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驍(漯河市源匯區畜牧局,河南漯河 462000)
?
規模豬場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
馬驍
(漯河市源匯區畜牧局,河南漯河462000)

規模豬場質量管理體系是企業內部建立的、為保證畜產品質量或質量目標所必需的、系統的質量活動。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質量管理體系新版本的標準是ISO9001:2008,是企業普遍采用的質量管理體系;《畜禽養殖場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通則》(NY/T1969-2007)是養殖業制定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目的就是要保證所生產的產品達到國家、行業、地方標準要求,并能夠持續穩定運行,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規模豬場質量管理體系要根據飼養管理、獸藥使用、飼料使用、產品質量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標準要求,以及豬場的實際生產情況進行建立和實施,它是標準化豬場建設的基礎條件,也是實現養豬現代化的關鍵環節。
為保證質量管理機構的正式性和權威性,要以文件的形式將質量管理組織機構、人員組成和職責分工予以確定。質量管理機構負責制定質量管理制度,確定各個生產環節的質量管理人員以及其所應承擔的職責和權限,機構的人員組成一般有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企業內部質量檢查員和各個部門的負責人組成,也可聘請外部專家和技術人員參與,來彌補企業在管理和技術上的不足。
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需要全體員工的參與和企業負責人的支持,熟悉體系的內容,對每個員工的職業素養、崗位技能、身體條件要有明確的要求。
規模豬場的質量方針應以顧客利益為導向,堅持誠信經營;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和生產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產品質量;加大生產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企業效益。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市場需求,結合本場實際確定質量管理目標,但國家強制質量目標必須執行。應向社會公開承諾,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產品質量符合國家質量標準,證照齊全;執行生產技術規范,建全生產記錄;實施質量追溯和召回制度,規范加施產品標識。
質量管理制度是質量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應根據質量管理目標以有效文件的形式建立質量管理制度,要在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畜產品技術標準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由質量管理機構研究制定。
質量管理制度包括崗位管理制度,設備設施的維修程序、投入品的采購、使用和管理制度、衛生防疫制度、產品質量檢驗制度、產品標識和質量追溯制度、糞污無害化處理制度、職工培訓制度、內部審核和官方評審制度等內容。
編制的質量管理制度不是照搬照抄國家、行業技術標準,要確保在實際生產中能夠讓職工便于操作。
生產操作規程一般是針對設備,類似于使用說明書,例如如何開機、如何設置程序、如何關機、如何維修保養等,作業指導書就是告訴你怎么做,內容一般包括目的、范圍、定義、引用文件、職責、規定、原材料、安全事項、操作順序、質量工藝要求、工藝參數、清潔衛生工作等等。在規模豬場一般將作業指導書和操作規程合并為一個規范性文本,各生產崗位的生產技術操作規范包括目的、范圍、定義、引用文件、生產目標、職責、操作順序、質量工藝、工藝參數等,技術操作規范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畜牧業發展政策,有利于推進生豬標準化養殖,有利于保證畜產品質量安全;要體現其科學性、適合性和可操作性。
規模豬場生產操作規范一般包括三元雜交豬生產技術規范、二元母豬飼養管理技術規范、種公豬飼養技術規范、仔豬培育技術規范、育肥豬飼養管理技術規范、豬場獸醫防疫規程、雜交繁育技術規程、人工授精技術規范等等。作業指導書一般包括環境管理規范、信息管理規定、生產管理規定、質量方針目標分解實施方案、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創新管理規定、產品安全管理規定、員工行為管理規定、員工考勤管理規定、員工工作考核制度、員工獎懲管理規定等。
生產操作規程內容要全面、系統、涵蓋面廣,基本達到無縫覆蓋;結構嚴謹簡練,用語準確,形式規范。
企業程序文件,規定一項活動的目的和范圍,應該做什么事,誰來做,如何做,如何控制和記錄,在什么時間、地點,以及采用什么材料、設備和文件等。規模豬場一般都有很多“程序”,但是不一定都是“程序文件”來體現。有些程序包含在企業的管理標準或規章制度里邊。如果針對企業某項活動所規定的方法制訂成文件,就叫“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通常包括管理性程序文件和技術性程序文件。管理性程序文件包括有關管理制度、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技術性程序文件包括工藝規程、檢驗規程、作業指導書等。除以上質量管理制度、生產操作規范和作業指導書外,一般規模豬場還應健全標識和溯源管理控制程序、產品召回管理控制程序、管理評審控制程序、監視和測量裝置管理控制程序、人力資源管理控制程序、數據分析管理控制程序、產品的監視和測量管理控制程序、罰則管理控制程序、過程的監視與測量裝置管理控制程序、糾正措施管理控制程序、認證標志使用管理控制程序、文件管理控制程序、產品防護管理控制程序、廢棄物管理控制程序、記錄管理控制程序、內部檢查管理控制程序、設施設備管理控制程序、預防措施管理控制程序、防疫消毒管理控制程序、用藥管理控制程序、引種控制程序等程序文件。
規模豬場應根據監控方案的要求建立生產過程記錄,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證據。記錄應保持清晰,易于識別和檢索,保存2年以上。生產過程記錄主要包括生產記錄、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記錄、消毒記錄、免疫記錄、診療記錄、防疫檢測記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記錄、設施設備維護記錄、產品質量檢驗記錄、產品銷售記錄等。
任何一個規模豬場都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和相關標準的要求,建立畜產品質量內部檢查制度,開展內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豬場內部檢查的依據包括質量安全管理目標與保證性聲明、質量安全管理手冊、生產技術操作規范、生產過程記錄檔案;內部檢查的內容包括產地環境、獸藥飼料等投入品的使用與管理、生產過程控制等,在生產過程控制方面要注重檢查質量控制措施和生產技術操作規范的科學性和符合性、生產過程管理、產品銷售及監管記錄、生產技術培訓等;內部檢查由管理者、管理者代表或企業內部質量檢查員負責組織實施,一般順序包括確定檢查任務、檢查準備、現場檢查的實施、檢查結論和不符合項目的整改跟蹤。
為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就要對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一些關鍵環節進行有效監控,并且要事先制定好糾偏方案,以便當監控到某些環節沒有達到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時候,進行及時補救,防止最終對產品質量造成影響。監控方案包括監控對象、監控指標、監控方式、監控頻率、監控人等幾個方面。例如對獸藥的使用進行監控,監控的對象就是獸藥使用,監控指標可依據藥物的休藥期,監控的方式為內部檢查獸醫處方,監控的頻率是每次獸藥使用時,監控人為場方獸醫。當發現獸藥出現問題時,就要實施糾偏方案。如對使用獸藥的生豬進行標記或隔離飼養,達到休藥期后方可出售,若已出售就要實施召回。
收稿日期:(2016-03-15)
中圖分類號:S828.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5090(2016)04-0019-02