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甌海區委書記厲秀珍訪談"/>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本刊記者 余建紅
“獅團攻堅”鍛造一支優秀干部隊伍
——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甌海區委書記厲秀珍訪談
◎本刊記者 余建紅

簡歷:
厲秀珍,男,漢族,1963年5月生,浙江永嘉人,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8月參加工作。曾任溫州市財政局副局長,市政府副秘書長,溫州市甌海區委副書記、區長等職。現任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甌海區委書記。
記者印象
和厲秀珍書記約采訪時間,由于其工作日程安排太緊,距采訪前的幾小時才定下來。
對厲秀珍來說,工作的常態大抵就是這樣的,他說基層工作重在執行、落實,要在及時、有效,因此,奔波、忙碌就成為常態。雙休日他喜歡自己開車到辦公室,處理完公文后,他又喜歡一個人開車去村里,因為這時候不會“驚動”人,能了解點基層更真實的情況。厲秀珍說,當領導干部要對基層“有責必挑,有問必答,有請必到”,更要求“不請自到”,而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必須主動去了解真實情況。
而他認為的“最好的休息”,則是看報看書。黨報黨刊每期都要認真學習領會,黨中央、省委、市委的精神都在上面。偶爾也看一些《讀者》和《青年文摘》等雜志,書籍喜歡國學方面的,《紅樓夢》及其相關評論他也愛看看。也正因為如此,甌海區的干部聽厲書記講話,經常能聽到他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厲秀珍說,前人智慧,做人道理,是需要我們繼承和堅守的,把這些結合到講話之中,有血有肉,耳熟能詳,讓人信服,大家才愛聽。
厲秀珍說,人們熟知宋朝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更喜歡范仲淹的另一名句:“公罪不可無,私罪不可有”。
“前者講的是如何做官,后者講的是如何擔當”,厲秀珍說。

記者:當下,甌海區城中村改造如火如荼,為什么區委、區政府把這項工作擺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厲秀珍:甌海最短的短板就是城市建設短板。一直以來,甌海就面臨著“有區無城”的尷尬境地。從1981年建縣開始,30多年的發展就是圍繞著由城郊向城市轉型展開的。目前,甌海實際城市化率僅20%,有50多萬外來人口,存在企業“低小散”、環境“臟亂差”的問題。只有城市轉型了,環境變好了,宜居宜業,社會心態、市民信心、基層治理才會隨之改善。
近年來,省市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三改一拆”工作,指出“三改一拆”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要堅持將城中村改造推向縱深,全面建設“兩美”浙江。當前,溫州大都市化戰略深入推進,甌海全域城市化步伐加快,隨著中心區、高鐵新城、西山路沿線、特色小鎮、南湖版塊等重要片區的崛起,大力推進城中村改造已經成為甌海提速城市化建設的必由之路。
今年以來,甌海全面啟動了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我認為,這是補短板、促均衡、增后勁的歷史性機遇。按照計劃,甌海今年將完成列入市年度攻堅計劃的10個行政村(區塊)的改造,共3011戶,拆遷面積約54萬平方米。同時,自我加壓實施梧田街道5個行政村(區塊)的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筑面積約94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約50億元。
記者:城中村改造被稱作天下第一難,甌海是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克難攻堅、破解難題的?
厲秀珍:前有“牛山速度”,現在有“三垟新速”“凈水速度”“高鐵速度”“郭溪力度”……這些都是甌海近些年城中村改造中的樣板項目,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典型之多,前所未有。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取得佳績,與我們“獅團攻堅”歷練干部的做法是密切相關的。
三垟濕地公園是溫州“5+2”亮點區塊之一,將打造溫州的“城市綠肺”。按照“一年大攻堅、兩年出形象、三年展新貌、四年大開園”的要求,甌海去年重點啟動濕地內丹東村、沙河村整村搬遷工作。征遷之初,我們選派68名“獅子型”干部進駐沙河村和丹東村,分別組建7個團隊,將現場指揮辦公室從街道搬到村里。之前這個項目進展緩慢,實行“獅團攻堅”后,短短39天時間,兩村的簽約戶就從8%上升到98%,又經過短短55天,兩村實現了整體騰空,創造了全市城中村改造中的“三垟新速”,也為全市城中村改造注入“強心針”。“三垟新速”進一步證明,“獅團攻堅”是城中村改造破難的好辦法。
近年來,甌海取得了累累碩果:“三改一拆”獲得省先進單位稱號,“五水共治”工作連續兩年奪得“大禹鼎”,溫(甌)商回歸工作連續多年排名全市第一。
站在“十三五”發展的新起點,甌海區將再接再厲,全力以赴“念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拆、治、歸”三字經。
記者:甌海在“獅團攻堅”,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厲秀珍:“獅團攻堅”讓干部到吃勁崗位練兵,在城中村改造一線中考驗真本領,不僅為中心工作落實提供了強大的人力保障,也使干部自身能力得到提升、作風得到了改進。對下派的攻堅專員,我們實行“全程督戰”模式,對攻堅進度、難題和成效實行一周一通報、半月一協調、一月一排名及末位約談機制。組織部全程跟蹤、全程考察,激發出干部“5+2”“白+黑”的連續作戰精神。同時,我們還在攻堅前線建立了臨時黨委,由分管工作的副區長擔任黨委書記、業務骨干擔任黨委委員,每月區級層面召開聯席會議,現場解決征遷中遇到的問題。
除此之外,我們聯合市委黨校創新青年干部教育培訓方式,把干部課堂搬到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一線。今年第二期城區中青班干部培訓創新教學方式,在培訓期間安排1/4學習時間在黨校學習,其余時間下沉到城中村改造破難攻堅一線進行“沙場練兵”。
今年是換屆之年,面對村級組織“矛盾爆發期”“心理沖撞期”“人情拉攏期”三期疊加,容易出現村干部創業激情減退,為選票當“老好人”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開展“對標攻堅·考績擇才”工作,全區申報重點工程建設、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和基層治理創新等攻堅項目878個。通過這一舉措,讓好干部留下來,讓差干部待不住,讓干部在干事中樹立威信。
我覺得,甌海的“獅團攻堅”,不僅有力地推進了城中村改造工作,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一支敢打硬仗、甘于奉獻、爭先為民的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