蜜相關的問題做過深入的思考。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王康瑞、桑雨菲、蔣涵彬三位同學就非常細心。他們在購買蜂蜜時,發現營養價值和口感都很好的中華蜜蜂產的蜂蜜比較難購買到,于是產生了研究中華蜜蜂的欲望。于是乎,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和咨詢專家,了解到蜜蜂的腸道微生物與其自身健康密切相關,進而影響其種群的數量。因此,他們對蜂王、工蜂和雄峰的腸道微生物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三型蜂之間乳酸菌含量的差異最大,其中蜂王最高,雄峰最少。他們在生產實踐中也發現,蜂王是最健康的,這其中有可能是乳酸菌起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他們還將研究蜜蜂的產品質量和蜜蜂的腸道菌群數量之間的相關性,為蜂產品的生產提供參考依據。
北京市昌平區第二中學的楊瀚思同學注意到,自2015年公共自行車正式進入昌平區后,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他認為公共自行車可以較好地解決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而目前它的運營現狀卻少有研究,因此他決定從這個方面尋找突破。他首先進行問卷調查,并利用Excel圖表調查分析結果,同時利用八爪魚軟件,從公共自行車官網在線數據庫中抓取各個站點的可借車數,歸納其變化規律,最終提出了自己的推廣建議,以及便于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車的道路設計方案。他希望借此機會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公共自行車的優勢并選擇使用它,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和污染的現狀。

?王佳妮、彭天楊同學的“H9N2禽流感病毒基因變異與分子溯源研究”獲得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項目一等獎
興趣激發科學創新能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往今來,許多擁有輝煌成就的人,他們的事業往往都萌發于青少年時代的興趣中。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胡澤涵同學就是出于對數學和計算機學科的愛好,設計了在移動終端上使用的形獨APP軟件。他介紹說,“形獨”這個數學概念是由自己的數學老師楊青明提出的,并且已經有學長做了電腦版的形獨軟件,但他覺得形獨軟件應該放到移動終端上,這樣所有人都能拿出手機或平板電腦來使用。這款軟件可以提高中小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加深他們對垂直的理解和認識。目前,他開發的這款軟件已經能在App Store和安卓應用市場下載,填補了幾何類型益智軟件的空白。
來自北京市京源學校的陳其昌同學是一位航模愛好者,他參賽的項目是可變翼尾坐式四旋翼布局垂直起降無人飛行器(VTQUA)。他告訴知力記者,目前民用垂直起降飛行器市場潛力巨大、需求量高,其中尾坐式飛行器效率高,是后起之秀,但是目前的技術仍存在抗側風能力差、動力效率低、姿態調整不靈活、高速性能不佳等問題。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瓶頸,他與學校航模社的同學自主論證,研制出能垂直起降的無人飛行器。在無人機尾坐式垂直起降領域,他們將固定翼與四旋翼通過可變上反角的折疊機翼進行轉換的設計尚屬首創。
北京育才學校的葛靜怡和北京一六一中學(南校區)的朱琳岳同學是小動漫迷,身著cosplay服裝的她們在賽場中格外引人注目。她們的項目是研究動漫文化對于青少年的影響。在動漫產業的興起和動漫文化的滲透下,青少年群體受日本動漫的影響越發明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她們希望做一項研究,能使青少年意識到動漫文化對自身的影響,揚長避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希望中國的動漫產業能夠發展壯大,用動漫的途徑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出去。

?梁可玥同學與她設計的基于快速釋放氣球的無線電求救搜救系統
逐夢路上體現責任擔當
除了從自己的生活和興趣入手進行科學探究和技術創新,同學們作為社會小主人翁的責任感,也在參賽的項目中有充分的展現。
H7N9禽流感在許多國家都是談之色變的話題,我國也曾出現人感染禽流感的案例,社會關注度很高。來自北京市第八中學的王佳妮、彭天楊同學就想,為什么禽流感病毒會感染到人身上?它變異后會不會越來越難控制?流感疫苗是不是需要及時更新?因此,她們針對最新流行的H9N2病毒進行了遺傳進化研究,從基因水平證實了2015年的流行病株已經發生了較大變異,為疫苗的更新提供了依據。另外,她們還發現,新流行的H9N2病毒具有結合人類受體關鍵氨基酸的突變,對人類具有潛在的感染能力,警示大家要提高對它的防范意識。
北京市第五中學的章辰月同學的參賽項目是一套非常實用的商廈餐飲排油煙道滅火裝置。她經過調查發現:現在商廈餐飲業的后廚有很多灶臺同時工作,共用一個排油煙道,由于煙道一般安置在商廈建筑的夾層中,發生火災時不便于開展消防滅火;而且這些煙道上的抽風裝置內有積存油垢,明火上竄,極易引發次生災害。因此,倘若能及時阻止煙道明火上竄,快速自動滅火,可以有效地消除安全隱患,保證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章辰月針對這一情況設計的裝置,可以在火災剛發生時就及時發出警報,然后分段切斷火勢并自動滅火,能有效地緩解因明火引發的排油煙道火災問題。之后,她還要進一步研究裝置如何與商廈中控室的消防系統聯網,達到現場對接順暢。
近年來,我國愛好戶外探險的人越來越多,而失聯事故也頻頻發生,失聯人員往往無法及時獲得救援。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梁可玥同學針對探險人員遇險后求救和搜援的難點,利用系留氣球作為求救信號搭載體,創新性地設計出了適用于復雜地形、地貌環境的無線電求救搜救系統,可快速、準確地獲得遇險人員的身份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然后進行精準救援,大大提高了搜救的成功率。下一步,她將優化系留氣球的穩定性,減小風力對它的影響;通過改進,使搜救系統更加小型化、輕量化,以便于攜帶;同時,還會優化氣球快速充氣釋放的方法。
少年強則中國強!在本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同學們所表現出的對科學的熱愛和執著,以及他們帶來的精彩的科技項目,都充分體現了“發現 創新 責任”的主題,讓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優秀的科技后備力量,他們就像一個個閃耀的科技火種,正用青春的熱情旺盛著自己的生命之火。看了這么多,你的內心此刻是否也有一股探索科學的火種在萌動?快來加入吧,明年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期待你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